給小孩買那麼貴的相機,到底是不是瘋了?

我兒子艾文有一架很貴的相機,加上長焦鏡頭,大概四萬出頭。
這是今年6月我送他的生日禮物,主要用途是觀鳥。鑑於他只有11歲,你肯定覺得我瘋了,幹嘛給小孩買這麼貴的東西?
艾文拿著這個相機,在這半年裡去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在我看來很不錯的照片。直到上週末,他出去拍鳥的時候,不慎把相機碰倒在地,摔壞了。
艾文非常難過,先是大哭了一場,後來又不停地在各種地方跟我覆盤,當時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真的不該如何如何……我一邊聽他講,一邊默默點頭,中間大概囑咐了兩次,那你以後要小心一點。
小陳去修相機,他在微博上簡單說了說這個事。我去看了下那條微博的評論,裡面有一條說,別太著急維修,也別太著急換新的,太容易得到的東西,是沒人會好好珍惜的。
有人調侃說,反正你家不差錢,買新的唄。
又有人說,某某博主家資產以億萬計,他家小孩電腦壞了都是用自己零花錢修的,你家這個教育方式是怎麼回事呢?為啥不讓他用自己的零花錢來修,這樣才能好好吸取教訓不是嗎?
嗯,聽起來我和小陳似乎正在花足心思培養一個紈絝子弟,並且是在家產不豐的條件下。
這讓我想起來最近在看的一本書,《金錢心理學》。我開啟這本書的第一頁,就覺得很有道理。作者說人們會用金錢做一些瘋狂的事,但沒有人是瘋狂的。
他連用了十個不同,來解釋人們對待金錢的差異為什麼這麼大。因為我們出生年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家庭經濟狀況不同,價值觀不同,所處地區不同,所在國家的經濟形勢不同,就業情況不同,經濟激勵手段不同,運氣好壞不同,因此對金錢的認知和態度完全不同。
對你來說不可思議難以想象的事,對我來說卻是情理之中。
來說說我為什麼會買那隻相機。因為這幾年來自媒體變化很快,你可能意識到了,我極少在公眾號上用別人拍的照片,版權問題太麻煩了,還是自己拍吧。我的照片都是手機隨便拍拍,說不上難看,但有些確實平平無奇。於是前幾年為了改進一下照片質量,買了一臺相機。
買回來後才發現,我和小陳對拍照這個事都沒啥天賦。我缺技術,他缺審美。直到有一次艾文提出來,那能給我用嗎?
我喜不自禁,心想這傢伙竟然對相機感興趣,真是天上掉餡餅,打個正著。而且他還確實會拍,拍出來的照片雖然我不懂技術,能看出來他有一定的審美。
之後他迷上了觀鳥,我跟著去了好幾次,發現觀鳥確實需要長焦相機。而且攝影屆很現實,確實一分價錢一分貨,沒有一點虛頭。買好的相機意味著成像更清晰,色彩更自然。他原來的300鏡頭,在觀鳥界,基本屬於啥也不是。
拍鱷魚還可以,拍小鳥基本上放大了都是虛的。
儘管艾文一次次說著不用不用,我還是趕緊給買上了。反正都要買,不如早點買。我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的點在於,誰知道下次還能不能出去玩呢?樂觀的點是,早買早享受。
來到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讓小孩付出一點努力?為什麼要讓他毫不費力就能得到這個東西?
言外之意,他要刻苦學習,比如考取了某某名校,那就給他買。或者他在家積極做家務,攢夠零花錢,那就給他修,或者你讓他用自己的錢來修,看他還敢不敢這麼不小心。
可是艾文是個沒有零花錢的小孩,這兩年他對壓歲錢也一概不收。平常需要出門,我經常想給他塞十塊二十塊以防萬一,每次他都說,不用了,不需要。
其實這不是他的問題,這是我的問題。
我為什麼要迫不及待買,又迫不及待去修呢?
《金錢心理學》裡提到,從理論上講,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手邊的投資選項特點,來做出投資決策。實際上並非如此,人們一生中的投資決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生活經歷。
我上高中時寄宿,每週住校回家,到臨走前需要拿點零花錢出發的時候,我媽都會跟我反覆嘮叨上一兩個小時。主要內容每次都差不多,第一,他們賺錢多麼辛苦,多麼不容易。第二,這麼不容易的情況下,還要每個月給你花這麼多錢,你是否能體會到爸媽的辛苦,是否能省著點用,努力用功?
在第二步裡,我媽幾乎會列舉出我花的每一筆錢,得出一個總數,再拉來別人家孩子的狀況,別人家孩子一星期只需要花十塊,你怎麼要花五十塊?
有意思的是,前段時間跟我媽散步,她又一次說到,你那時候每週都要比別的小姑娘吃得多。快到四十歲了,我終於理直氣壯地反擊了:對啊,我比她們都要高一個頭,我肯定吃得多啊。
可以想象,十幾歲的我是如何拿著錢,並帶著滿身的愧疚離開。
長大後我變得省錢了嗎?沒有,相反,從賺了點錢開始,我幾乎不可控制地進入了報復性消費,去買奢侈品。那些皮包首飾現在還放在家裡衣櫃裡,有時開啟看看,覺得自己是不是瘋了,花三萬塊買一個鐵鏈條子的leboy,幾乎什麼都裝不了。
十幾歲時,我媽總是在告訴我,你要爭氣啊,你看我們過得那麼苦,就為了供你,你不爭氣對得起我們嗎?
所以我花三萬塊買個leboy為了什麼?為了爭氣,為了別人的認可,為了讓所有人看見,你看,我是值得的。
當人活在別人的評價裡,那真是世上最痛苦的一件事,因為這種花銷永無止境。
幸好隨著年紀增長,我差不多走出了這個誤區。
書裡還提到一件匪夷所思的事,美國收入最低的家庭,每年會花400刀買彩票。他們在急需用錢的時候連400塊都拿不出來,但還是會每年花400買彩票。因為他們買的不是彩票,是一個夢想。
當我給艾文買相機,其實跟我給妹妹買裙子一樣,買給的都是小時候的自己。努力賺錢,然後買禮物給喜歡的人,他們的眼睛裡閃著光,笑起來眼睛一亮一亮的。
我不想長篇大論地說,賺錢多麼不容易,你應該多麼努力,才能配得上這個禮物。
你肯定還會問,那以後沒錢了怎麼辦?
積極的悲觀主義者是這樣想的,至少曾經擁有過。
這絕不是什麼育兒建議,而是我在剖析為什麼我會這麼幹,就像我看不懂有人為學英語花一二十萬,有人去澳門一擲千金,有人為戀情花費幾十萬。

艾文小的時候,我在他不喜歡的事情上花過不少錢,比如幼升小提高班,籃球班,圍棋班……現在他終於有了喜歡的事,花一筆雙方都認可的錢,我認為花得並不冤枉。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