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liquidO
來源:雪球
股市的風格輪動確實比較明顯, 這就和週期行業一樣。 跌出價值的下一輪行情不會缺席, 上漲到高估的行業必然價值迴歸。
2012-2013小盤股提前啟動, 創業板翻倍。 這期間權重股由於活期理財利率高達6%+, 300的估值不到10倍, 價值藍籌股很多4-6倍交易。 市場指數不斷打出新低。
2014年下半年券商引領權重股快速啟動翻倍行情, 創業板幾乎沒動。 這輪行情非常快速, 主升浪半年左右就結束了。
2015年市場再度切換回創業板等成長概念, 估值已經高估的創業板4個月漲幅150%, 指數估值高達100多倍, 這期間藍籌股原地踏步, 那段時間我重倉平安, 一直在80-90晃悠, 親眼目睹創業板指數每天五六個點的大漲, 而平安一動不動。
2015年5月市場見頂, 大家一起大幅跳水, 千股跌停, 救市。
2016-2018年高估的創業板連跌3年, 但是2015年沒有加速的藍籌股, 跌下來後開始小牛市, 代表就是銀行石油石化電力, 和現在差不多。 當時龍頭建行一度達到10倍估值, 3%股息率見頂。
2018年市場下行, 多數股票調整, 創業板加速下跌, 連跌兩年的創業板2018年幾乎再跌腰斬。
2019-2021年, 石油石化銀行等強勢股大跌, 石油電信腰斬, 這類標的連跌4年。 同期成長股開啟大牛市, 代表就是消費醫藥科技, 創業板漲幅200%, 牛股遍地。
2022年又是一起下跌之年, 但是2023年初開始價值股銀行電信石油石化再度引領市場, 多數翻倍的漲幅。 下跌2年的成長股繼續趨勢性下跌, 一直跌到2024年9月。
2025年5月如何判斷? 未來很難說, 但是市場表現已有端倪。
銀行電信石油石化已經翻倍, 7%股息漲的還剩4%, 有些業績已經開始下滑。 消費和製造業龍頭由於下跌或者增長反而超過4%甚至5%以上, 股息率跌出了價效比。 醫藥消費連跌4年剛剛盤出底部, 而消費刺激下基本面改善, 新型消費層出不窮。 醫藥研發10年, 出海這兩年連爆大單, 創新藥牛股遍地。
另外市場增量資金比較多, 國家隊大舉託底, 保險資金繼續買入高股息, 遊資不斷拉高小盤概念股, 讓市場標的撲朔迷離。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