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區車貸免違約金期限延至3年,“長貸短還”模式生變

2025.04.24
本文字數:2937,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導讀今年以來,部分割槽域銀行悄然調整車貸政策。
作者 | 第一財經 王方然
“最近已經通知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的提前還款政策由‘貸5滿2’(即五年期車貸,滿2年可提前還款,下同)變為‘貸5滿3’。”浙江某4S店銷售告訴記者,這意味著客戶至少需要還車貸滿3年才能免違約金。
今年以來,部分割槽域銀行悄然調整車貸政策,不僅延長免違約金的最短還款年限,還提高了提前還款的違約成本。
這一調整被視為銀行對“長貸短還”(即客戶申請5年期貸款,在1年或2年後提前還款可減免違約金)模式的直接反擊。
長期以來,銀行透過“高息高返”模式與經銷商繫結。在這一模式下,銀行向經銷商支付10%~15%佣金來吸引其向客戶推薦自家車貸產品,經銷商則用返佣補貼車價。但實踐中,部分經銷商會利用可提前還款的規則,向客戶推薦“長貸短還”的方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的利潤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層已開始出手整頓。2024年開始,多地金融監管部門明確禁止“貸款利率與經銷商返佣掛鉤”的不正當競爭。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銀行政策收緊,既是應對監管要求,更是對自身“高返佣後遺症”的補救。

多家銀行延長車貸提前還款政策

近日,記者從業內獲悉,浙江地區多家銀行對車貸提前還款政策進行了調整,延長客戶提前還款減免違約金的最低還款年限。5年期滿2年改為滿3年,未達到最低期限提前還款將收取相應比例違約金。
農業銀行杭州某支行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自4月15日起,該行車貸提前還款減免違約金的最低還款年限已有所上調。此前5年期車貸在滿2年後提前還款可免違約金,現在則調整為需滿3年;此前3年期貸款滿1.5年後提前還款可豁免違約金,現在則調整為需滿2年。不過,該工作人員表示,此次調整不涉及違約金比例。
工行的情況也類似。記者從工商銀行杭州某支行工作人員處瞭解到,該行也將5年期車貸提前還款減免違約金的最低還款年限調整至3年。此外,還針對違約金進行細化。客戶貸滿3年可免除提前還款違約金。1年內提前還款的違約金比例是8%,1年至2年內提前還款違約金比例是5%,2年至3年內提前還款違約金比例是3%。
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除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外,浙江地區的多家銀行也在內部評估車貸還款期限調整可行性,但暫時還未落地。
也有部分割槽域此前已經歷過一輪調整。江西、深圳部分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月底剛將免違約金期限從“貸5滿1”調整為“貸5滿2”。
“此前在開門紅階段,所在銀行為了衝業績指標,縮短了提前還款減免違約金的還款年限,當時這一期限可做到1年。”江西某股份行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開門紅階段結束後,已重新調整回“貸5滿2”。

反擊“長貸短還”

銀行調整提前還貸免違約金期限的背後,是對“高息高返”模式下“長貸短還”亂象的反擊。
“高息高返”是汽車金融市場中長期存在的“潛規則”。在這一模式下,商業銀行會與汽車經銷商合作拓展業務,銀行透過向經銷商支付高額返佣來吸引其向客戶推薦自家車貸產品,汽車經銷商則可以從銀行獲得高額返點,用於補貼車價、增加汽車銷量。
福建一位去年底購入油車的車主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原本打算全款提車,但門店銷售人員以優惠力度大、分期總價更便宜、可提前還款等理由說服他分期付款。當時全款提車需要20萬元,但辦分期且在2年後提前還款,本金加上利息只需要19.6萬元。
這種“銀行讓利—經銷商引流”的模式看似雙贏,但隨著市場競爭白熱化,遊戲規則逐漸失控。部分經銷商開始利用銀行一次性返佣、提前還款政策推廣“長貸短還”。
福建一名汽車經銷商銷售向記者介紹了一款“五年期兩期免息”方案。假設貸款20萬元,年化利率4.6%,每月還款本金3333元,利息766元,月供4099元。在銀行放款後,汽車經銷商會一次性返還兩年的利息1.83萬元給客戶。兩年後客戶自行結清貸款,無任何多餘費用。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上述這種行為,本質上是經銷商利用銀行的高額佣金來補貼車價、支付利息或違約成本。若消費者選擇貸款購車,經銷商可獲得貸款額10%至15%的佣金,所以經銷商願意給分期客戶更低的車價報價。
廣東一名國有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其所在銀行之前都做過內部核算,佣金大致與兩年利息持平,提前兩年結清一般不會導致虧損。同時,也有很多客戶不會選擇2年內馬上結清,因此還能帶來一些利息收益。更重要的是,這種操作還能搶佔市場份額、提高業務量,同時帶動銀行卡發放、第三方綁卡等KPI指標增長。

銀行利潤承壓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大量銀行資金急需尋求出口,汽車金融服務已成為不少銀行的破局點。
2024年,多家銀行開足馬力,發力汽車金融服務。
從財報、公開資料中亦可窺見一斑。多家銀行的汽車貸款正在高速增長期。2024年末,平安銀行汽車金融貸款餘額2937.95億元,全年個人新能源汽車貸款新發放637.68億元,同比增長73.3%。中信銀行2024年發放新能源汽車貸款156億元。交通銀行2024年末,境內銀行機構信用卡貸款餘額達到5384.04億元,較上年末增幅9.94%。其中,汽車分期餘額較上年末增加674.16億元,增幅240.10%。
但市場佔有率提高的同時,風險增長、利潤空間收窄等問題也正在陸續凸顯。
一方面,經銷商引導“長貸短還”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銀行的利潤空間。銀行息差已至歷史低位。財報顯示,2024年,國有大行中,除郵儲銀行淨息差為1.87%外,其餘五大行淨息差已全部低於1.5%。其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淨息差分別為1.42%、1.27%、1.42%、1.51%、1.40%,分別下降18BP、19BP、1BP、19BP、19BP。
上述國有銀行人士介紹,部分銀行相對激進,考慮到兩年後能提前還款客戶的比例通常不足90%,將盈虧平衡線設定更高,“內卷”更高的佣金開拓市場。在這一情況下,如果經銷商大批次誘導客戶違約提前還款,則確實可能出現一定虧損,導致息差空間進一步縮窄。
另一方面,銀行在汽車金融領域的投訴也在激增。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近期多名車主投訴稱,經銷商銷售承諾可提前還款,但在到期後銀行方卻並不認可銷售承諾的提前還款期限。
一名車主告訴記者,自己在去年10月透過某股份行辦理12萬元的汽車分期貸款,已經正常還款5期,但申請提前還款時,銀行要求補還購車經銷商提供的1.6萬元優惠款,否則不予辦理。
事實上,此前監管已開始介入。去年以來,多地金融監管部門密集出臺措施,明確禁止“貸款利率與經銷商返佣掛鉤”的不正當競爭。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今年1月釋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汽車金融業務促進汽車消費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相關金融機構要嚴格遵守行業自律要求,不得以高額返佣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搶佔市場份額,真正透過提升自身服務質量來增強市場競爭力。
去年11月,上海釋出的《推動本市汽車金融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倡議書》提出,嚴格汽車金融產品定價,對客利率應符合法律法規及相關管理辦法規定,不得將利率水平與汽車經銷商返佣比例掛鉤,不得向消費者轉嫁經營成本,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實習生蔣習對本文亦有貢獻)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

白宮慌了!將設工作組緊急處理對中國加徵關稅危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