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AI機器人主播!宇樹機器人帶貨宇樹機器狗,1分鐘賣出超百萬元;朱嘯虎:具身智慧熱度太高了,肯定要經過泡沫期丨AI週報

全球AI產業週報
為你精選過去一週(3.29-4.4)最值得關注的AI新聞和國內外熱門AI投融資事件,幫助大家及時瞭解全球AI市場動向。
本週AI熱點資訊
國內大事
微軟被曝關閉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

4月2日訊息,據報道,傳微軟已關閉位於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微軟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據訊息人士稱,該實驗室專注於開發物聯網和AI技術,在今年早些時候已停止運營。據內部人士透露,該實驗室自2025年初就已停止運營,目前辦公場所的標識和辦公裝置均已撤除。該實驗室成立於2019年5月,作為微軟與張江高科技園區合作的重要專案,五年來累計支援了258個創新專案,協助50多家企業獲得超94億元外部融資,並培養了近萬名專業人才。(新浪財經)

前谷歌學者羅劍嵐已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

4月2日獲悉,羅劍嵐博士已在近期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並將全面領導智元具身智慧研究中心。2015 年,羅劍嵐到伯克利攻讀博士,同時開始探索 Robotics+AI,此後其還曾在Google X、Google DeepMind擔任研究科學家。(同花順財經)


DeepSeek新專利公佈,可減少資料採集時網路資源消耗

4月1日,DeepSeek關聯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申請的“一種廣度資料採集的方法及其系統”專利公佈。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發現儘可能多的網頁連結,並減少對網站的流量衝擊;對已經下載的內容進行分析,對未下載的連線進行質量推斷,透過擇優下載分配額度的方式,減少低質量網頁下載和重複下載,提高資料質量及下載效率,減少在資料採集過程中網路資源的消耗;採用單獨的資訊回灌佇列,保證網頁元資訊庫修改操作的原子性和穩定性。(介面新聞)

AI筆記DeepSeek月訪問量超ChatGPT

3月31日訊息,據AI分析平臺aitools.xyz,DeepSeek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AI工具,其每月新增網站訪問量已經超過OpenAI的ChatGPT。報告稱,DeepSeek2025年2月訪問量達到5.25億次,超過ChatGPT5億次。目前,DeepSeek市場份額6.58%,僅次於ChatGPT和Canva,二者分別佔比43.16%和8.27%。(財聯社)

阿里通義千問登頂全球開源模型榜首

4月2日,全球最大的AI開源社群Hugging Face更新了大模型榜單,阿里通義千問近期開源的端到端全模態大模型Qwen2.5-Omni登上總榜榜首,DeepSeek-V3-0324和群核的SpatialLM-Llama-1B緊隨其後,杭州公司霸榜全球開源模型榜單前三。(證券時報)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螞蟻集團投資宇樹科技為不實訊息

4月1日,有媒體報道稱,機器人獨角獸公司宇樹科技計劃引入新投資方,包括螞蟻集團和中國移動,目前還在溝通具體投資份額。知情人士稱,此次融資並非一輪完整的新融資,是定向給具體的投資方開放少部分份額。對此,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回應記者,“新聞不實”。(貝殼財經)

達闥董事長黃曉慶回應“欠薪”傳聞:的確遇到困難,在戰略調整、積極解決

最近,產業裡關於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達闥”)欠薪的傳聞開始流傳。3月31日,達闥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曉慶表示,公司業務的確遇到很大困難,為此進行了人員縮減,同時戰略調整,聚焦人形機器人和雲端大腦等業務,目前正在積極融資,拓展業務,並努力解決前員工的“欠薪”問題。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黃曉慶坦言,自己和團隊始終在正面應對問題,對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的“星辰大海”充滿信心。(21財經)
首個AI機器人帶貨主播一分鐘賣出總價值100萬的宇樹機器狗

首個AI機器人帶貨主播出現在淘寶的交個朋友直播間。據悉,該機器人主播的型號是宇樹科技的機器人G1。有別於以往僅做動作展示,這次該機器人在該直播間以帶貨主播的角色出現,現場帶貨售價9997元起的宇樹科技GO2機器狗,並獨立講解產品,1分鐘售出價值總計100萬元的數十隻機器狗。(九派新聞)

原百度搜索大牛辜斯繆加入京東,或擔任AI相關部門負責人

原百度搜索首席架構師辜斯繆(職級T11)已於近日加入京東。內部花名為顧燁平。訊息人士項立透露,辜加入後,或擔任AI應用與創新部負責人,向京東零售技術負責人胡喜(Felix)彙報。項立透露,AI應用與創新部於元旦前後正式成立。目前,該團隊的人員大多是從搜推部門劃分過來。組織架構方面,AI應用與創新部之下目前僅設有京言團隊。(雷峰網)

宇樹科技釋出Unitree Dex5靈巧手

宇樹科技4月1日更新影片,釋出Unitree Dex5靈巧手。效能上,該靈巧手具備單手20自由度(16主動+4被動),能柔順絲滑反向驅動(直接本體力控),以及單手94個靈敏觸點。(每日經濟新聞)
朱嘯虎稱要退出具身智慧專案,經緯張穎回應:別鬧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近日稱,最近在退出之前投資的具身智慧專案,因商業化不清晰。經緯創投創始合夥人張穎在朋友圈回應稱,“朱老闆別鬧。”張穎表示,機器人領域蓬勃發展,大賽道,百花齊放,過程中有點泡沫也非常正常。“時間拉長,人形機器人賽道一定能出大公司。朱老闆這麼一番話,我就好奇以後機器人賽道的優質公司誰還會跟他聊,更不用說拿他錢。”
此外,眾擎機器人CEO趙同陽表示,朱嘯虎比較適合那種今年投入後年就見效的快餐式專案,AI和人形機器人都不是能讓他快速賺錢的專案。“這哥們甚至問出了人形機器人在這個階段有什麼用?就像質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用眼前看到的來否定未來,這不應該是他這個段位人應有的表現。”(新浪科技)
朱嘯虎回應“退出具身智慧”稱:熱度太高了,肯定要經過泡沫期

朱嘯虎稱,很多創新都會經過一個週期,泡沫——死亡——起死回生,今天的具身智慧熱度太高了,熱到“連我媽都給我轉了(文章)”。朱嘯虎還表示,生成式AI,應用為王。DeepSeek讓很多軟體企業收入爆發,中國軟體業的春天可能要到來了。(澎湃新聞)

星海圖:從未與朱嘯虎進行過任何直接交流,相關傳言不實

3月29日,針對網上關於金沙江創投與星海圖合作始末的討論,具身智慧機器人公司星海圖釋出宣告稱,金沙江創投於2023年11月參與了公司天使輪融資,於2024年5月向公司提出股權投資退出的訴求。公司予以積極配合,並在2024年9月協助其順利完成股權投資退出。公司從未與朱嘯虎進行過任何直接交流,亦無其聯絡方式,相關傳言不實,“我們對朱先生的投資成就與行業貢獻深表尊重”。(介面新聞)

楊元慶:聯想將開始第五次創業,聚焦混合式人工智慧

3月31日,聯想集團2025/26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聯想將第五次創業,這也是聯想的“創業5.0”時代。聯想將聚焦於混合式人工智慧。客戶需要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必須要同時滿足有效性、效率、響應速度、安全/隱私保護和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澎湃新聞)

阿里雲:大模型服務平臺百鍊部分歷史模型將於7月2日下線

4月3日,根據阿里雲官網通知,將在2025年7月2日對大模型服務平臺百鍊部分歷史模型進行下線處理。自公告發布之日起,阿里雲將針對這些模型逐步下調模型限流直至模型正式下線,限流包括每分鐘呼叫次數(QPM)、每分鐘消耗Token數(TPM),已申請擴容的模型將恢復預設限流。模型下線後,將不再支援模型推理、部分模型將停止模型微調,正在呼叫模型的應用和服務將正常無法返回結果。阿里雲提示,這些模型無直接替代模型。(搜狐新聞)

畢馬威:人形機器人去年融資規模超72億元,近年年均複合增長率35.6%

4月3日,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釋出報告稱,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慧的代表形態之一,市場前景廣闊。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2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32.5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45.5%。畢馬威指出,一方面,中國正持續加強具身智慧技術研發。過去五年來,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領域申請的專利近6000件,成為全球申請量最多的國家。另一方面,中國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有望推動人形機器人等加速邁入量產期。
中國具身智慧的投融資市場正呈現熱潮調整、恢復向好的趨勢。2024年具身智慧融資共182筆,金額為140.5億元,出現復甦現象。作為具身智慧子賽道,人形機器人因豐富的應用場景與技術發展潛力,其融資表現逆勢增長,融資規模從2020年的15.8億元升至去年的72.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5.6%。(澎湃新聞)

百度釋出端到端語音語言大模型,成本較行業均值最高降90%

百度在3月31日釋出業界首個基於全新互相關注意力(Cross-Attention)的端到端語音語言大模型,實現超低時延與超低成本,在電話語音訊道的語音問答場景中,呼叫成本較行業均值下降約50%-90%。當日,文小言宣佈品牌煥新,率先接入該模型,還帶來多模型融合排程、圖片問答等功能升級。(IT之家)

智譜釋出首個免費、具備深度研究和操作能力的AI Agent

3月31日,智譜在2025中關村論壇上釋出最新Agent 產品AutoGLM,具備深度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可自主開啟並瀏覽網頁,完成從資料檢索、分析到生成報告。智譜表示,AutoGLM沉思接入了智譜推理模型GLM-Z1-Air和基座模型GLM-4-Air0414。其中,GLM-Z1-Air效能對標DeepSeek-R1,速度可最高提升8倍,價格為後者的1/30。智譜稱上述模型將於4月14日開源,並於近期陸續上線。(介面新聞)

機構:中國加速計算伺服器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

國際資料公司(IDC)近日釋出了最新一期《中國半年度加速計算市場(2024下半年)跟蹤》報告。IDC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加速伺服器市場規模達到221億美元,同比2023年增長134%。其中GPU伺服器依然是主導地位,佔比達到69%。同時ASIC 和 FPGA等非GPU加速伺服器高速增長,佔比超過30%。(每日經濟新聞)
全國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頒發

中國民航局28日向廣東和安徽的兩家公司同時頒發了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這是全國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標誌著中國低空經濟“載人時代”序章正式開啟。此次獲得合格證的兩家公司分別是:億航智慧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其在合肥的合資運營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新華社)

優必選公佈2024年報,全年總收入同比增長23.7%

3月30日訊息,優必選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2024年,優必選實現全年總收入13.05億元,同比增長23.7%,全年研發投入4.78億元,佔營收比例為36.6%,實現毛利3.74億元,同比增長12.4%,虧損同比收窄8.3%。截至2024年12月31日,優必選共持有2680項授權專利,比前一年新增超500件,發明專利佔比為57.87%。(介面新聞)

阿里雲高層回應“特斯拉或與阿里合作”:特斯拉正在和本土企業普遍接觸

3月29日訊息,針對行業有關“特斯拉或與阿里合作”傳聞,一位阿里雲高層人士表示,目前特斯拉正在和國內本土企業普遍接觸。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與阿里深入接觸,探討未來雙方合作的可能,阿里或將為特斯拉中國的FSD落地提供GPU資料中心服務。(財聯社)
李開復:DeepSeek的成功證明閉源是一條死路,開源才會有更大發展

3月29日,在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日的主題演講上,零一萬物創始人兼CEO李開復表示,DeepSeek的成功證明閉源是一條死路,開源才會有更大的發展。他認為,隨著AI的Scaling Law法則從預訓練端轉移到推理端上,AI模型AI應用會在今年迎來新的加速爆發,今年的一個行業口號應該是“Make AI Work”(讓AI變得有用)。(每日經濟新聞)

蘋果首席工程師孔龍歸國,入職復旦擔任研究員、博導

3月29日訊息,近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官網更新顯示曾在美國蘋果公司擔任首席工程師的孔龍已入職復旦大學,擔任研究員、博導,職稱為正高階,研究方向為射頻積體電路與系統設計、數模混合模擬計算晶片、高速資料介面積體電路。(同花順財經)

誰在為宇樹機器人“掏腰包”:高等院校招標數量佔比最高

記者梳理天眼查公開資訊發現,近日,宇樹科技產品的中標資訊密集公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以來,宇樹科技中標的專案有十數個,應用場景包括高校、科技場館、智慧巡檢等領域。總體來看,在不完全統計的招標資訊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招標數量佔比最高,科研機構的招標數量也佔有一定比例,企業及其他單位的招標數量相對較少。華泰證券研報表示,人形機器人市場一直處於高需求低供給的情況中,高智慧化水平機器人有望在較為標準的ToB場景中率先應用。開源證券機械團隊釋出報告稱,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突破與創新,應用場景日趨豐富多元,國產人形機器人有望在危化防爆、礦山、冶煉、核電、電網、消防應急、救援等領域率先落地。(中證報)

數科技釋出多模態影片生成模型Vidu Q1

3月29日,在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日的主題演講上,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生數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朱軍宣佈,生數釋出最新多模態影片生成模型Vidu Q1,4月將全球上線。據介紹,Q1模型相比前代模型主打可控,模型可以做到保證精確控制影片內物體的運動軌跡,並可同時生成多個影片物體並精準控制。此外,Q1模型還可控制音訊生成,確保音訊內容按照使用者指令在合適時間插入。(介面新聞)
海外大事
研究稱GPT-4.5大模型透過圖靈測試

4月3日訊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釋出了一項研究成果,宣稱首次提供了“人工智慧系統能夠透過標準三方圖靈測試的實證證據”。研究選擇了四種 AI 系統:GPT-4.5、LLaMa-3.1-405B、GPT-4o 和 ELIZA。實驗設計為每輪對話中,裁判與兩個人類和一個AI系統進行對話,以判斷何者為人類。其中,GPT-4.5被判斷為人類的比例高達73%,顯著高於真實人類參與者被選中的比例。(科創板日報)
特斯拉釋出人形機器人影片:步態更穩,擺臂更輕盈

4月2日訊息,特斯拉官方微博釋出一段 Optimus 人形機器人行走的影片,稱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又更新了,步態更穩,擺臂更輕盈,AI技術與車同源,持續進化。馬斯克預計今年將生產5,000臺。(東方財富網)
Meta人工智慧研究負責人將離職

Meta人工智慧研究負責人喬爾·皮諾(Joelle Pineau)當地時間4月1日宣佈將於5月30日離職。喬爾·皮諾2017年加入Meta,目前任AI研究副總裁及基礎人工智慧研究部門FAIR的負責人。(新浪財經)


Meta將推出售價1000美元以上AI眼鏡

4月2日訊息,Meta正在加速研發其AI智慧眼鏡的高階版本,計劃新增手勢控制以及用於顯示照片和應用程式的螢幕。據瞭解,這款代號為“Hypernova”的智慧眼鏡裝置定價預計超過1000美元,最高可能達到1300至1400美元,預計最早將於今年年底推出。(東方財富網)

特斯拉測試帶有神秘攝像頭的Model3,或預示無人駕駛叫車服務即將推出

4月2日訊息,特斯拉近日被發現在美國測試一款配備神秘攝像頭的Model 3。這些攝像頭的佈局與現有Model 3車型上的常規佈局不同,但與去年10月釋出的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上的攝像頭佈局相似,引發外界對特斯拉無人駕駛叫車服務即將落地的猜測。(IT之家)


Gartner:預計2025年全球GenAI支出達644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76.4%

全球IT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Gartner預測,202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支出將達到644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76.4%。資料顯示,2025年,整合AI能力的伺服器、智慧手機、個人電腦(PC)等硬體將成為GenAI支出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其中80%的GenAI支出將用於硬體。(同花順財經)

郭明錤:傳言中蘋果購買英偉達GPU短期內不會帶來AI優勢

有猜測稱蘋果公司計劃斥資10億美元購買英偉達的GB300 NVL72產品。對此,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這不會在“短期內”提升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郭明錤指出,該訂單規模“太小了”,並將其與Meta Platforms近期的舉措進行了對比。預計Meta在2025年將採購130萬個GPU,這大約是傳言中蘋果採購規模的70倍。(財聯社)

OpenAI最新估值超AMD與英特爾市值總和,融資後重啟開源路線

當地時間3月31日,OpenAI宣佈,公司進行了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400億美元,投後估值則達到3000億美元。如此快的增長,讓OpenAI的估值超過了美股英特爾(990億美元)和AMD(1661億美元)的市值總和2651億美元,也超過高通(1699億美元)、阿斯麥(2606億美元)的市值,逼近阿里巴巴(3140億美元)的市值。當地時間4月1日,山姆·奧爾特曼又在社交媒體上表示,OpenAI計劃釋出自GPT-2以來的第一個開源語言模型。(第一財經)

OpenAI的ChatGPT付費訂閱使用者數量已突破2000萬

據報道,OpenAI的ChatGPT付費訂閱使用者數量已突破2000萬。(第一財經)

亞馬遜釋出人工智慧代理Nova Act,可以操作網路瀏覽器

亞馬遜釋出了一款新的人工智慧模型,可以幫助控制使用者的網路瀏覽器,並代表使用者執行操作。這個名為Nova Act的通用人工智慧代理是新一代人工智慧之一,它賦予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半自主行動能力,可以充當數字助理。亞馬遜的一篇部落格文章寫道:“我們認為代理是能夠代表使用者在一系列數字和物理環境中完成任務和行動的系統。”“這類代理仍處於早期階段。Nova Act SDK是前進路上的關鍵一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將複雜的工作流程分解為原子命令,從而構建可靠的代理。”(科創板日報)

OpenAI官宣重磅開源

OpenAI CEO Sam Altman發文扔出一枚“核彈”:“我們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釋出一款強大的開源大模型”。這次OpenAI選擇迴歸開源初心——這是自2019年GPT-2之後,OpenAI首次開源語言模型。Altman“坦誠”:早想做了,但優先順序一直排不上。如今時機成熟,團隊認為“這件事變得重要起來”。雖然未透露具體引數,但官方連用兩個“very”強調目標:“要讓它成為非常、非常優秀的模型”。(同花順財經)
蘋果擬推AI健康助手Health+,大舉進軍醫療健康領域
據報道,蘋果正計劃透過推出人工智慧(AI)醫生服務和升級版應用程式,開啟其史上最大規模的醫療健康領域佈局。報道指出,蘋果CEO庫克曾表示,公司對社會最大的影響將體現在醫療保健領域。據悉,蘋果歷時15年研發的無創血糖監測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該技術可應用於Apple Watch,並能預警使用者的糖尿病前期症狀。不過這項服務仍需數年時間才能面市。報道稱,蘋果在感測器研發方面也遭遇了諸多挑戰。由於專利糾紛,血氧監測功能已從Apple Watch中移除。而高血壓感測器的開發程序也屢屢受阻。目前,蘋果已啟動專案Project Mulberry,旨在透過AI健康教練功能對Health應用進行全面革新,使其具備部分醫生職能。(金融界)
馬斯克:特斯拉有望6月在美國奧斯汀推出無人監督版全自動駕駛
馬斯克當地時間3月30日表示,特斯拉有望今年6月在美國得州奧斯汀推出無人監督版全自動駕駛(FSD)。(介面新聞)
Scale AI尋求在潛在收購要約獲高達250億美元的估值

據訊息人士稱,人工智慧初創公司Scale AI尋求在潛在的要約收購中獲得至多250億美元估值。去年,Scale AI在一輪10億美元融資中估值達到近140億美元。Scale AI成立於2016 年,投資者包括英偉達、亞馬遜和Meta等科技巨頭。(睿獸分析)

Runway重磅釋出AI影片生成模型Gen-4:保真度、動態性、一致性全面升級

3月31日,專注於影片生成的Runway公司正式推出了他們的新一代模型系列 ——Gen-4。在影片生成的保真度、動態運動捕捉和可控性上都樹立了新的標準,相較於之前的 Gen-3 Alpha 版本,提升非常明顯。(新浪財經)

英特爾三名董事會成員退休,公司擬調整架構以引入專業人才

英特爾公司宣佈,董事會的三名成員即將退休,公司正調整董事會架構,以引入更符合業務轉型需求的專業人才。根據監管檔案,奧馬爾・伊什拉克、劉金智潔和麗莎・拉維佐-穆雷將不會在5月6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尋求連任。去年,半導體行業高管埃裡克・穆里斯和史蒂夫・桑吉加入董事會後,總席位將縮減至11個。英特爾董事會主席弗蘭克・伊爾在宣告中表示:“我們希望董事會擁有合適的技能、資質和技術專長,以推動公司的發展。”這一調整正值英特爾管理層變動之際。據此前報道,英特爾董事會此前因不滿帕特・基辛格“復興計劃”的進展,決定讓其卸任,並任命陳立武接任執行長。(搜狐)
OpenAI據悉須在年內完成營利性轉型,以確保獲400億美元全額融資

3月28日訊息,據報道,OpenAI須在今年年底前轉型為一家營利性公司,以確保獲得由軟銀領投、處於最後階段的400億美元全額融資,否則本輪融資規模可被縮減至200億美元。(介面新聞)
AI投融資概覽
根據睿獸分析監測資料,本週全球披露的AI融資事件19個, 相比上週減少9個, 其中已披露融資金額的事件13個, 總融資規模為2944.43億元人民幣, 平均融資金額為226.5億元人民幣。
階段分佈
從本週全球已披露獲投AI企業的階段分佈來看,早期10個、成長期5個、後期4個
本週全球AI投融資事件階段分佈圖
地區分佈
從本週國內披露獲投AI企業的地區分佈來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北京、四川,其中上海披露4起,江蘇、浙江、廣東均為披露3起,北京披露2起,四川披露1
本週國內AI投融資事件地區分佈圖
本週國內AI融資/IPO事件
本週國內AI領域已披露融資總額為28.36億元人民幣。其中,智慧清潔機器人研發商元鼎智慧,宣佈完成近10億人民幣B+輪融資。
元鼎智慧(Aiper)是一家智慧清潔產品核心技術研發和全球品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智慧泳池機器人、割草機器人、工業清潔機器人、家庭儲能裝置等智慧清潔產品,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全球外觀專利,銷售網路覆蓋美國、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週海外AI融資事件
本週海外AI領域已披露融資總額為2916.07億元人民幣。其中,開放人工智慧研究和部署研發商OpenAI,宣佈完成400億美元D輪融資。
OpenAI是美國一家智慧機器人產品研發商,專注於智慧機器人技術的研發業務,旗下研發了基於對話的原型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和具備通用增強學習演算法和程式碼從頭學習能力,使機器人能夠像人手一樣持有和操縱物體的“Dactyl”系統,以及具備機器學習技術的遊戲機器人,此外發布了一種實驗性元學習方法,該方法從學習智慧體的損失函式發展而來,可實現在新任務上的快速訓練。
註釋說明:
[1] 本文中融資階段提到的“早期”指種子輪、天使輪、A輪;“成長期”指B輪、C輪;“後期”指D輪、E輪及之後、Pre-IPO。
[2] 併購事件:境內併購指國內併購方併購國內企業;跨境併購包含國內企業對境外企業併購及外資企業對國內企業併購。
[3] 受限於技術與公開資料的水平,睿獸分析展示的研究報告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過往成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依據本文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資訊釋出方不承擔任何法律、法規及相關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