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智微智慧股價屢創新高,較2022年上市招股價大漲逾240%。這一亮眼表現,背後更多是資本市場對其未來業績成長性的良好期待。
經營拐點已成定局
智微智慧為國內領先的智聯網硬體產品以及解決方案服務商,業務覆蓋行業終端、ICT基礎設施以及工業網際網路,2024H1營收佔比分別為62%、17.8%、3.8%。
具體來看,行業終端業務是基於Intel、AMD等行業主流通用計算機晶片平臺推出的多行業物聯網智慧終端,產品包括PC、OPS(開放式可插拔規範電腦模組)、雲終端以及商顯終端等。
其中,OPS和雲終端產品佔據較大市場份額,主要客戶包括深信服、銳捷網路等雲桌面核心龍頭,以及智慧平板互動龍頭鴻合科技等。
ICT基礎設施業務主要包括網路裝置、網路安全、邊緣終端以及伺服器等產品。工業網際網路則包括工業主機板及核心板、嵌入式工控機、工業計算機、機器人及機器視覺控制器等。
2024年,據財報預告,智微智慧歸母淨利潤為1.05億元-1.35億元,同比大增220%-311.4%。利潤表現大幅回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因素。
一方面,下游需求有所回暖,帶動公司主營業務企穩回暖。要知道,在行業終端及ICT領域,智微智慧夠提供以客戶為導向的標準產品/方案、定製化服務,同時以“智微工業”品牌推出全系列工業產品家族,為客戶提供自主品牌的工控產品及方案。
另一方面,智算新業務取得靚麗戰績,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對公司整體歸母淨利潤貢獻較大,也帶動了盈利能力逐步修復。
2024年年初,智微智慧成立子公司騰雲智算,圍繞AI算力提供端到端的智算中心全生命週期服務。在上半年,為母公司貢獻了0.48億元淨利潤,佔到同期利潤的85%。
受益於以上兩方面,智微智慧盈利能力也得以大幅回升。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末,公司銷售毛利率為17.76%,較2023年同期上升6.14個百分點,創下有財務披露資料以來新高。且伴隨著毛利率走升,最新淨利率也升高至5.18%,創下2021年以來新高。

來源:東方財富Chocie
綜上可見,智微智慧在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逆風翻盤,營收、歸母淨利潤表現大為改善,盈利能力也觸底回升,整體經營拐點成為定局。
基本盤潛在爆發力
展望未來,智微智慧業務基本盤的爆發潛力不可小覷,主要源於核心競爭力持續加強,以及所處行業賽道變革帶來的不錯增長機會。
智微智慧早期業務以ODM模式為主,即原始設計製造商,主導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而品牌方聚焦營銷與渠道等。期間,公司也透過規模化生產積累了精密製造經驗,形成了供應鏈管理能力。
後來,公司聚焦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終端以及AI加速裝置等方面,且推出自主品牌,形成了ODM+OBM(原始品牌製造商)雙輪驅動策略。
如此一來,智微智慧不僅能夠滿足行業變革下下游客戶多樣化需求,還能夠依靠自主品牌模式尋求更多增長點,提升公司在行業賽道中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伴隨著AI技術迅猛發展,AI PC大勢所趨。2024年以來,基於高通晶片的AI PC產品已經上線超過20款。其中,海外方面,如戴爾、惠普等行業巨頭也在發力,共同打造AI生態。
國內方面,聯想作為PC出貨量第一,亦是佈局AI PC最早的廠商之一,已釋出超20款AI PC產品。此外,華為也在2024年4月釋出了首款AI PC產品MateBook X Pro,首次在PC上搭載盤古大模型。
另據IDC樂觀預測,2024-2027年,AI PC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將分別高達55%、75%、80%、85%。有了AI加持,將大大加速PC換機潮的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AI PC只是AI終端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它還包括AI伺服器、AI邊緣計算終端、以及AI工控機等眾多硬體,均會有需求上的回暖與支撐,有利於智微智慧主營業務需求的增長。
尤其是開源鴻蒙有望成為公司的一個增長亮點。早在2024年1月,公司在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一些列鴻蒙相關產品,包括IPC-510-FD2K工控機,E088邊緣閘道器,OPSS088/S0D2,R68D、平板等產品,適用於工業、網際網路、家庭與個人等多個應用場景。
此外,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作為AI重要分支,正快速崛起,拉動對算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需求。據IDC預測,全球產生的資料量將從2016年的16ZB增至2025年的163ZB。
資料量的爆發式增長,對算力裝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智微智慧的ICT基礎設施業務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從資料中心到機器人
除行業終端、ICT基礎設施等主營業務外,智微智慧透過子公司騰雲智算全面擁抱算力,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
一方面,智微智慧作為多家CSP(雲服務提供商)大廠伺服器供應商,還有望為其提供全鏈條算力最佳化服務。
在AI伺服器領域,智微智慧獨立推出了SYS-60415WG,基於英特爾W790晶片組,採用了Sapphire Rapids系列處理器,整體效能較好。此外,還依託騰雲智算開發了AI超算系列伺服器SYS-8043,可應用在深度學習訓練、推理等應用場景。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AI伺服器市場還將處於高景氣度階段。其一,國內網際網路大廠在AI領域的資本支出大大加速。比如,阿里巴巴在近日就曾明確表示,未來三年在雲和AI領域的資本投入將超過過去十年總和,核心聚焦AI基礎設施、基礎模型平臺及現有業務的AI轉型。
其二,美國在AI領域頻頻限制中國,那麼以AI伺服器為首的ICT基礎設施還會有一條“國產替代”的增長暗線。
另據IDC資料,2023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規模為247.6億美元,到2026年將增長至346.6億美元,且AI伺服器滲透率也將持續走高。在AI浪潮之下,智微智慧AI系列伺服器也將受益於趨勢大風口。

來源:IDC
除硬體外,騰雲智算圍繞AI算力規劃與設計、大模型開發、算力裝置供應、算力及資料中心租賃、算力裝置維護及運維等,提供端到端的智算中心全流程服務,客戶主要來源於網際網路大廠以及運營商等。
騰雲智算所處的算力服務市場,也處於行業紅利發展期,有望獲得持續高增長。據IDC資料統計,2024上半年中國智算服務整體市場規模為14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79.6%。
另一方面,在機器人與邊緣計算業務場景,智微智慧深度綁定了英偉達,有望受益於相關產業加速發展。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智微智慧基於英偉達Jetson Orin平臺成功研發出了PAS-6102控制器,實現了良好運動規劃與軌跡控制。在工業機械臂以及移動AMR機器人方面,公司同樣基於英偉達Jeson Orin研發出了PAS-6200系列產品。
此外,在2024年12月,公司還發布了基於英偉達Jetson Orin Nano平臺的生成式AI超級邊緣終端E608,能夠為機器人、多模態智慧產品以及行業大模型部署提供邊緣側推理能力。
要知道,英偉達Jetson是專為機器人和邊緣計算設計的AI平臺,憑藉不俗的技術性能,已成為不少機器人和邊緣計算裝置的“大腦”。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GTC釋出會上,英偉達官宣了Project GR00T專案,即一款面向人形機器人的通用基礎模型,能夠更好理解人類語言與模仿人類動作,其重要硬體、平臺支撐就包括Jetson。
目前,智微智慧機器人控制方案已經應用於多個機器人裝置商,而機器人遠期是可媲美手機、汽車的大產業,其業務增長潛力不可限量。
總之,算力應用場景從資料中心到機器人,騰雲智算都算是業內較為稀缺的全場景產品服務商,將充分受益於算力需求的釋放。再加上行業終端、ICT基礎設施等原有主營業務的增長潛力,智微智慧未來成長可期。




華商韜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宋曉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蟲創意、東方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