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0名AI公務員上崗後,我才看懂《哪吒》導演餃子的高明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yimo
合作共生,彼此賦能。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晏嬌朗讀音訊
01
繼外賣員、程式設計師、保潔員之後,AI終於朝公務員下手了。
前幾天,深圳正式公佈首批AI公務員上崗。
這些公務員可不是實習生,它們強得離譜。
1. 公文格式修正準確率超95%,稽核時間縮短90%。
2. 一秒級生成執法文書初稿,民生訴求分撥準確率從70%提升至95%;
3. “AI招商助手”企業分析篩選效率提升30%……
怎麼說呢,就挺突然的。
我們過去說的鐵飯碗,好像也不怎麼鐵了。
隨著DeepSeek的橫空出世,AI世界正在加速逼近。
前幾年很多人還在說人工智慧短時間落地是天方夜譚,但現實是如今很多職業正在AI化。
在解放雙手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人的職業危機。
未來到底如何才能跟上時代的浪潮,如何才能不被AI淘汰?
看完餃子導演的《哪吒2》後,我有一點想法,有一點啟發。
02
《哪吒2》如今的票房已經快140億了,全球票房榜已經到了第八位(截止2月26日)。
它的成功,背後其實少不了AI技術的支援。
全片1900多個特效鏡頭,土撥鼠逼真的毛髮、哪吒身上驚人的火焰,還有美輪美奐的宮殿,其實都有AI技術的加持。
一方面AI可以讓畫面變得更加生動流暢。
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
據《哪吒》特效主創Base Media透露,AI使特效製作效率提升400%。
過去可能要磨一個月的特效,在AI的加持下,一週就能完成。
正是AI帶來的效率提升,讓餃子和他的主創團隊在繁重的任務中解脫出來,更加專注於電影的創意和故事的講述。
哪吒的故事已經流傳千年,餃子和他的團隊為哪吒賦予了新的精神核心。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命運抗爭,重新點燃了年輕人的朝氣與熱血。
哪吒母親在最後時刻的感人一抱,讓無數人在影院為之落淚。
這些都是AI無法做到的。
AI的歸AI,人類的歸人類。
讓AI去做他擅長的技術,讓人類去做人類擅長的情感與精神創新。
合作共生,彼此賦能,也許這就是AI時代最好的解法。
03
前幾天,看到網上一個搞笑的帖子。
一個叫@孤芳自賞的醫學博主在網上吐槽:病人拿著DeepSeek給出的治療方案質疑他。
氣得他又自己查了一遍指南,然後發現指南更新了,DeepSeek是對的……
博主自嘲:天塌了。
是啊,DeepSeek都比醫生牛了,你讓醫生去幹啥呢?
比如襄陽的一家醫院,已經接入了DeepSeek。
把你的病史病情告訴它,然後結合檢查結果,它就能迅速給出診斷說明、診療建議。
很多醫學生都在吐槽,以後真的還需要醫生嗎?
我的答案是:需要。
醫生可以用AI輔助自己生成診療建議,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這樣他們就可以騰出大量的時間來和患者深入討論病情,撫慰病人的心靈。
還有教師也是。
AI可以講課,可以批改作業,可以寫教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騰出時間去和學生溝通,傾聽心聲,疏導壓力,還能激勵學生,給他們個性化的啟迪。
也就是說:
未來那些標準化的重複事情可以交給AI來做,富有人情味的、人文關懷的事情交給人來做。
人機合作,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達成更好的效果。
04
在ChatGPT剛誕生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寫未來的時代,我們需要修煉共情力、審美力、創新力,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那時候,我是有很強的危機感的。
但是如今DeepSeek誕生之後,我的看法慢慢變了。
AI只是協助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的工具。
人才是主體,工具不是。
就拿我們的職業來說,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寫稿。
在過去,寫稿最大的痛點是找素材。
我記得有一次為了找一個關於蘇軾朋友的素材。
我整整花了一天時間,在微信讀書、百度、搜狗、知乎各個平臺去找,最後找得頭昏腦脹才找到。
但是如今,我只需要輸入需求,要求DeepSeek給我二十個相關素材。
我只需要篩選一下就可以了。
剩下的時間可以好好打磨一下文字,讀點新書擴充下知識面。
AI可以輔助我寫文更高效。
但是具體的寫作中,它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比如它寫文沒有情感,有時候會犯邏輯錯誤,有時候會自己捏造事實。
當然,最大的問題是,它不如我懂你們。
05
說了這麼多,你可能覺得我小看了AI,才會如此樂觀。
因為AI還有一個非常逆天的功能:創新。
是的,AI可以創新,而且是顛覆式創新。
比如:在對阿爾法狗的國際象棋訓練中,阿爾法狗發明了一種放棄棋子“皇后”的打法。
這種打法不是人類教給它的,是它在千萬次的訓練中,自己得出的新思路。
AI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這裡。
人的一生三萬多天,哪怕從出生就開始下棋,不眠不休,一生也就幾十萬盤。
但是AI一天就能下一百萬盤棋。
量變產生質變,它在多次的計算中,發現了新的打法。
而這種打法,也啟發了人類選手,讓選手有了新的思路。
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象棋本身的進步。
所以,AI確實可以創新,而人類也可以使用AI來輔助自己進一步創新。
我們如果藉助AI的龐大算力來進行創新,在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
電影《極速傳說》裡,鄭伊健有這樣一句臺詞:人要比車兇。
車只是工具,而人才是工具的掌控者。
AI也是如此,這個工具到底是好是壞,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
AI時代,提高自己的“呼叫力”,充分了解當下不同的人工智慧模型,利用它們為自己賦能,提高自己的效率,促進自己的成長。
最後,我想和你分享一段AI模型MJ創始人大衛·霍爾茲的話:
AI是水,而非老虎。水固然危險,但你可以學著游泳,可以造舟,可以造堤壩,還能借此發電;水固然危險,卻是文明的驅動力,人類之所以進步,正是因為我們知道如何與水相處並利用好它。水給予更多的是機會。
未來,學會駕馭AI,與AI共舞,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