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不動的汽車價格戰

焦慮傳遞給了每一個車企。
作者 | 鄭佳妮
編輯 | 王偉凱
來源 | 稜鏡
(ID:lengjing_qqfinance)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車企大佬們在重慶上演了一場“火藥味十足”的激辯。

6月6日,“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開幕。內卷、價格戰等話題又一次被搬上牌桌,各路“牌友”熙熙攘攘,當局者反覆拉扯,輿論混戰達到難以調和的頂點。
廣汽董事長曾慶洪、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長安董事長朱華榮分別發表達了對過度內卷的不滿;而擁有更多“籌碼”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則鼓勵大家積極擁抱內卷。
今年是重慶論壇舉辦的第七屆,與北上廣三大車展相比,這個論壇的影響力並不算大,自2021年起,才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車企一把手參加。
去年的論壇,內卷問題曾被提及,但氣氛不溫不火。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隨著價格戰愈打愈烈,在牌桌上殺紅眼的一把手們,終於坐不住了,藉著今年的論壇,公開“互懟”。
汽車市場正在進行的價格戰,焦慮傳遞給了每一個車企。
“北京車展時,大家還在討論流量焦慮,風平浪靜。但這次,流量焦慮變成了銷量焦慮,大佬之間的劍拔弩張,非常少見。”一位汽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向作者感嘆。
曾慶洪急了
廣汽董事長曾慶洪是這場論壇的焦點。作為廣汽的靈魂人物,曾慶洪一直是行業內數一數二的大佬。
去年,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曾慶洪就以“南霸天”、“請博世陳玉東喝酒”、“晶片卡得我透不過氣”等言論,在各大短影片平臺火出圈。
今年,距離換屆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63歲的曾慶洪一出場就自帶“腥風血雨”體質。
“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目的是盈利,為社會做貢獻。現在裁員裁了多少?廣汽也裁了不少。”曾慶洪語氣急促有力,延續以往直言不諱的風格,在論壇上發表了八分鐘的演講。
“不斷地卷價格、卷流量、卷老闆、卷董事長,本來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過度了就不正常。什麼叫過度?卷價格過度了沒有錢賺,這個就不正常。”曾慶洪認為,企業應該有大格局,有長期主義的戰略,而不是過度內卷。
在這場價格戰中,廣汽過得並不理想。
6月7日,廣汽集團釋出產銷快報。今年5月,全集團汽車終端銷量實現17.85萬輛,環比增長23.7%。其中,集團有6個系列車型月銷量過萬。5月,廣汽集團出口汽車1.3萬輛,同比增長172.5%,回暖態勢明顯。
不過,廣汽前四月的銷量難言樂觀。資料顯示,今年4月廣汽集團銷量為13.33萬輛,同比減少24.78%;今年1-4月累計銷售54.3萬輛,累計同比減少24.28%,僅完成本年度銷量目標的19.7%。
廣汽本田、廣汽豐田一直都是廣汽最大的“現金奶牛”,但這兩大合資品牌的銷量下滑嚴重。
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在今年4月分別銷售2.47萬輛、4.88萬輛。而前4個月,“兩田”分別累計銷售14.17萬輛和20.5萬輛,與去年同期比均有超兩位數的下滑。
其中,廣汽本田同比減少19%、廣汽豐田更是同比減少29.85%。
今年3月6日,廣汽豐田第九代全新凱美瑞正式上市,廠商指導價17.18萬-20.68萬元。然而,僅僅三個月,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新車就全系降價,其起售價最低已經降至13.98萬元,降幅超過23%。
另一款經典的B級車雅閣也在降價,起售價低至12.98萬元。
凱美瑞一直都是最暢銷的B級轎車,被認為是“價效比之王”。但進入2024年以來,凱美瑞的月銷量連續三個月未能突破一萬輛,3月份時甚至跌破7000輛。
“之前,還覺得凱美瑞會是豐田在價格戰上的一張王牌,沒想到,打出來後連個水花都沒見。”一位對廣汽集團有深入研究的從業者向作者感嘆。
要知道,去年3月,並不怎麼暢銷的雪鐵龍C6因降價多次登上熱搜,甚至有人連夜乘高鐵去湖北搶車。當時,C6的裸車價格降為12.19萬元。 
不只是破“卷”,在重慶論壇上,曾慶洪還表示,當新能源汽車佔比到達50%後,要推動“油電同權”。“支援傳統企業升級轉型,均衡新能源與燃油車發展節奏。”
曾慶洪預測,新能源汽車純電佔比可能在2025年就能達到50%。此言一齣,引發眾多討論。
“能跟就跟,不能跟就過”
“‘卷’是市場的競爭,是自然規律,不必焦慮,只有積極擁抱、參與才能真正在競爭中走出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語速平緩,不急不慢,在重慶論壇上侃侃而談。
這位昔日低調的局中人,如今被各大“牌友”們封為“卷王”。
“前幾天我在網上也看到關於‘卷’的問題,卷價格、卷技術、卷規模、現在還卷流量,特別是卷老闆的流量。其實這些事情再過5年、10年回過頭看是很有趣的。”王傳福在談及行業“內卷”時解釋道。
王傳福認為,所有的企業家都要擁抱“卷”,擁抱競爭,為國家做貢獻,撐起中國品牌,打造世界級的品牌。
作為整個牌桌上少數支援“卷”的車企,比亞迪擁有“卷”的資本。
據易車榜公佈的全球汽車銷量排名,比亞迪4月單月以31.27萬輛的銷量躋身全球汽車銷量第四,創歷史新高,超過本田和現代,併成為銷量前五名中唯一正增長的企業。
同時,根據比亞迪2024年5月產銷快報資料,今年5月,比亞迪單月銷量在33.2萬,同比增長26.8%,遠超其他國產品牌。
作為打響2024年價格戰的排頭兵,今年年初,比亞迪旗下兩款插混車型秦PLUS榮耀版和驅逐艦05榮耀版直降2萬元,起售價低至7.98萬元,並打出“電比油低”的口號,成為新能源界的“價格屠夫”。
不過,這場由比亞迪帶起的價格戰,也引發了其他車企的不滿。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雖未到現場,但透過影片表達了對價格戰的看法:“任何產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在投入產出比方面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無窮無盡的內卷,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其結果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
李書福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內卷程度全球第一,價格戰一浪高於一浪,這種現象既是好事也是壞事。“若市場化水平高、法律健全、執法嚴格,透明公平競爭,就是好事;反之,則是壞事。”
有趣的是,在論壇第二天的圓桌會議上,吉利副總裁楊學良和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就價格戰問題進行了“正面交鋒”。
此前,吉利和比亞迪曾就“全球最高熱效率”有過交鋒,這次,雙方直接把“火藥”帶到了重慶論壇現場。
會上,楊學良表示,“集體滑進內卷並無法自拔,這是一個被動的局面。”他還透過法蘭克福工程中心“假期不加班”的案例來說明,“過度地去‘卷’,最後挺難贏得別人的尊重。”
“企業不僅要打價格戰,還要學會打道德戰。”楊學良認為,汽車企業應堅守道德底線,不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降低成本,不透過欺騙消費者來獲取短期利益。
同場在座的李雲飛針鋒相對,作出了回應:“首先,降價是正常的,因為以前動力電池原材料漲價,電動汽車跟著漲價。現在電池原材料降價了,降幅超過80%。如果電動汽車還不降價,對消費者來說不道德。”
李雲飛還強調,價格戰要量力而為,能跟就跟,不能跟就過,推出下一期產品。“要良性健康的競爭,不要置氣,不要掀桌子。”
有流量沒銷量
對於車企來說,“推出下一期產品”並不是一件易情。要想在現有的牌局裡不輸完籌碼,顯然要跟著“牌友”們卷下去。
受雷軍、餘承東的影響,“卷老闆”,成為不少車企最後的王牌。
長安董事長朱華榮在重慶論壇上笑稱,行業卷出了“四位老漢”直播帶貨,除了他自己外,還有長城魏建軍、吉利李書福和奇瑞尹同躍。
“競爭從最初的捲成本、卷價格、卷技術,到現在的卷高管、卷使用者、卷服務,更是產生了新卷王——卷流量。流量也是生產力,是生產要素,高管本身就自帶流量。”作為重慶論壇的常客,朱華榮特別提到了流量營銷的現象。
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朱華榮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要向雷軍、餘承東學習,培養出長安汽車自己的“雷布斯”和“餘大嘴”。
“原來我們說產品為王、渠道為王,現在還要關注長期流量。”朱華榮認為,新勢力企業的加入,不但為汽車行業注入了全新的產品思維,更帶來了全新的營銷模式。  
由此,銷量之爭變成了流量之爭,“六旬老漢”們紛紛“卷”入直播間。
4月15日,“六旬老漢”之一的長城董事長魏建軍開啟了直播首秀,實測長城汽車全場景NOA。
資料顯示,這場由老闆親自駕駛車輛的直播吸引了110.9萬網友的觀看。直播結束後,魏建軍還在微博感慨:“這是我第一次做智駕直播,心情很激動。”
同樣為“六旬老漢”的奇瑞董事長尹同躍也在4月14日的直播中坦言:“這次直播也是利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向餘承東學習、向雷軍學習,怎麼樣親自去講解、去介紹。”
雖然車企大佬們湧入直播間,但結果卻不盡相同。
根據各家車企5月份產銷快報,長安汽車該月銷量達到206792輛,同比增長3.29%;奇瑞汽車銷量為188556輛,同比增長35.5%;吉利汽車銷售新車160658輛,環比增長約5%,同比增長約38%。
平時鮮少露面,而今卻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的魏建軍,是四位“老漢”中唯一面臨銷量下滑的“主播”。資料顯示,長城汽車5月售出91460輛,較去年同期下降9.46%,與上個月相比下降3.52%。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賭局裡,大家都希望透過“流量牌”分杯羹。
不過,“主播”老闆們是否能贏得網友們的“打賞”,還需透過消費市場的集體考驗。
“變天了,合資車靠幾款暢銷車躺著賺錢的日子過去。”上述汽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向作者感嘆,“表面看,價格戰打的是價格,但實際上打的是供應鏈、成本管理,老闆下場直播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