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易號”到新消費億元街區,上海如何兼具國際範與煙火氣?

2025.07.26

本文字數:2587,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繆琦 
6月26日亮相的"路易號"巨輪專案,自開放以來持續引爆打卡熱潮。這一現象級商業地標,不僅以靜安區核心商圈3個月極速建成的“上海速度”引發關注,更以其持久的市場熱度成為城市商業活力的新標杆。
這樣的案例在上海並不少見。7月25日,首屆中國(上海)最佳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釋出會現場釋出了市級部門、區級政府、街鎮三個組別的“十佳創新實踐案例”以及30個“優秀創新實踐案例”。這些案例覆蓋了世行對標改革、為企業整體服務、最佳化涉企監管、夯實基層營商等多個方面,是從上海市400多項申報案例中精選出的創新標杆,也是上海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的縮影。
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程序中,上海正以創新效率與人文溫度並重的發展理念,兼具“國際範”與“煙火氣”。
上海速度和溫度成就“國際範”
作為區級政府的十佳創新實踐案例之一,“路易號”巨輪首泊上海折射出這裡作為"中國消費第一城"的獨特優勢:除了持續最佳化的營商環境,還有對新業態的包容態度,以及精準把握消費升級趨勢的運營智慧和創新魄力。具象化的“國際範”,離不開上海速度和溫度。
上海市靜安區發改委負責人表示,這艘巨輪是在政府工作專班執行以及有溫度的“如何可行”的最大支援下建成的。各部門都抱著“把事情做成”的信念感和責任感在推進,本著“不破法規破常規”的原則,給予了專案最大的支援。
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相關人員依託“市區雙牽頭”工作機制,堅持“周排程+重大事項即時研判”,與市級部門保持緊密對接,統籌協調全區資源,確保專案有序推進,最大程度最佳化流程,為專案解決實際難題。期間,團隊不僅在專案初期根據企業需求梳理出涵蓋9大領域的《潛在問題預研清單》,而且在專案推進中針對動態問題實施每週銷項解決制度;在專案落地後,還開啟“企業吹哨,部門報到”聯動機制,營商服務的精度和速度由此可見。
為了將服務精度融入城區基因,當地還推行一系列創新舉措,從而為企業投資興業提供後盾。比如,靜安區政務服務中心依託數字平臺實現企業開辦“3小時極速辦結”,極大縮短企業的辦事時間;推行14個業態“一業一證”改革,實現辦理開店“多頭跑”到“一次辦”的轉變,讓企業能夠更快地投入生產經營中。
隨著中國持續最佳化入境旅遊政策,上海也在這樣的溫度和精度中,以“入境遊第一站”的角色持續提升“China Travel(中國遊)”的吸引力。
將“講好故事”和“提供服務”有機結合,上海國際服務門戶以外籍人員需求為導向,持續提升已有平臺的涉外營商服務水平,並在2025年5月1日上線義大利語網站和4個新社交媒體賬號,完成“1+7”(1個網站和7個社媒賬號)服務矩陣佈局。截至2025年6月30日,門戶共計釋出資訊2.35萬條,各平臺總瀏覽量累計超1.16億次。
一站式租機支付服務的推出亦是上海營商環境創新的案例。浦發銀行相關人員表示,在入境遊爆發的同時,外籍人士來滬後在使用手機和支付方面卻不乏困擾,“水土不服”仍存。其中,不少外籍友人想辦理一張中國號卡以便在境內順暢使用各類應用和服務,但擔心切換號卡操作繁瑣,還會影響原卡號的正常使用;在支付方面,他們對於如何便捷地實現在境內的消費支付也不無顧慮。
為此,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發揮浦東、虹橋機場網點優勢,從解決上網,到支付賬戶、消費資金,全環節覆蓋,填補了行業服務空白,也讓外籍人士享受到了“一站式”入境體驗,極大提升了在華旅遊的感受,也成為展示上海金融服務國際化水平的重要視窗。
制度創新與場景賦能點燃“煙火氣”
上海有的遠不僅僅是“國際範”。在由一幢幢歷經百年沉澱的花園洋房、里弄公寓構成的歷史風貌中,上海透過制度創新與場景賦能,讓歷史與新業態來了一場完美碰撞,並點燃了魔都的“煙火氣”。
作為當天釋出的上海優秀創新實踐案例之一,徐彙區湖南路街道武康路-安福路街區的實踐,用不過3年的時間將傳統街區打造成了稅收上億的新消費街區。
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以來,一些新消費品牌逐步入駐街區,如何不斷提升街區品質,成為了街道營商亟待破解的新課題。如何破題?當地基於對消費新業態的充分理解,分別針對商業和營銷模式以及風貌街區居、商、旅融合的特徵展開攻勢。
一方面,與傳統消費業態相比,新消費具有顯著的體驗性、社群化等特徵。入駐企業在關注店鋪租金以及相關產業扶措施策等一般意義上的營商服務內容的同時,還高度關注入駐商業空間的“調性與氛圍”、其他入駐品牌的“內涵與特色”,期待整個入駐空間能夠與其品牌氣質實現互促共贏,為此亟待變革營商服務理念。另一方面,新消費業態的客群以年輕人為主,其營銷策略中帶有顯著的線上線下融合、個性化定製、社交化購物等特徵。因此,在空間選擇、店鋪裝修、產品展陳等有著諸多新的要求。而風貌街區在客觀上存在商業空間稀缺、保護性開發等客觀現實,因此亟待街道拓展營商服務內容。
另外,不同於傳統的商業樓宇、工業園區等市場主體集聚的空間,風貌街區居、商、旅高度融合集聚的現實,意味著街道的營商服務需要兼顧街區治理與保護性開發,更具複雜性、挑戰性和綜合性,這就要求街道營商工作更加突出整體性和系統性。
上海在探索中給出了創新樣本:首先,推動“形態、業態、文態”深度融合,以風貌街區獨特的“形態與文態”主動吸引新消費品牌入駐;同時讓入駐店鋪的風格內涵與街區文化底蘊相得益彰,“活化”街區的形態和文態,形成“三態”互促的良性迴圈。其次,為了形成高效協同的“整體性”營商機制,當地各部門透過緊密協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入駐企業面臨的問題,實現營商服務低成本、高效率。另外,上海還為企業提供“一攬子”服務,確保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等“在身邊”實現“一站式”配置,並在“負面清單”與“積極監管”相結合的營商策略中,用監管制度創新破解風貌街區保護性開發和新興經營模式難題。
不管是“路易號”的流量密碼,入境遊的一站式服務創新,還是新消費的繁榮,其核心還是在營商環境最佳化的過程中,企業所獲得的真實感受,並由此用腳投出了信任票。無論是“國際範”還是“煙火氣”,上海憑藉全球視野和”在地智慧”,正在孕育出越來越多營商環境最佳化的實踐樣本和創新正規化。
微信編輯 | 夏木
第一財經持續追蹤財經熱點。若您掌握公司動態、行業趨勢、金融事件等有價值的線索,歡迎提供。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我們會對線索進行核實。您的隱私將嚴格保密。)
推薦閱讀

多個“新大學”首年招生分數線直超985高校,原因何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