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的12月31日,重慶6號線開通12年來,第一次客運量超過百萬人次。人流最大的地方,出現在禮嘉站。人太多了,6號線把閘機免費開啟,方便大家通行。
禮嘉站的爆滿,是因為龍湖禮嘉天街的燈會,龍湖把一條街的樹上都掛上了彩燈,火樹銀花,那幾天還搞了無人機表演,吸引超過20萬人湧入禮嘉天街。
獸爺的好友包叔也罕見地走出冰冷的出租屋,他說,大家需要熱鬧。
龍湖在重慶的禮嘉天街北岸是2023年7月開業的,隨著龍塘湖公園的同步開放和天街的場景運營,客流量快速增長,最近有重慶市民看到禮嘉的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公開要求繼續加速推進商圈的建設。
更有重慶人說,除了在解放碑和觀音橋,都沒見過這麼多人。
觀音橋的龍湖北城天街,是重慶第一個購物中心。2001年,龍湖拿下這個專案時,重慶政府對觀音橋商圈的開發已經啟動了5年,但始終發展不順利。
那是中國購物中心的蠻荒年代。北城天街是2003年開業的,就在同一年,第一個萬達廣場才在長春開業,新加坡的凱德才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來福士;而要一年之後,華潤才會在深圳開出永珍城。
先行者總是孤獨的。即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北城天街也太大了,它有3座休閒景觀廣場、1幢百貨大樓,還有當時全國放映廳最多的五星級電影院。
誰也沒想到,北城天街開業一年後,觀音橋商圈就超越成都的春熙路,成為西南第一商圈。江北區政府幹脆用“北城天街”來命名核心商業步行街:
這在中國還是第一次。
2006年,在星巴克進入中國7年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終於第一次來到中國。
在此之前,星巴克都是透過三家代理公司招加盟商,他們在中國的選址原則簡單粗暴:
找有錢人聚集的地方。
隨著時間推移,這三家代理公司,每天要接到來自不同城市的無數電話。這讓星巴克總部意識到,他們在中國挖到寶了。
從2006年開始,星巴克開始收回代理公司的許可權,準備開自營店,親自下場掘金。青島和重慶被選為第一站。尤其是重慶,同時開了兩家店,分別在沙坪壩和觀音橋。
觀音橋的那家星巴克,自然是放在北城天街,此後幾年,它一直是西南營業額最大的店。
也是在2006年,哈根達斯在北城天街開出了重慶的第一家店,130平米的店面,基本裝修費用就超過200萬元,施工人員都是從上海派遣過來的專業技工。
重慶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了這件事。國際大品牌的做派,給了重慶人一點小小的震撼。
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消費品牌,就這樣陸續透過北城天街,進入重慶人的日常生活。也只有北城天街這樣的現代化購物中心,符合大品牌選址的苛刻要求。
2009年,優衣庫來了;2010年,H&M來了;2014年,蘋果也來了。
蘋果把歐洲的工程師拉到了重慶,做了當時亞洲第一高的玻璃幕牆,第一次把Logo單面嵌在玻璃裡。
和星巴克、哈根達斯、蘋果的接觸中,龍湖這家年輕的公司,補上了商業地產最重要的一課。他們學著怎麼裝修,怎麼做陳列,怎麼培訓店員,怎麼創造好的消費環境。
華納時代的老總曾經評論過,星巴克這樣的品牌不只是在賣貨:
而且是在傳播一種經驗、文化,提供新的交流氛圍。
重慶零售業迅速成長。在此之前,重慶的零售品牌一直和上海保持著十年左右的差距。
甚至連北城天街剛開業時,為了把商場填滿,龍湖只能引進大量傢俱店,導致一段時間內,北城天街在重慶人心中,更像一個建材商貿城。
但2006年後,差距被大幅縮短。北城天街很快塞滿了國際消費品牌,一個物質前所未有豐富的時代,降臨到重慶了。
2007年—2009年,重慶把大坪石油路上的三個學校全部遷走,騰出了大量土地。
大坪歷來是重慶的交通樞紐,幾乎所有的公交骨幹線路,輕軌、地鐵都經過,重慶想在這裡,打造一個新的城市副中心。
三塊地很快賣出,龍湖拿了最大的一塊。和龍湖一起拿地的其他兩家房地產巨頭,都是用來開發住宅,只有龍湖,把花費了35億拿來的312畝土地,大部分用來開發商業,做了一個巨型商業旗艦:
時代天街。
如果這30億拿來拓展住宅,龍湖的規模可能都會上一個臺階。但他們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
龍湖花了10年時間,分四期開發,打造了時代天街ABCDE五個館。每個館拿出來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它們一起組成了:
亞洲最大的商業綜合體之一。
建成後,時代天街成為重慶人流量最大的購物中心,銷售額也多年穩居重慶前三。每天有32萬人來到時代天街,每天要賣出35000杯奶茶,播出120場電影,開啟300場密室逃脫……
擁有眾多景點的重慶,時代天街也成了景點。因為它的存在,周邊誕生了很多重慶特色的社群小店和餐飲,時代天街周邊的公寓樓裡,開了很多密室逃脫的店,無意中讓重慶成為全國最大密室逃脫市場。
打造一個頂級商圈,對於任何城市都是一件難事。但這件難事,龍湖用十年做成了。
想想都知道其中的艱難,十年間每個新開的館,其實都是老館的直接競爭對手,龍湖必須不斷髮掘新的品牌,來應對時刻在變動的客戶需求。
2022年,時代天街第五個館——E館開業,最發愁的是招商人員。全國的消費品牌他們基本已經都拜訪過了,能來的店也都來了。最後,他們只能自己開發店鋪,有人跑去廣州尋找小眾設計師,有人去找只做線上的品牌,說服他們來重慶開店。
時代天街的E館,因此成為一個幾乎全是新品牌的場子,每家店主都是創業者。
有人算過,過去5年,時代天街每年要引入80—100個重慶首店,新進首店數量常年是重慶第一。
對於消費品牌商家來說,時代天街是最殘酷的試煉場。從這裡殺出來的品牌,就會擁有成為國民品牌的潛質。別的不說,中國現在有點名氣的奶茶品牌,一半以上都是,或曾經是時代天街的租戶。
時代天街,就是這個時代消費者的最大公約數。
過去幾個月,北京最火爆的餐館,是一家麻辣烤魚店——烤匠。
這家店排隊動輒超過2000桌,排隊8小時以上才能吃到,黃牛號也炒到了300元。從天亮排隊到天黑的年輕人們,會興奮地在小紅書上炫耀:
到北京第一件事是升旗,第二件是吃烤魚!
2013年,正是在成都北城天街,烤匠開出了第一家購物中心店。為了迎合川渝年輕人的審美和口味,烤匠開始每季度推出季節限定口味,把裝修風格升級成“黑金風”。
天街開店,就是修煉。因此,等烤匠走出西南,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得年輕人青睞。
2018年,喜茶決定試一試北京五環外的市場,很忐忑地選中了東五環外的龍湖長楹天街。結果長楹天街店的日銷售額,一開始就超過了喜茶在京的平均水平。喜茶馬上決定增加經營面積,再增加一條產品線。
這家店的成功,也讓喜茶開始走出一線城市的內環線,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為未來成為國民奶茶打下了基礎。
2020年5月,武漢江宸天街宣佈了茶顏悅色首籤進駐,在商業圈引起不小轟動,作為中式奶茶的代表,長沙的“排隊王”,茶顏悅色是全國所有商業體爭搶的物件。大家都沒想到,茶顏悅色走出長沙的第一站,會是武漢,會是江宸天街。
2008年,龍湖商業找到民營書店品牌西西弗,想要合作做一次書展。
西西弗當時是一家傳統的書店,但是在這次合作過程中,西西弗發現,龍湖天街已經參與塑造重慶市民的生活方式,這和他們的宗旨不謀而合:
參與構成本地精神生活。
那次書展結束後,西西弗決定把書店開進購物中心,先是在重慶西城天街,之後是北城天街。
為了促成西西弗的落地,天街派出員工到西西弗辦公,一起討論書店的裝潢、運營,購物中心從此又多了一種業態。
西西弗也由此轉型,擁抱購物中心的策略,讓他們在實體書店幾近消亡的時代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持續盈利。
有媒體人評價過,開在商場的西西弗:
是本地人最容易接觸的文化場所。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曾經回憶過,他們在誕生地西雅圖,花了15年時間才使優質咖啡流行開來,花了5年時間才使濃縮咖啡被人接受。他甚至記得,當時第一位喝到意式濃縮咖啡的客人的表情。
走出西雅圖後,星巴克席捲美國。他們改變了美國人喝速溶咖啡的習慣,改喝意式咖啡。
龍湖天街,就是創業者們的“西雅圖”。
2024年初,龍湖北城天街的團隊下決心彌補上多年來的一個遺憾:
給街區裝空調。
這個20年前設計建造的購物中心,商業街區直接聯通室外,這種半敞開半封閉空間,一般都不會裝空調。包叔說,在戶外裝空調,他只在沙特看到過。
但龍湖覺得,重慶的冬天還是太冷了。
北城天街的團隊請了很多外腦,滿世界尋找解決方案,最終他們在泰國山谷購物中心和新加坡榜鵝北岸廣場找到了靈感。
現在,他們正在研究幾個新的方案,用流體力學模型計算了天街內的空氣流動,計劃在吊頂上設定一圈熱風幕,用於冬天阻擋冷空氣的進入;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方案,是在商場外裝一圈水幕,用水幕來給商場保溫。
這只是北城天街改造的一部分,從內部精裝到外立面、從天地牆到景觀、燈光,全部都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改造完成後,它將徹底改頭換面。
龍湖為這次改造耗費了巨資,比如新的地磚,都是從義大利海運來的大理石。龍湖的朋友說,如果再加一倍的預算,都足夠將其推倒重建了。
時代天街的改造,工程量就更像是改造航母了。
開業已經十多年的A館和B館,外立面煥然一新,室內不少電梯都被挪位或拆除,擴大中庭,升級照明,在不打擾消費者的前提下,動了一次大手術。
串聯A/B/C三館的時代大道,龍湖修改了車道設定,重新設計了沿街景觀,瞬間就釋放出了一個適合慢行的街區。他們還引入茶咖、輕餐,允許他們做外擺,在重慶最熱鬧的地方,做出了一條悠閒生活的步行街。
時代天街改造工程的大量精力,其實是在專案外面,龍湖重新設計了街區綠化、水景和樹池,街區路面上的石材也整體更換了。他們想給重慶市民提供一個更好逛的公共空間。
2023年開始,龍湖很多天街都經歷了大改造,品牌大換血。
比如,上海的虹橋天街調整了3萬多平米的面積,第一步就是對原本短厚的空間重新“切割”,好幾部扶梯也乾坤大挪移,外街的變化更大,車行道變成人行道,多了度假風的城市公園,還變成了一個主題街區。未來這裡將有足夠的空間來搞咖啡節、音樂會和露營活動。
街區裡,九龍冰室、先啟半步顛小酒館等老店都換了門頭,“劉棟樑大排檔”換上了3米高巨大門頭,品牌形象煥然一新。
蘇州相城天街請來設計師申俊偉,做了一個超3000平米的立體城市綠洲 ——沐光島,可以在商場裡逛植物園;
還有,蘇州的獅山天街,則把下沉廣場變成一個山野風格的“山下街區”,換血了44家新店,其中有很多店,就是蘇州本地年輕人自創的。
年輕的創業者們,在龍湖的帶領下,上了一次MBA。
2001年,當龍湖拿下北城天街專案時。大家都想看龍湖的笑話。有人寫了一篇文章,十幾年之後,老龍湖還對這篇文章念念不忘:
《北城天街,龍湖的定時炸彈》
時代天街拿地時,同樣的聲音也一直沒有停過。外界的唱衰其實可以理解,商業太燒錢了,這些錢如果拿來做住宅,那龍湖的規模肯定會上一個臺階。
房地產死走逃亡傷的2024年,龍湖依然開業了13座購物中心,花費巨大的存量改造也一直沒有停過。
當然,唱衰的人也不會想到,龍湖現在每年可以收租百億。從收入結構上看,龍湖甚至在成為一家資產運營公司。
用不了多久,他們會開出第100座購物中心。
天街改變了很多城市。在重慶,天街讓觀音橋變成了現代化商業中心,讓大坪從老區邊緣成長為真正的幾何中心;
上海的七座天街,都是在上海成長最迅速、人口集聚速度最快的板塊,天街被稱作是上海的黃金腰帶;
杭州人發現,政府重點打造的每個新城,都會出現一座天街,不僅都是地鐵上蓋,而且一店一策,各有特色。過去八年,龍湖平均每年在杭州都新開一個天街……
即將站上100座購物中心的門檻上,龍湖突然變得更加謹慎,更敏感和體貼,希望以改頭換面的決心,贏得顧客的迷戀和青睞。
在此之前,龍湖商業調整了組織架構,他們給予了場景設計小組更大的許可權,鼓勵他們以顛覆思維,來做租戶設計和公區設計。
購物中心可能是最喜新厭舊的行業,龍湖面對的最大挑戰,是消費者的新鮮感。而龍湖的理念是: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拿時代天街來說,光是門前的十字路口,就被玩出了花。春節,十字路口變成廟會,斑馬線被刷成了紅色;兒童節,斑馬線被刷成了飛行棋圖案;重慶人過節的必備專案,就是看看時代天街的路口又換了什麼皮膚。
重慶人給這個專案起了很多外號——重慶的迪士尼,重慶的澀谷……
2016年時,西安的領導王永康曾經提出過一個“星巴克指數”,每到一地調研,他問得最多的是星巴克的數量。在領導眼中,星巴克的數量,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和對外開放程度。
類似的演算法指標裡,其實也應該有天街。天街已經是一個城市的:
公共資源。
我剛看到兩份統計排名,一線城市最能打的22座非奢購物中心,有一半是天街;南方二線城市中,最強的38家非奢購物中心,有26家是龍湖天街。
天街孕育了那麼多國民品牌;不知不覺,他們自己,也已經是國民品牌了。
天街的理念是做“轉念即達的歡樂入口”,星巴克的創始人在自傳裡說:
當人們尋找能給他們帶來歡樂的東西時,不要擋住他們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