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同遺言公佈:祝你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懷抱夢想

3月1日,@賦音樂FUMUSIC 發文,以積極態度面對頑疾5年,音樂人方大同於2025年2月21日去世,享年41歲。
據報道,自2010年起,他曾多次因氣胸(俗稱“爆肺”)而住院治療。
據荔枝新聞報道,3月1日,方大同葬禮已舉辦完成,悼念儀式手卡公佈了方大同留下最後的話:
時間不等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能深入理解時間的現實與虛幻。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轉折和挑戰,但我認為我們的目標之一應該是以雅緻得體的態度去走完生命之路。
在我人生中的這個特別時刻,萬事停滯不前,給予了我充分的時間去反思過去、認真思考眼前的一切,並幻想未來。《夢想家》(The Dreamer)這個名字象徵著,即使面對疾病和人生的種種挑戰,我依然在這裡,充滿了創造的意境和滿懷的夢想。
祝你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懷抱夢想,持續努力,成長進化,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方大同

此前據臺媒訊息,經紀人被問方大同去世病因、後事相關處理,他回應:“關於後事我們就不多聊細節,請保留一點空間給家屬,謝謝大家一路以來對大同關心與支援。”
今年2月13日,方大同釋出最後一條微博動態,為情人節新歌《那沙漠裡的水》做宣傳。
歌中唱道,“遇見了你,這也許是天意,如果你,也不介意,我想對你說,我心裡藏的小秘密。你,就像那沙漠裡的水,那甜蜜的滋味,多麼珍貴,你願不願意做,我沙漠裡的水”。沒想到這是他留給歌迷最後的聲音。
方大同去世的訊息公開後,多位藝人發聲悼念方大同,部分正在巡演的歌手也在舞臺上演唱他的經典曲目。

氣胸複發率高

胸分為自發性氣胸和繼發性氣胸,自發性氣胸是肺部沒有基礎性疾病形成的,繼發性氣胸是因為有肺氣腫等肺部基礎性疾病導致。
武漢市中心醫院胸外科主任陳寶鈞介紹,氣胸多發於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人;身材瘦長的青少年男性也是氣胸的多發人群。因為這種身材的男孩胸腔較長,一旦肺部發育不健全,存在先天性肺大皰,此時如果再從事劇烈運動,使得肺內壓力驟然升高,容易導致肺大皰突然破裂,導致空氣從肺部進入胸腔。
雖然單純肺大皰的患者通常沒有症狀,但是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從報道的個案來看,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以及較大的情緒波動都可能成為氣胸的誘因。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張毅表示,除劇烈運動、氣壓變化外,大笑、大叫、吵架等情緒波動使得胸腔壓力隨之飆升,也有可能引發自發性氣胸。甚至咳嗽過猛或打噴嚏過於用力,也可能導致肺部“漏氣”。
廣東祈福醫院胸外科彭秀凡主任提醒,進行高強度運動時,呼吸加快、深度增加,胸腔內的壓力波動也隨之增大,這容易造成肺部微損傷,進而壓迫肺部,影響呼吸功能。
此外,長期吸菸也可能導致破“肺”。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透露,一位77歲的氣胸患者,抽菸50多年,每到冬天都會長時間的咳嗽、咳痰,突然覺得胸悶,喘不過氣。診斷髮現是左側氣胸,肺壓縮70%。
南京市第二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劉宏強調,若不處理原發病灶,氣胸的複發率較高,其中30%至40%的患者可能出現復發,二次複發率更是高達70%。
有研究表明,隨著CT檢查的逐漸普及,患者首次發病後來院就診時,基本已完善胸部CT檢查。CT檢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自發性氣胸患者的肺部存在明顯肺大皰徵象。合併肺大皰的自發性氣胸易復發,且複發率逐次升高。保守治療無法徹底治癒疾病,多次復發後手術治療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整體看來,氣胸按發病原因可分為不同的種類,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但各種治療方案均已較為成熟。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胸外科傳統的開胸手術已逐漸被創傷小、恢復快的胸腔鏡微創手術所取代。
目前,胸腔鏡微創手術已成為胸外科的主要手術方式。北京安貞醫院胸外科介紹,對於反覆發作或閉式引流術無好轉的氣胸患者,胸腔鏡手術治療是有效的選擇。該手術採用全麻微創方式,醫生透過電視胸腔鏡觀察胸腔內部情況,並對肺表面破損處進行結紮縫合或切除治療。
編輯|陳柯名 蓋源源
校對|程鵬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荔枝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