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耳環讓蝦片成爆款,這屆春晚才是大型直播帶貨現場

關於今年春晚上王菲的那款神秘的耳夾,才過了一夜,就已經有了數種傳說。
最初有人說是一家國內品牌,只要幾百塊錢,但是有人又覺得不像;後來又有人說它來自丹麥的設計師品牌Monies 1973,賣給王菲的那對是孤品,一個買手專門從巴黎掏來的,再經造型師之手最後出現在春晚舞臺;大多數人說那就是一個蝦片,找個別針別上就行。
神似王菲耳環的同款蝦片,也在意外迎來一波潑天流量,估計店家此刻,也有點懵逼,啥都沒做,貨就賣爆了。
無數人趨之若鶩想要第一時間去復刻王菲的仙氣,但似乎每一種辦法都差點意思。
十幾分鍾後,在淘寶的熱搜,赫然出現了“王菲春晚同款預購”。
我買到的東西,恰好別人都見過卻沒有,是消費心理中隱秘的快樂。
在讓更多人見過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比春晚做的更好。
想到在除夕的晚上下單之後想到來年一開工,同事們驚歎著“啊!這不是春晚上那個……”誰能不禁微微揚起嘴角呢。
如果我們把春晚當成一場大型的帶貨直播,那麼一切就都合理了起來。在除夕晚上,整個淘寶的熱搜榜,都會隨著一個明星穿著顯眼衣飾出場瞬間震動,每一箇中國人都能體會到,最一線的潮牌買手盯著StockX上的熱門款在十分鐘內漲幅300%的動盪。
“以前春晚火的都是節目,現在春晚火的都是同款。”
如今的春晚更像是一場大型的直播帶貨。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盯著螢幕,偶爾開啟淘寶搜一下,是享受到“年味”的最快捷的方式。
與其想起來春晚捧火的經典節目還有熱梗,還是穿上戴上春晚出現的同款爆款是更適合Z時代的“年味”。
春晚節目裡出現的貨品,就像BGM一般魔性洗腦,隨著年三十吃飯嘮嗑守歲時滲入腦海。在這個閤家團圓的日子裡,在這個所有的事物都充滿美好光景的舞臺上,沉浸在這種氛圍中的事物更能讓人產生購買慾,也有足夠的話題性。
與此同時,隨手看著節目吃著餃子打著麻將搶著紅包的間隙點開,淘寶,搜一下“春晚同款”就下單了,整個過程的互動體驗不比看帶貨直播帶感?甚至不同節目間隙,反而成了隨手下單的恰好時機。
春晚和消費結合的歷史開始於1984年康巴絲鐘錶透過贈送3000塊手錶讓自己的錶盤出現在倒計時的背景。
當時把表拉到央視那大哥估計怎麼也想不到,40年後,哪怕是隻出現在小品裡的泡麵,當天晚上就能在淘寶賣爆。
資料顯示蛇年春晚是史上雲參與人數最多、覆蓋人數最廣的一屆春晚。再加持上過命電商平臺淘寶之間的強勢互動,今年春晚的帶貨能力相比往年更加強勁。
帶著這種獨特的消費史觀回憶歷史的時候,人們可能想不起來某個帶貨大師的名字,甚至你可能回憶不起來那人的節目,甚至連他的相貌在觀眾的記憶裡都變得模糊。這很正常,正如帶貨的江湖中盛傳的一句話“善sale者,無赫赫之名。”
*順便一提,這個節目從連沈騰的衣服,帶啤酒帶泡麵,帶開瓶器全火了
馬麗老師就是其中典型的、活生生的傳奇。她穿著那件白色大衣早就已經成為“賢惠媳婦的化身”深藏於每一箇中國人深深的潛意識裡。
在淘寶的搜尋欄裡輸入馬麗,演算法能自動生成一系列的推薦詞條,“馬麗春晚同款毛衣”、“馬麗同款”……粉色大衣”。
就像是帶貨主播一樣,太有名氣的主播會用自己的身價倒逼供應商降價,而他們天價的佣金也偶爾會成為某種桎梏。真正牛的帶貨主播,這搜尋欄就像是一座無聲的豐碑。
目不暇接的明星們加速了這一程序。
春節聯歡晚會高度符號化的表達形式,又讓貨品背後所蘊含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搭上了快車。觀眾們可以在想不起馬麗一句臺詞的情況下,那件白色的大衣帶火了極簡老錢風。今年她繼續身著紅色亮片大衣接過了這一重任。
明星永遠是商品最好的載體。
春晚作為一個內容平臺。如今春晚的內容越來越討好年輕人,明星流量、不論是你還在唸高中的外甥女喜歡的時代少年團,還是馬麗這樣的中年女性之友,他們在春晚穿著、服飾,當天晚上就能在淘寶產生千百萬的交易量。
滑動檢視更多➡️
明星們在春晚上帶貨是另一個戰場,你能夠看到和他們花式繫結起來的品牌,而粉絲在微博評論區和淘寶搖旗吶喊。
比起誇讚他們的節目,加油購買他們偶像帶貨的產品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啊啊啊,xxx今年春晚這身太好看了吧。”
“能不能求一個同款?”
這是這也是春晚另一個不為人知的魅力,它的審美它的風格最終回迭代成沉默的大多數的樣子。就像是誰都想象不到,不論是帶蝦片都美的流星天后,還是在新中式審美上走到了登峰造極的流量巨星們,在帶貨榜單上,還是帶不過“叔叔阿姨”都喜歡的小品女皇。
甚至就算有人逢人必說“東亞”、“原生家庭”,比較沒想到的是,今年也能找到自己的溫水區。我還挺喜我指著螢幕裡陳奕迅和和他的《孤勇者remix》,跟我媽解釋:“看!這個就是我在玩的東西”的時候。
然後我轉手就搜到了陳奕迅的裝置清單。如果今年我年輕十幾歲,可能我初中就擁有自己的第一架DJ臺了。
這也代表瞭如今春晚帶貨另一個好處。
就是它審美的包容,這種包容就像是在巨大資料樣本中深度學習之後得到了一個誰都看不懂,但是誰又都有那麼一點點喜歡的結果。
這個結果偶爾也會超越時間,就比方說今年Lululemon最新款的羽絨馬甲,二十年前就在春晚上火了。
不過很可惜。《鐘點工》表演於2006年,那句著名的“上網?我都多少年沒打魚了。哪有網?”也似乎暗示了那還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蠻荒年代。
白雲女士曾經說過“鞋阿迪達的,褲子普希金的,衣裳克林頓的,皮帶葉利欽的”。當時人們對於春晚帶貨的想象,只是基於抽象品牌的概念,難以形成成具體的購買行為。
沒有人會想到春晚會變成一場大型的直播帶貨。哪怕春晚帶貨的價值一直存在著。
1983年春晚主持人劉曉慶穿著從香港淘來的紅色翻領襯衫曾經是春晚的第一款爆品,但是那時的人們只能擁擠在街頭的服裝店,排著隊讓老闆訂貨。而一樣的故事發生在今天,“劉曉慶同款春晚紅襯衫”可能在八點零幾分就會登上淘寶熱搜。
在消費者決策鏈越來越縮短的今天,內容是產生購買慾的最好載體。而對於春晚,淘寶和它的平臺與商家、品牌,共同努力接住了這波流量。
它短到什麼程度呢?就這麼說吧,《妥妥的》還沒演完商家馬上就優化了搜尋詞條,隨即節目的同款衛衣就賣爆了。社會熱點只需要一個瞬間就能變成消費意願。
就像是所有的網紅最後都會不約而同走向帶貨的道路。春晚最終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一臺能量巨大的“爆款製造機”。直播視窗掛著下面的小車的銷量,成了衡量所有主播價值的判斷依據,春晚的帶貨力,在淘寶直接兌現。
撰文3F王編輯3F王設計3斤
 tel:172693983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