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訊息|傳統“對華鷹派”正在特朗普核心圈悄然失勢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74
已在哈佛大學當教授的拜登政府前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近日在哈佛大學公開批評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戰略,華盛頓某些人“我們贏,他們輸,我們要壓垮中國”的零和思維模式並不符合美國利益。他主張中美應尋求一種“穩定的競爭狀態”,以全球主要大國的身份共處。對此,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布萊恩·休斯(Brian Hughes)強烈反擊,指沙利文應“留在學術界”,暗示他在拜登任內參與的外交決策已令世界局勢更趨危險,包括美軍倉促撤出阿富汗和俄烏戰爭的爆發。
圖片來源於網路

香港美國商會宣佈,拜登政府前常務副國務卿、現任諮詢公司“亞洲集團”(Asia Group)董事長坎貝爾將於4月24日在香港出席年度中國會議並發表主題演講。這是坎貝爾卸任後首次訪問亞洲。作為多屆美國政府中塑造對亞政策的關鍵人物,坎貝爾此行被視為他認可並重視香港作為亞洲商業樞紐的訊號 — 而這一立場與他在任上的態度大相徑庭。會議將聚焦地緣變局下的中美商業互動,助力企業理解雙邊關係並尋找中國市場中的新機遇。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最高法院將審理特朗普政府試圖取消“出生公民權”的行政令,該命令擬取消無證移民及短期訪客所生子女的美國國籍。此舉遭22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聯合提告,認為其違反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以及百餘年來的法律共識。特朗普政府則主張非永久居民“未受美國司法管轄”,不應自動獲得公民身份。最高法院定於5月15日舉行口頭辯論,此案或將改寫長期以來對出生公民權的憲法解釋,引發重大法律與政治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再度將矛頭指向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其有關關稅導致通脹上升的警告是“又一個典型的爛攤子”,並公開呼籲其儘快下臺。在前一日鮑威爾表示特朗普的貿易戰“極可能”推高物價、加劇經濟疲軟後,市場應聲下跌。特朗普發文施壓降息,緊隨歐洲央行因全球貿易戰不確定性降息25個基點之舉。受其言論影響,道瓊斯指數早盤暴跌500點,儘管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小幅上漲。市場在貨幣政策與政治衝突的夾擊中波動加劇。白宮訊息人士認為,特朗普此次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並非真正意圖立即罷免其職,而是有意製造壓力、削弱其政策穩定性,並將其塑造成未來美國經濟動盪的替罪羊。此舉被視為特朗普為應對潛在經濟困境提前鋪設政治敘事的策略。
圖片來源於Truth Social
在全球因特朗普貿易戰陷入不確定之際,特朗普表示“完全預期”將在90天暫停關稅措施結束前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他在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會晤前對記者稱,“百分之百會有協議”,並強調將是“公平的協議”。梅洛尼是自美歐關稅爭端以來首位赴美面對面談判的歐盟領導人,雖承認無法代表整個歐盟發言,但強調坦誠對話或能推動共識。儘管雙方表態積極,目前並無跡象顯示白宮與歐盟接近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聯邦法官裁定,谷歌在廣告技術市場構成非法壟斷,明確認定其在出版商廣告伺服器與廣告交易平臺兩個關鍵環節上“蓄意獲取並維持市場主導地位”,阻礙競爭、壓低出版商收入並削弱消費者選擇。該判決為司法部尋求強制拆分其廣告技術業務鋪平道路,併成為繼搜尋引擎案之後谷歌第二次因壟斷敗訴。儘管谷歌擬對部分裁定提起上訴,但多位民主黨議員稱此案標誌著打破大型科技公司數字霸權、強化市場競爭與言論自由的重要進展。受此影響,谷歌母公司股價當日下跌1.4%。
圖片來源於網路
馬斯克反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立場,背後帶有濃厚的全球化意識形態色彩。儘管特斯拉因在美國本土布局深厚,可部分規避進口關稅影響,但其供應鏈仍依賴來自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零部件,尤其在關稅預期持續上升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和市場前景面臨不確定性。馬斯克警告,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已出現下滑,而新關稅可能進一步衝擊其在全球第二大市場的需求。同時,馬斯克推進的機器人計程車與人形機器人計劃,也仰賴開放市場與全球供應體系,與“美國優先”關稅戰略形成根本衝突。馬斯克全球擴張的科技願景,正被民族主義經濟政策逐步擠壓。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過SpaceX因美國本土採購及國防出口限制暫時免受波及。其正與Palantir和Anduril聯手,成為特朗普政府“金色穹頂”導彈防禦系統競標的最有力競爭者。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該團隊計劃部署400至1000顆監測衛星及200顆武裝衛星組成的太空網路,用以即時追蹤並攔截來襲導彈。儘管五角大樓尚未作出最終決定,該組合已獲得高層青睞,馬斯克更因其“特別政府僱員”身份,被廣泛視為國防支出和採購改革的核心顧問。
圖片來源於網路
SpaceX提出以“訂閱制”方式為政府提供防禦服務,而非傳統採購模式,引發五角大樓內部對長期控制權與成本的擔憂。由於SpaceX已有現成火箭與衛星基礎,可能加快系統部署,但部分專家質疑該計劃“代價高、易受飽和打擊”,技術可行性尚存不確定性。與此同時,馬斯克競標期間的政府職務也引發利益衝突擔憂,多位國會民主黨人已提案限制“政府顧問企業”獲得聯邦合約。若該專案最終由馬斯克團隊中標,將標誌著矽谷首次全面主導美軍戰略級防務工程,挑戰傳統軍工巨頭主導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儘管特朗普政府再度掀起對華關稅戰,但傳統“對華鷹派”在其核心圈中正悄然失勢。自4月初起,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已有六位涉華高階官員被解職或調任,其中包括長期參與印太戰略制定的技術事務主管戴維·費斯 (David Feith),此舉被認為是受到極右翼人物勞拉·盧默(Laura Loomer)及“戰略剋制派”(restrainers)勢力施壓所致。這一動向反映出,主張全面遏制中國的“主導權派”(primacists)與“優先派”(prioritisers)正被更傾向孤立主義的陣營邊緣化
雖然特朗普本人尚未明示除經貿以外的對華戰略偏好,但權力重心正向那些反對與中國陷入戰略對抗、主張聚焦內政的顧問集團傾斜。同時,國防部新任三號人物、戰略學者柯伯吉雖為“優先派”的堅定倡導者,其未來能否重塑對華軍力部署方向尚待觀察。在行政命令和官僚鬥爭交織之下,美國對華政策正進入一段戰略模糊、官僚主導能力下降的過渡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
沙特國防大臣哈立德·本·薩勒曼王子(Prince Khalid bin Salman Al Saud)週四抵達伊朗,成為數十年來訪問該國的最高級別沙特王室成員。這一罕見行程表明自中方斡旋促成兩國復交以來,沙伊關係持續升溫。哈立德王子與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巴蓋裡(Major General Mohammad Bagheri)會晤,伊朗媒體稱雙方討論議題包括加強防務關係、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聯合打擊恐怖主義。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次訪問正值德黑蘭與華盛頓圍繞新核協議展開談判之際,美以雙方均曾揚言若外交破局將考慮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則警告任何攻擊將引發區域戰爭。儘管利雅得與德黑蘭在葉門等地曾長期處於代理衝突狀態,近年來關係逐步解凍,並於去年在阿曼灣舉行首次聯合海軍演習。此次高級別會晤被視為兩國從對抗走向合作的關鍵節點,亦反映出海灣國家普遍希望規避捲入美以與伊朗之間的潛在軍事衝突。
特朗普政府的聯邦裁員與財政收縮政策正深刻影響華盛頓特區的情感生活,從戀愛軟體到線下約會都顯現出明顯政治化趨勢。隨著大量政府關聯崗位因DOGE計劃裁撤,不少被裁聯邦僱員不僅經濟壓力驟增,也在交友平臺上以自嘲的方式給自己加上了“被DOGE裁掉的人員”的標籤,強調只能負擔低成本約會。資料顯示,政治匹配在華府愈發重要,線上約會平臺OkCupid上表明只願與同黨派交往的使用者比例已飆升至58%。配對服務機構指出,如今不僅“挺特者”被拒絕,連駕駛特斯拉也可能成“危險訊號”。儘管焦慮蔓延,一些保守派使用者卻在新一屆特朗普政府下更願意公開身份,並將約會平臺用作潛在就業跳板,凸顯華府愛情生態正隨政治氣候劇烈重塑。
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