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全面引入華為IPD模式,嵐圖將自建研發團隊擴充至1500人

頭圖來源 | 嵐圖官方
作者 |  蘇鵬
近日,有訊息稱,為了加速推進上述合作,嵐圖汽車北京團隊正擴大辦公規模,籌備華為研發團隊入駐的相關事宜。未來汽車Daily針對此資訊向嵐圖內部人士求證後,對方稱“華為研發團隊入駐並不屬實,只是引入華為IPD模式(即整合產品開發)。”但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嵐圖確實在新增研發團隊,“規模不小”。
華為於1998年開始實施IPD系統,在IPD模式下,各部門都要有人參與到規劃和實施的過程中,組成跨部門的團隊——IPMT與PDT(IPT)。跨部門的團隊基本上要在產品開發之前做出相關聯的規劃,並且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相互協調,以保證這個產品從始至終都是技術領先、成本合理並且符合市場需求。
未來汽車Daily得知,嵐圖汽車北京研發團隊,有不少員工曾供職於特斯拉、理想、小鵬等企業。今年年初,嵐圖已溝通超過400名極越智慧團隊成員,發放offer比例達20%。截至2月,嵐圖在北京、上海、武漢三地的研發佈局已頗具規模,員工超過1000人,涵蓋智慧座艙、數字系統、語音開發等業務。
此番新增研發團隊重點將聚焦於智慧駕駛、智慧座艙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崗位,崗位新增約500個,“AI與數字化創新是2025年發力重點”,訊息人士表示。
這也意味著,再次擴招500人後,嵐圖研發隊伍將達1500人。
目前,嵐圖堅持“自研”與“合作”兩條腿走路的技術策略。2月14日,嵐圖知音推送逍遙座艙OTA 2.0的更新版本,功能迭代升級超1000項,該系統為嵐圖自研;2月19日,全新夢想家搭載華為乾崑 ADS 3.0 智駕系統,具備“車位到車位”的高階智駕能力。
2025年,智慧化競爭愈發激烈,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公司將不遺餘力在2025年ALL IN 智慧化,推動“智架+智駕”的全面升級。
此前,有訊息表示,嵐圖與華為將加速開闢繼“智選車”、“HI模式”之後的第三種合作模式,即“智架+智駕”。“智架”即整車智慧架構,目前,嵐圖已推出自研ESSA智慧原生硬體架構體系,且即將更新到2.0階段;“智駕”即覆蓋智慧駕駛、智慧座艙的華為技術。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