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一位特殊人民英雄的離世,讓數百萬家庭感到悲傷。

去世老人名叫詹姆斯(James Harrison),享年88歲。
詹姆斯的一生和“獻血”這事聯絡緊密,他一輩子捐贈了超1100次血漿,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獻血次數最高的人。

而他這一千多次不求回報的慷慨捐助,曾幫助240萬未出生的嬰兒健康來到這個世界。
這個神奇的經歷,要從詹姆斯14歲時接受的一場大型手術說起。

上個世紀50年代,詹姆斯的肺出了問題,醫生不得不切掉他的一隻肺。
這個大手術讓詹姆斯接受了7.5升的輸血。
詹姆斯醒來後逐漸康復,但在心中也埋下了一個種子——他得到了來自不知道多少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慷慨捐助的血液的幫助,是這些人給了他新生的機會。
詹姆斯下定決心,自己成年後也要定期捐贈血液和血漿。
1954年,詹姆斯年滿18歲,就立刻去到醫院捐贈血液。

幾年後,立志要將獻血作為事業繼續下去的詹姆斯得到一個令他驚訝的訊息——醫院發現他的血漿裡含有一種罕見D抗體,可以幫助防止未出生的胎兒患上溶血病。
在當年,這種新生兒溶血癥每年在澳洲會導致數千名嬰兒死亡,或者生下來就患有腦損傷。

這種可怕的疾病源於母體血液和胎兒血液中的D因子相沖,母體的免疫系統開啟保護模式,把胎兒當作敵人進行絞殺。
據估計,澳洲利亞有17%的孕婦需要注射D抗體血漿。





醫院偶然在詹姆斯的血液中發現異常強烈且針對致病抗原的天然抗體,他們激動地告知了詹姆斯這個訊息,並希望詹姆斯可以長期堅持捐贈血漿以提取這種抗體,讓成千上萬的孕婦受益。

本來就想著幫助不相識的陌生人,如今居然能夠起到這麼大的作用,詹姆斯聽到訊息後獻血的勁頭更足了。(澳大利亞法律規定獻血者不會獲得經濟補償)

時代變遷,詹姆斯也逐漸老去,而他也真的把捐贈血漿當作事業堅持了下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從不缺席,每兩週就定時到獻血點報到。(血漿可以每兩週捐贈一次)
每週獻血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而捐獻血漿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危險,但體驗非常糟糕。捐獻血漿時,獻血者會被針頭連線到一臺抽血機上,抽血機會抽出血液,過濾出血漿,紅細胞會被儲存在一個容器中,與鹽水和抗凝劑混合,再送回獻血者的體內。整個過程非常不舒服。
在數十載的漫長時間裡,作為澳大利亞,乃至全世界第一批D抗體的捐贈者,詹姆斯提供的抗體D一共幫助了240萬個家庭生出健康的寶寶。
甚至詹姆斯自己的孩子和孫子也是受益者,他的妻子和媳婦都分別接受過含有他的D抗體的血漿注射來幫助自己生下健康的寶寶。

據血液中心的醫務人員統計,這幾十年間詹姆斯除了10次以外,其餘都是用右臂獻血。也因此,詹姆斯也得到了一個“黃金手臂”的稱號。

多年前,詹姆斯就因為自身血液特殊性和終身堅持獻血的行動獲得了國家級勳章,被評為民族英雄。

但他總是謙虛低調,在採訪裡淡化自己的成就:
“有些人說我是個英雄,但我在安全的房間裡獻血。他們給我一杯咖啡和一些小吃。然後我就走了,這一點都不困難。”

2007年時,澳大利亞曾有意向外國商業公司售賣當時珍貴的D抗體血漿,詹姆斯帶頭表示反對。
彼時,整個澳洲的D抗體捐贈者不到200人。他認為這種將D抗體商業化的行為會讓打擊像他一樣的志願者的捐贈行為,只有完全無償提供才是他的捐贈動力。
幾年前,81歲的詹姆斯進行了他人生最後一次血漿捐贈,因為澳大利亞規定81歲以上的老人就不能再捐贈血液。

在為數百萬家庭輸送了救命抗體後,詹姆斯被迫從捐血事業中退休,他餘生在養老院度過,直到最近去世。
好訊息是,澳洲醫療機構最近幾年正在努力在實驗室中重建和培養詹姆斯的抗體,希望有一天用人工的D抗體實現全澳洲,乃至全世界孕婦的D抗體自由。

而這個過程中,詹姆斯已捐贈的D抗體,成為了科研者們最重要的研究幫手。
聽起來,詹姆斯留下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還將潤澤無數人…
來源:留學生大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有觀點代表作者觀點,本平臺僅作分享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