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潛艇首次曝光?朝鮮總算得到“回報”了,俄羅斯幫了大忙

近期,韓國和美國在朝鮮半島舉行“自由護盾”聯合軍事演習,引發朝鮮強烈反應。
朝鮮外務省譴責稱,這是“危險的挑釁行為”,可能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美韓在朝鮮半島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
美韓聯合軍演歷來是朝鮮重點關注的安全問題,而這次尤為敏感:
一方面,這是特朗普政府上任後美韓首次進行大規模聯合軍演,說明特朗普政府對朝鮮的強硬態度本質上並無改變。另一方面,美軍在此次軍演中派出了核動力潛艇壓陣,雙方軍演規模升級,這被朝鮮視為美國“炫耀武力”和“戰爭玩火”的直接體現,
面對美韓的軍事威懾,朝鮮明確表態稱可能採取“強硬反制措施”,並警告說“誤射”或“擦槍走火”可能引發嚴重衝突。
朝鮮的警告並非是“杞人憂天”。就在不久之前期間,韓國軍方竟然發生了戰機誤投炸彈、炸傷居民的事故,讓人對美韓的軍事操控能力捏了一把汗。這類低階失誤要是發生在朝鮮邊境,後果將不堪設想。
當然,除了警告之外,朝鮮也一如既往地展示了自己的“硬實力”。日前,朝鮮官方媒體朝中社首次公開了其正在建造中的核動力戰略導彈潛艇,同時還發布了最高領導人視察主要造船廠的畫面。
朝鮮最高領導人視察戰略核潛艇建造
儘管朝中社沒有透露太多細節,但韓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這艘潛艇可能在6000至7000噸級,預計能夠攜帶約10枚核導彈。如果這一分析屬實,那麼朝鮮的水下核威懾能力將顯著提升。
然而,外界最關注的並非朝鮮核潛艇本身,而是朝鮮如何在短時間內實現如此大的技術突破。尤其是核反應堆小型化、耐壓艇體制造、大直徑導彈垂直髮射管等關鍵技術,均是全球範圍內只有少數國家掌握的高階軍事技術。
不少專家猜測,朝鮮的技術進步與俄羅斯的援助密不可分。近年來,朝俄軍事合作不斷加深,特別是在烏克蘭衝突爆發後,俄羅斯對外軍工合作的需求大幅上升,而朝鮮則藉此機會加速自身軍事現代化。
根據外界分析,朝鮮可能透過向俄羅斯提供彈藥、炮兵部隊乃至部分戰鬥人員,換取俄羅斯的軍事技術援助。
美俄軍事合作密切
俄羅斯在核潛艇技術上有著深厚積累,擁有豐富的核反應堆小型化經驗,曾建造了世界上噸位和體型最大的核潛艇——“颱風”級核潛艇。如果朝鮮真的獲得了俄羅斯的技術支援,那麼朝鮮的核動力潛艇計劃無疑將進入“速成”模式。
這也解釋了為何朝鮮能夠在短短幾年內解決多個技術難題,實現核潛艇建造的突破。
對於朝鮮而言,核潛艇的出現意味著其具備了遠端核打擊能力,能夠威懾美國及其盟友,這無疑是其戰略防禦體系的重要升級。
不過這只是一種猜測,俄羅斯是否真的參與了朝鮮的核動力潛艇建設,俄朝雙方均未做出明確回應
但不管其來源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朝鮮的軍事實力確實在顯著提升,同時半島局勢也在美韓的推動下持續緊繃,可以預見,如果雙方繼續持續這種狀態,半島衝突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對中國而言,朝鮮半島的安全穩定至關重要。一旦半島爆發衝突,不僅會對東北亞地區造成巨大沖擊,也可能直接影響中國的周邊安全。
因此,中國必須未雨綢繆,在持續推動半島和談的同時,加強邊境安全防控,確保在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中掌握主動權,推動半島局勢向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