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3日表示,將於4日開始向貿易伙伴發函,設定單邊關稅稅率,並稱各國將從8月1日起開始支付新的關稅。特朗普稱,4日將發出大約“10或12封”信函,更多信函將在未來幾天寄出。
據央視中文國際援引美國彭博社等媒體指出,特朗普此番表態意味著,白宮正跳過此前承諾的與各國分別談判的步驟,轉而直接設定“對等關稅”,增加了那些急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和地區的風險。

本月1日,特朗普曾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美國談判貿易協議的7月9日截止日期。
現在距離美方設定的所謂關稅談判截止日期還剩不到一週時間,歐盟、日本、印度等多方都強調了捍衛自身利益的立場。

歐盟兩手準備
應對與美關稅談判
7月3日,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在華盛頓與美國代表舉行會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天表示,在關稅問題上歐盟希望透過談判解決問題,並“準備好與美國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但若談判失敗,歐盟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經濟,“所有應對手段都在考慮之中”。

目前,美國對歐盟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關稅,對鋼鋁產品徵收50%關稅。同時,美國正考慮將對歐盟的關稅進一步擴大到木材、航空零部件、藥品、晶片和關鍵礦產等領域。
未能取得突破 美歐貿易談判將持續至週末
當地時間7月4日,歐盟外交官表示,歐盟談判代表未能在美歐貿易談判中取得突破,相關談判將持續至週末。歐盟談判代表表示,若無法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他們希望確保美國暫緩加徵關稅的期限得以延長。
據悉,歐盟的第二輪反制措施規模已從最初的950億歐元縮減至720億歐元。
歐盟外交官表示,美國威脅可能會對歐盟農產品出口徵收17%的關稅。

美威脅提高關稅
日本強調維護國家利益
進行多輪磋商後,日本和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7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抱怨日本沒有購買足夠多的美國汽車和大米等產品,並威脅要提高對日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我不確定我們是否會和日本達成協議,我對此表示懷疑。他們很強硬,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寫封信說“感謝你們,我們知道你們不能做我們所需要的事情。因此,你們將支付30%或35%或者任何我們確定的數字的關稅”。
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日則回應稱,日本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日本首相 石破茂:我們會竭盡全力維護國家利益。許多國家都與美國有貿易往來,但我必須指出的一點是和其他國家不同,日本是美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我們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我們重視的是投資而非關稅。我們將繼續以此為基礎,捍衛國家利益。
在日美貿易談判中,汽車和農業是主要的難點。汽車產業是日本的核心產業,美國加徵25%汽車關稅對日本經濟影響巨大。另外,農業保護政策是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核心政策之一。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1日表示,“日本不會考慮在關稅談判中犧牲農業”。

印度擬對美徵收報復性關稅
7月1日有媒體報道,印度尋求本週與美國達成臨時貿易協議。
據新華社援引外媒報道,印度7月4日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由於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加徵的關稅衝擊印度出口,印度計劃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報道說,印方在通報中表示,美方加徵關稅的做法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對雙邊貿易產生重大影響。印度已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暫停關稅同等減讓,同時保留調整目標產品清單和關稅水平的權利。
美國所謂“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於7月9日結束。目前,印度和美國仍在進行貿易談判。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4日表示,印度準備達成的貿易協議需要符合本國利益,而不僅僅是為了在最後期限之前達成協議。
據報道,印度和美國貿易談判的主要分歧之一是印度不願開放農業和乳業市場。
7月2日,美國和印度繼續就關稅問題展開磋商。但訊息人士稱,雙方在農業和乳製品問題上仍然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印度要保護本國農民的利益,不願意降低對美國轉基因玉米、大豆、小麥等產品徵收的關稅。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此前就強調說,農業和乳製品是印美貿易談判中的兩大“紅線”。

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計劃”創始人 阿賈伊·斯里瓦斯塔瓦:在這個問題上,印度態度強硬,因為這對印度來說是個敏感話題。

韓國總統稱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非常困難”

韓國總統李在明7月3日表示,目前,韓國和美國的關稅談判“非常困難”,無法確定能否在7月8日前完成談判。李在明說,韓美雙方都不是十分確定“想要什麼”。李在明同時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在7月8日前與美國達成協議,並爭取到以韓國國家利益為中心、務實共贏的結果。
編輯|程鵬 杜波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央視中文國際、第一財經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