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能滿意、都能找到贏的感覺。

這段時間趁著雙十一行情火熱,斯基看到業內有直播間在賣太空船票,就是坐火箭昇天的那種。
每張船票售價150萬元,趕上雙十一大促,下單還能立減50萬元。
這是咱們國內首次出售太空旅行船票,說起來也能追一追馬斯克的腳步,而第一次飛向太空的邀約,選擇了擺在電商直播間裡公開叫賣。
算下來,電商雙十一到今年已有15個年頭,大夥兒眼看著它從賣襪子到賣房子,如今已經開賣太空船票了。
他們將來還打算賣點啥,斯基是想都想不過來。
權威報告上說,到今年6月,我國網路購物使用者已經有8.84億人了,佔到網民整體的82%。
過去是土豪哥往直播間裡刷火箭,現在直播間裡,有人真把火箭給點著了。
就像電商這份事業一樣,一開始看著不起眼,突然它就奔著星辰大海而去了。

這兩年,有類話題隔三差五就會在網上出現,斯基都總結出規律來了。
都是普通人上街擺攤,賣炸串兒、包子、螺螄粉、鮮花、手串兒、小玩具……結尾統一都是:
月入XX萬。
這類故事看得多了,大夥兒難免會嘀咕,在這種“爽劇”裡,成功也太純粹了,缺少一點奮鬥的細節,也不細講模式和經驗:
這種好事憑什麼落到咱們頭上來?
好在現實裡,有細節更豐滿、內容更真實的致富故事可以聊。
前段時間斯基看到,有商家網上賣自己設計的防噪音耳塞,平均下來一枚3塊多錢,剛乾了半年,就熱賣幾十萬單。
有個專門賣雨傘的商家,入駐平臺剛開張,前2月就賣了30多萬單,上來就站穩了腳跟,趁熱打鐵又陸續在平臺上開出了七八家新店,去年全年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
還有個專門賣海參的大哥,開店4個月時間就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最高的一場直播銷售額近2000萬元,這裡頭光是海參就賣了960萬元。
這些致富故事的共同點,都是非剛需、非品牌的商家,但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了“從0到1”的啟動。
從小透明到積累出“恐怖”的成交額,也就短短幾個月時間,仔細算下來,比那些“擺攤一夜暴富”的故事還震撼。
這幾個故事還有個統一的大背景:
他們都把店開在了抖音電商平臺。
前段時間有組資料說,抖音日活躍使用者數保持在6億左右,過去一年裡,每天有超過38億流量湧入直播間。
這個資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當著咱們全國小一半人的面前,你就是掏出的東西再冷門:
總有人願意多看上一眼,掏錢買單。
而且抖音電商每天還變著花樣地琢磨,怎麼有針對性地把消費者,領到你的鋪子裡來。
所以斯基覺得,大夥兒都應該去抖音電商上面:
試試“賽博擺攤”。

斯基聽說,傳統雙十一都是大品牌們的狂歡節,很多中小商家連個“陪跑”的資格都不夠。
眼看今年雙十一的戰火已經燒旺了,抖音電商平臺也專門給新開店的商家,留了個“後門”:
新商家發品得專屬新商體驗分,最高70分,滿足條件,也能參與雙十一大促活動的報名。
賺錢嘛,就得賺“熱乎”的,一年到頭消費者們也就這麼狂歡一兩次,誰不想小店開張就趕上這麼一個檔口呢?
前兩天,斯基看到抖音電商釋出了一個叫“新商DOU賺了”的針對新商扶持的專屬IP,裡面攏共三條核心舉措,全都是衝著新手商家去的。

第一個是"新商首月佣金限免",11月新入駐的商家,平臺首月最高返還100%的佣金,這是抖音電商頭一次這麼幹。
條件也很簡單,只要新商家在任務期最後7天內,店鋪體驗分均值達到60分,並繳納保證金,不用報名就能享受。
也就是說,能滿足條件的新商家,整個雙十一大促期間:
有可能1分錢佣金也不用花。

新店啟動階段,往往是流動資金壓力最大的時候,又趕上電商大促,現金流那更是珍貴的“子彈”。
抖音電商挑這個時候給新商家把佣金免了,就是讓這些小本經營的新商家,把寶貴的現金流用到刀刃上。這才叫: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電商節不比往日,這裡省出一點,那邊壓力就小一點;這裡摳出一分,那邊底氣就厚一分。
最好能趁著這波雙十一的機遇,直接飛起來。
抖音電商這麼幹還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幫那些想創業做電商的人:
把試錯成本拉到了儘可能低。
平臺首月佣金限免,選的還是雙十一的時機,就是讓你甩開膀子去闖一番,放開手腳去搏一把。
贏了就趁著這一次迅速完成從0到1的起步,就算不小心翻車了,也不會輸太多,權當練手了。
這麼大的誘惑,但凡有點創業的心思,都應該抓住抖音電商這個機會。
第二個是“入駐90天定向激勵”,只要是入駐90天以內的新商家,根據需求報名參加平臺的活動,跟著平臺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紅包、流量的雙重扶持。
新店剛開,又趕上電商大促,很多人難免手忙腳亂,抖音電商這時候站出來,透過遊戲做任務這種方式,手把手教咱們怎麼運營,怎麼從入門到精通。
任務完成越多,平臺獎勵越多,獲得的曝光和增長也就越多。
包教包會也就罷了,學會了不收你學費,反而還有對應的流量扶持獎勵,誰家能這麼寵學生啊?
第三個是“新店特惠營銷活動”,專門面向8月份以後入駐的商家,特意託舉他們一把。
不僅給他們貼上“新店特惠”之類的標籤宣傳,還配合流量扶持和專屬運營指導服務,精準助力。
幫他們解決了新店“開不開得起來”的問題,還解決了“開得好不好”的問題。
有真金白銀補貼,有手把手的帶教,還有全程“保姆式”的託底,趁著這一波電商大促的機會:
天時、地利、人和基本上都聚齊了,這次想不爆單都難。
過去總唸叨萬事開頭難,很多人創業其實都熬不到“中道崩殂”,甚至都熬不過冷啟動:
很多人連“新手村”都走出不去。
但對中小商家來說,這一次,有個“保姆”能牽著你從新手村走出來:
直接把你領到雙十一的廣場上來。
過去電商行業一直有“大平臺小商家”的說法,但現實是,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才是咱們經濟的“毛細血管”,他們貢獻了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
有資料顯示,抖音平臺上9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
抖音電商始終在努力營造一個良性的生態,在這裡不論新老商家,還是大中小商家,都能得到發展助力:
什麼時候加入都不晚。

前段時間斯基看到,黑龍江五常一些農村合作社的村民們,也在抖音電商開了店,專門賣自己種的水稻、玉米、雜糧。
因為抖音電商有個“生鮮免傭”的政策,他們賣農貨每個月能省下來小10萬塊,這對一個農村合作社來說,是個很大的數目了。
有些人喜歡講“穀賤傷農”,照斯基看,抖音電商這麼幹,才是真的關心農民朋友“傷不起”。
除了“生鮮免傭”,今年來抖音電商陸續推出了商品卡免傭、日用百貨降傭等一系列政策。
除此之外,抖音電商還有長期線上的“新商成長三大利好”,分別是:新開有政策、冷啟有扶持、成長有激勵。

新商家從入駐到開出第一單,再到後續日常經營,都有平臺的專業指引,而且能實打實拿到真金白銀的補貼扶持。
此外,像抖音電商羅盤、智慧客服機器人這些智慧工具,抖音電商也開放給新商家輔助使用,幫著節省出不少人力。
這些政策五花八門,目的就是變著花樣想辦法,幫小商家們快速把店開起來,把店鋪運營的成本給省出來。
平臺幫襯著商家少踩坑、少花冤枉錢,商家就能少試錯、少浪費,這些成本不就無形中省了下來?
而平臺免傭減傭這些政策下,少收商家們一個點,他們的利潤就直接能多出一個點,這些都是真金白銀的讓利。
拿著多賺的這筆錢,商家們會完善裝置、充實服務、擴大生產、更好履約。
有些利好雖然看起來短時間內惠及不到消費者,但從長遠來看:
一定會落到咱老百姓頭上來。
一個良性的經營生態,一定是多方共贏的結果,商家、平臺、消費者,都憋著勁兒互相給對方遞梯子、搭臺子:
每個人都能滿意、都能找到贏的感覺。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青梅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