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在富豪區當房產中介是一種什麼體驗?今天故事的主角麥克斯,便是一位倫敦超級黃金地段的房產經紀人。
超級豪華是指多麼豪華呢?比如百年祖傳、佔地360平方米,位於肯辛頓區地價最昂貴的街道之一,已被列入文化保護名冊的千萬豪宅。再比如配有六層樓高的智慧停車庫,一切服務都可以在應用程式上預約,凌晨 3 點讓管家把米其林星級宵夜送到房間的最新開發小區。還有藝術和古典相結合的鄉村別墅、鬧市中的世外桃源等型別各異的豪宅……
麥克斯經手的房產,價格少則千萬,多則上億。這意味著,客戶基本鎖定金字塔尖的精英。
如果你以為做這一行需要高學歷或者會算賬,那還遠遠不夠。這不僅僅是一份和房子打交道的工作,而是一份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成為溝通談判的高手,極其懂得洞察人性慾望。
對於麥克斯來說,他必須和各色人等搞好關係,包括門房、管家、私人助理、律師、建築師、設計師、顧問等等。
“我說話的態度近乎諂媚,卻又要努力維持著專業形象。謀生真是不易。”
在倫敦高階房產市場打拼15年之後,他把自己出入於各色房子,與形形色色的人拉扯交易的故事,寫成了這本《我在倫敦賣豪宅》。

1本書,7個性格各異的豪宅主人,20個相關人物,老派沒落貴族、阿拉伯族長、好萊塢女明星……
揭示了上流社會買房圖景,關於倫敦豪宅資訊、富豪們的生活圈、不為人知的豪宅交易內幕以及八卦秘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中信出版

我和我的億萬富翁客戶
麥克斯和億萬富翁是透過私人教練認識的。
億萬富翁身材矮小,人很精幹,頭髮修剪得像僧侶一樣,面部線條稜角分明,像鷹一般凌厲的性格。說話簡潔利落,惜字如金,氣場強大,總能讓對方自亂陣腳,敗下陣來。他已經70多歲了,精力充沛,一點都不像他這個年紀的人。
最困難的事情是,很難猜透他的心思。除了做交易,似乎沒有其他事情能讓他感到快樂。和億萬富翁合作的這些年,麥克斯總共幫他成交了九套房子。可以說是他幫助麥克斯在這個行業立足。

關係好的時候,麥克斯會和億萬富翁一起去散步,喝杯咖啡。
億萬富翁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法則。他不用郵箱,也不回訊息,只能透過電話聯絡,且必須隨叫隨到。
有一次,他約麥克斯去湖區徒步,麥克斯立刻說“沒問題,我就在附近”,但其實麥克斯需要乘火車和計程車才能到達“附近”。
麥克斯的黃金法則是:總有辦法可以“走進”一個人的心,只是需要時間。
做金牌房產經紀人首先要問自己客戶的驅動力是什麼:是什麼讓他們感到快樂?他們對什麼感興趣?
那億萬富翁的驅動力是什麼呢?麥克斯唯一知道的就是,他想要戰勝所有競爭對手。
他們這個財富階層的人有一種普遍的心態,就是總覺得別人都在算計他們,因此他們一定要先發制人。億萬富翁最擅長的,就是讓所有人為他服務,受他指使,聽他命令,圍著他轉。

獨家放送頂級房產交易內幕
房產交易在於心理博弈,不是純粹的經濟學考量。
通常,麥克斯會代表客戶買房賣房,溝通、談判、議價,搶在別人前面,以最合適的價格達成交易。而且他經手的房產通常只在場外交易——不在市場上公開發售,交易完全秘密進行,在外界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樁樁房產便已經易手。
在這種秘密交易中,變數和策略更考驗人。
業主選擇場外交易的原因有很多:
出於隱私性和保密性,比如名人不想讓外界知道他要出售房產;比如某些交易可能涉及特殊需求或條件,無法透過公開市場實現;再比如業主想快速出售舊房子,不願等待漫長的競價時間,因為可能已經鎖定了下一套房產。

房產經紀人在這種情況下,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精通定價策略,拿捏雙方的心理。
低定價,引競價:“關於定價,其中一種觀點主張用較低的定價吸引更多人前來看房,然後引導大家競價。為了“贏”過別人,每個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下更大的血本。麥克斯們代理的是高階住宅,大多數買家都有“贏”的慾望,會積極參與競爭,所以這個方法是適用的。”
釋放焦慮:“在房屋銷售的過程中,會有一個關鍵節點,即報價情況達到了預期。 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收手最合適,人們只會後悔沒早點接受報價,總以為後面還有更高的,還可以得到更多。這是一種心理博弈,如何選擇取決於賣家的性格。”
贏的本能:“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東西遲遲得不到,要費盡周折,不斷競爭,很多人就會漸漸失去興趣。時間長了,他們會發現得不到也沒什麼損失,太陽還是照常升起,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房產銷售是這樣,談戀愛也是這樣,麥克斯覺得兩者是有共通之處的。”
損失厭惡:“人們買房子時容易有從眾心理,也就是羊群效應。麥克斯聯絡過的幾個買家已經表示了興趣,現在得讓他們知道,他們隨時可能失去這個房子。在心理學中,這叫損失厭惡。”
折扣:“所有客戶,包括億萬富翁在內,無論一個東西售價是多少,他們都不會去計較是否合理,他們只想要一個力度很大的折扣,這樣他們會感覺買得很划算。”
即便了解了這些,還不夠。房產交易中還會出現種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

一套好房子可以彰顯財力
但無法帶來心靈的滿足
億萬富翁脾氣向來這麼暴躁。他好像總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想找全世界吵架。
有一次,買家臨時決定度假,推遲了看房時間。他就罵他們是“廢物”“窮鬼”“白痴”。麥克斯給他打了4個電話道歉,說盡好話,才又爭取到了看房機會。
而這一次,麥克斯原定在一天結束時敲定買賣。可還沒到下午4點,億萬富翁就打來電話,要取消交易——只因為他覺得買家沒有誠意:“要麼今天籤合同,要麼換人。”
億萬富翁的這套房子,這一次岔子出在建築合規方面。
買家本來打算融資的,但因為沒有建築合規的批文,他們就無法獲得融資。買家堅持要求先補上建築合規的批文再繼續談,可這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而億萬富翁可等不起。
就算是見識了各種突發情況的麥克斯,這次也一下子手足無措。麥克斯和雙方律師交涉了2個多小時,最後還是毫無進展。他腦子裡浮現出無數句“去他媽的”,又被隊友們拿不到薪水慘淡畫面打敗。
多年房產經紀人經驗在他的腦海中翻騰,終於一個“補償保險”的方案閃現出來,他支付了1200英鎊的保費,幫助買家規避了建築規劃許可問題的影響。
終於,這一單在夜幕落下之前敲定簽約。和億萬富翁打交道讓麥克斯筋疲力盡。
億萬富翁每天在自己的千萬豪宅中醒來,過著人們理想中的生活。懷特島陽光普照,沙灘綿軟,而整個夏天卻沒有一個他的子女去遊艇上看望他,億萬富翁的心情只是更加惡劣。
億萬富翁擁有多處房產,在購置房產上卻沒有人敢對他說實話。億萬富翁以7折的價格給他兒子買下攝政公園的房子,創下倫敦高階房產市場最低折扣的紀錄,他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
而實際上,業內人都知道,這個房子連7折的價都不值,在市場上掛牌3年都沒有賣出去。
就像王爾德所說,他熟知一切事物的價格,卻對它們的價值一無所知。

選擇什麼樣的房子
就是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每次和億萬富翁這樣棘手的客戶打完交道,麥克斯心裡都有無數想吐槽的話,於是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開設了《秘密經紀人》專欄,將他一路上見到的各種人物如實記錄下來。
麥克斯在二手房市場活躍了近20年,他的大多數客戶並不是像億萬富翁這樣,將房產單純用於交易買賣。
更多人選擇房子,是在選擇理想的家,實現想要的生活方式。

麥克斯的另一位客戶薩拉,婚前是英國最受歡迎的電臺女主播,婚後搬進了諾丁山的大house,辭職成為全職豪門太太。
然而就像電視劇劇情一樣狗血,丈夫出軌了薩拉請來的、比自己小28歲的私人瑜伽教練,還一直在試圖轉移共同財產。
離婚後,薩拉拿著分到的一筆錢再也不願意留在繁華的市區。她最珍愛的財富不是諾丁山的豪宅,而是給自己和孩子創造一個安寧的小家。
“我只是不希望他們把金錢和幸福畫等號。我希望他們在多塞特海岸的小屋裡和表兄妹一起玩耍時是快樂的,在迪拜和那些花幾千英鎊喝香檳的富家子弟在一起時也是快樂的。這需要我的教育和引導。”

越與這些名流富人打交道,麥克斯不僅沒有更向往豪宅香車,反而更清醒。當一年結束,聖誕的鐘聲響起,回顧這一年的業績和經歷,巨大的虛無感和幸福感一起湧上心頭。
他說:我們尋找房子,把房子變成自己的家,與心愛的人共享家的溫暖。
這就是生活。
而房產經紀人的故事中不只有樓市起伏、商業博弈、職場傾軋、名流八卦,有的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人生。
有錢有房不能完全跟幸福劃等號,更重要的是生活在房子裡的人是怎麼定義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