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
可我卻覺得:比青春期叛逆更可怕的,是青春期的沉默。
看過一檔節目,李誕和于謙聊到孩子青春期的話題。
于謙一臉嚴肅地表示:“我最害怕我兒子什麼都不跟我說。”

隨後,于謙說兒子12、3歲了,每次問兒子“今天在學校怎麼樣”?
得到的答案永遠是“挺好的”、“沒什麼”,再問,也就沒其他話可說了。

其實,在做諮詢的過程中我也接到過很多求助,說孩子到了青春期,回家就是房門一關請勿打擾,甭管你問啥,他就“嗯”“哦 “好”。
你但凡多說兩句,孩子就炸,你說一句,他就有十句等著懟你。
最後,家長心急如焚地問:到底該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
我想了想,我們家女兒經常拉著我和老公天南海北,聊個不停。
用女兒的話說就是,跟我倆聊天比跟同學聊天有趣多了。
這中間,肯定有不同孩子性格的差異,但一定也是有一些溝通的技巧的。
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淺薄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一些願意嘗試的家長。
01
在孩子“嫌棄”你時
學會尊重孩子的隱私,重建信任
現在的孩子,青春期普遍來得早,9-12歲已經進入青春期前期。
強烈的獨立意識、隱私意識,導致他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閉上嘴巴+關上房門。
因為,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空間,是人格獨立的一部分。
我曾問過女兒:為什麼你有時候那麼高冷,都不搭理人。
女兒回:難道你就沒有不想說話的時候嗎?我有保持沉默的權利!
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給TA保持沉默的權利,讓TA自已解決問題、消化情緒。
如果你實在擔心,孩子狀態又很糟糕,可以試著共情去鼓勵TA傾述:
你今天看起來有點難過,想談談嗎?我可以當個樹洞 !
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要說話,如果不想說,那你就停止試探。
告訴TA:不想說咱就不說了,你想說了可以隨時找我聊哦。
讓TA知道,你理解他,你也會一直在,只要他需要。
但更多的時候,孩子不願意敞開心扉,是因為你給的信任不夠、安全感不夠。
來諮詢的家長,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這種情況。
這個時候,不妨先審視一下過往的親子關係中,你是否有太多消極回應: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你是否批評和指責太多(你就是又懶又笨)? 當孩子需要尊重時,你是否命令和建議過多(不許關門、現在就去)? 當孩子需要安慰時,你是否忽視和敷衍太多(這又沒啥、有什麼大不了的)?
所有這些回應,都掐掉了孩子對你的信任和依戀,引發著抵抗、怨恨和敵意!
此時,最重要的就是,放下你的權威視角,去重建信任。
去接納他的問題、去回應他的脆弱、不去武斷地評價他等等。

02
孩子主動跟你說話時
多聽話,少插嘴
你的打斷,你的插嘴,只會滅掉孩子傾述的慾望。
如果孩子主動挑起話題,你一定要多聽、少插話。
75% 讓孩子說,你說話不要超過25%。
在我們家,無論女兒跟我說什麼,只要她願意說,即使我不懂,我也會很高興的聽著,不插話。
我會用情緒、肢體、表情,釋放出一個訊號:我很樂於聽你跟我講這個事情。
一個被耐心傾聽的孩子,更容易向你敞開心扉。
另外,不僅要聽孩子說什麼,更要聽懂孩子為什麼這麼說!
在茶水間聽到過同事和兒子打電話。
兒子:煩死了,又考試,怎麼總是考試!
同事:你就是該考試了啊,月考啊……
那邊一言不發,直接掛了電話。
同事無奈吐槽,孩子青春期了,完全沒法溝通。
表面上看,同事說的沒毛病,初中有考試很正常,那兒子為什麼生氣結束通話電話?
因為,媽媽沒聽懂孩子話語背後的需求。
孩子吐槽考試,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安慰。
可媽媽卻張嘴大道理,無法接住孩子的情緒,也提供不了情緒價值。
這樣的溝通,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那在聽懂孩子之後,要跟孩子怎麼說,說什麼呢?
第一,複述-用的話重述孩子的話。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反映式傾聽”。能讓孩子知道,你在關注、理解他;也能讓孩子重聽他說的話,再次思考。
第二,延伸-你在他的話題上稍微延伸一點點。
用上面同事的案例來說,媽媽更好的回應是:
一想到要考試,你就覺得很煩!(複述孩子的話語) 哈哈哈哈,這肯定是遺傳的我,我以前一考試也是又緊張又煩躁。(去做延伸、共情) 煩多了我就發明了個獨門秘訣,你猜猜是啥?(引發孩子思考怎麼應對,且有可能提供指導)
孩子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我們真正接納他的感受,回應他的感受。
上面這個溝通模式,幾乎能解決青春期絕大部分的問題。
能讓孩子明白,我們懂他的焦慮,也懂他的渴望。

03
在跟孩子聊嚴肅話題時
學會剋制和及時剎車
我們前面說,要多聽,要少插嘴,要讓孩子說75%。
但很多時候,不得不跟孩子談一些嚴肅話題。比如學習,比如青春期的懵懂,比如他需要要改正的問題。
這種情況,基本上你一開口,孩子80% 會把你拒之門外,心裡嘀咕:好煩、好傻,根本不想聽。
但咱又不得不說,那怎辦?
我的經驗是,把握住幾點。
-
第一,不妄下定論。比如孩子成績下滑,不要一開口就是“你是真不努力”“以後沒出息就等著哭”。給孩子下定論,不僅傷害自尊,更會激發逆反心理。 -
第二,預設時間。越嚴肅的事情,越不能囉嗦。可以事先準備好,撿重點說,邏輯要清楚,重點要突出。 -
第三,及時停止。在談話過程中,如果苗頭不太對,那就馬上結束談話,等待更合適的契機再來。
女兒初一的時候,喜歡過一個男生,恰好那陣成績也下滑。
班主任打電話提醒,女兒和班上一個男生走得挺近。
我和老公一合計,挑了個週五的晚飯時間,女兒心情也不錯。
我問:你最近成績下滑,是不是談戀愛了呀?
老公一旁附和:是啊,你要是談戀愛了,可得帶回來給我們瞅瞅。
女兒:我哪有男朋友啊!這次是失誤,太著急看錯了幾道大題。
老公:那你下次考試得注意哦!有男朋友也沒關係,你知道的,我和你媽就是上學認識的!
我:嗯,那會我數學不好,全靠你爸給我輔導。
女兒:你倆這早戀談得不錯!
我:那當然,我倆當時互幫互助,成績可都是一路漲。你要是遇著問題,就來找我倆取經!
之後,我們仨有說有笑的互相八卦,男生哪裡優秀,我倆當年戀愛的小事,談戀愛要注意的問題……
總之,想要和青春期的孩子好好說話,就是不要把他當成一個孩子,而是當成一個平等的人。
真正的溝通,一定是建立在真正的尊重之上。

04
有句話說,青春期是孩子留給家長的最後機會。
衷心祝願所有父母,都能抓住機會——
用心陪伴,耐心傾聽,用愛和尊重,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陪伴孩子,平穩度過成長中的種種陣痛。
一起走向更加勇敢、堅定的明天。
作者:景明。來源:洞見父母(ID:fmczs100),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可有案例、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建議。我們一起,做智慧父母。

今日推薦
《莎士比亞喜劇悲劇集》
原價399元,限時優惠99元/套
2024全新上市,限量刷邊,全綵插畫
更多精品圖書、雜誌 進本店
進群更優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顧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請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