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火了。
始於《路邊野餐》,陷於黔東南bistro,忠於大河漂流。
有人說去貴州體驗一趟原生態漂流,無異於走了一遭鬼門關。
如果唐僧的第八十一難是網暴,那貴州遊客的第八十一難就是漂流。
你看這山;

你看這水;

你看這浪。

破案了家銀們,人類清除計劃試點擱貴州呢。

原來鬼門關在貴州
貴州,純討命型省格。
坊間傳聞貴州人愛吃席,別管是豬下崽、房裝修,還是自家小孩剃個頭,不擺上一桌都不合適。
最近針對漂流這事還有句順口溜:上午漂,下午撈,晚上吃席半夜燒。
出門在外,還是這種一條龍服務價效比高。
“包活嗎?包撈的”
宛如一句惡魔低語,越危險越讓人想去。
貴州山高水長,所以漂流一程動驟就是11千米,時間長達3個小時,中途還不能離場。
有的人活著活著就成了巨人觀;

有的人上一秒還在跟朋友談笑風生,下一秒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一隻鞋。
黃鶴一去不復返,你這鞋子多大碼?

漂流的硬核之處就在於,你根本不是大自然的對手。
因為河道水量充沛,彎道百轉千回,哪怕暫時不翻船,你也得被水狠狠霸凌一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落水狗,還一人賞三十個大比兜。
然而當你被一陣又一陣不可抗力抽到渾身肌無力後,可能這行程才過去不到一半。

而當漂流遇上暴雨,這項活動就徹徹底底成了勇敢者的遊戲。
出去之後你完全可以說:
哥們這輩子雖然沒抗過洪,但扛過了貴州漂流。

有韓國博主實地體驗了一趟,下水五分鐘就被浪劈到無法呼吸。
外網網友辣評:我很高興你能活著回來。

但凡在城市裡待慣了的,總是會對原生態充滿嚮往,又缺乏想象。
很多人都是到了貴州才發現,漂流就是造物主對人類文明的一種模仿。
推拉揚挫,活脫脫的顛鍋技術。

七上八下,不知道的以為在涮毛肚。

膽量不錯的玩家可能玩三個小時都不帶吭聲的;
膽量全錯的玩家剛開局就直接掛了機。

走過了鬼門關,不代表在黃泉路上就不會翻船。
有人回憶起自己的翻船經歷,那描述聽上去就像是一瞬間被摁進了阿基米德的浴缸裡。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於是瀕死之際忍不住化身一條固執的魚,不管抓了個啥都想往上騎。

惜命的朋友聽到這可能要被勸退,覺得不行,這玩意安全係數太低。
但本地人會告訴你:可以不信命,但絕對可以相信景區的安全員。
遊戲復活還得等15秒廣告,但在貴州不用,落水3秒包打撈,撈上船後繼續漂。
有不少人掉水裡的一剎那,都以為自己要見閻王了。
結果閻王一查考勤,發現打的全是假卡。

有朋友就問了,既然我命由天不由我,那出發前一人發一支槳有啥用?
這就好比在物價飛漲、房價崩盤的時代,本人有幸擁有一份月入三千的工作。
總的來說,就是起到一個造型上的作用。

來漂流沒有不丟東西的。
但只要到了終點,你就能撿別人隨機掉落的裝備。
倖存者們齊聚一堂,沒一個穿得像樣的。

有丟裝備的,也有丟隊友的。
經過了三個小時的顛簸後,一船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認識誰。
那場面就跟被武藝拿了三回的蛋糕似的,稀碎。

為啥這幾年戶外運動大熱捏,還不是因為形單影隻的中青年男女們就指著這些專案擴列。
我覺得不如來貴州漂次流,那結下的都是過命的交情,強推。

當然了,還有純丟人的。

在這裡我覺得有必要說一句,漂流畢竟屬於野外活動,很難說是不是0糖0卡0風險。
比如有尾椎骨骨折,但捨不得那二百門票的;

有不幸翻船負傷,從此封心鎖愛的;

還有漂完一趟腳腫了,走的時候都沒趕上二路汽車的。

在這帖子底下還有人瞪著個大眼睛問:
家人們,沒有安全隱患的話就衝了?
確實沒隱患,都是明患;
大家一個二個的也都不是孬種,是純血犟種。

「刺激」只是偽命題
在熱議貴州漂流的評論區,不只一個人說:
玩了一趟漂流下來,很多以前想不開的事情都想開了。
那效果就跟被雷劈了但還活著是一樣的。

很多人因此得出結論,貴州漂流哲學的核心,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簡單來說,就是想找刺激。
結果最近有慕名而去的網友發現:
貴州漂流玩起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刺激。

直呼踩坑了,避雷了,上當受騙了,殘酷的現實已直逼我心理防線了。
不僅壓根沒有影片裡那種看起來命懸一線的體驗,有的景區甚至只是打溼打溼褲腳意思意思。
家中老奶去了都可查戰績。
奔著解壓來的遊客又生了一肚子悶氣回去。
直到有本地人出來科普,漂流這事啊就像婚喪嫁娶,得挑挑日子。

再加上真要命的那幾截早在兩年前就改道了。
現在水流稍微急一點兒的河段,恨不得每五釐米安插一個安全員。
岸邊還設有攤位,漂一半還能上岸吃個燒烤,喝個免費的薑茶。
也就是說,大夥兒現在玩的都是打碼閹割版。

咱都知道,貴州的喀斯特地貌獨樹一幟,當地九成以上都是山地和丘陵。
地勢起伏大,河流溪谷多,“千瀑之省”也名聲在外。
在大自然的絕對力量面前,你我都不值一提。
畢竟老話說,欺山莫欺水。
要不改成有組織有紀律有保護的白水漂流,那可能來了就直接等同於“走了”,這多沒禮貌。

尋求刺激的年輕人一聽蔫了,怎麼啥事都趕不上好時候。
只有跟生活玩起窒息play的瞬間,才清楚地感覺到自己還真實地活著。
當下的“刺激”的是明知陰溝外賣的衛生條件堪憂,一到夜裡還是饞那口;
是分不清到底是FWB還是situationship,只想隨便搞搞的男女關係;
是年近三十突然想不管不顧地裸辭,天一亮又給自己勸住。

上萬播放量的漂流影片裡,配的幾乎都是猴哥燈燈等燈的成名曲。
美猴王取得真經,黑悟空橫掃國際,你時隔多年還沒走出自己的浪浪山。
為啥呢?人說怕你出事,有的路給炸燬了,填平了,改道了。
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咋樣的,但老中人的時間是有匯率的。
有人的35歲剛剛起航,有人的35歲徹底完蛋。
上帝想要清算,立刻拔來了大洪水,只有被邀請的人才能登上諾亞方舟。
在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之際,現實就像最近大老王在《喜單》裡講的那一段:
“是我不想回老家嗎?你有沒有想過有的人只配呆在北京。”

要我說,體驗不到真正刺激驚險的貴州漂流也沒什麼。
活著何嘗不是一種漂流。
在城市與城市之間漂流,沒有方向盤,沒有安全帶,沒有急剎車。
一個經濟週期的小動盪,就能讓沒有任何安全係數可言的小皮艇翻了船。
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口鼻呼吸順暢,爭取在時代急流中倖存下來。




設計/視覺 Lv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