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15震動的AI外呼正迅速應對

AI 外呼是目前私域運營和企業增長獲客中最基礎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方式方法之一。但就在前幾日的 315 晚會的曝光後,直接或間接對AI 外呼產業及利用 AI 外呼獲得增長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有的品牌甚至直接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停止了相關業務。也有的AI外呼公司,針對315上所提到的內容出具了相關公告與宣告。除此之外,在一份官方文件中,我們也發現了官方在對於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管控力度正在加強。

而這,還只是剛剛開始。
01 品牌們如何看
受到本次315晚會曝光外呼事件影響最大的無外乎品牌與服務商,甲乙雙方。
對於品牌來講,安全放在第一位。也正因如此,在這兩日見實社群中有不少品牌負責人對此動態表示公司已經做出了相應動作。
有品牌負責人對見實表示,此前公司曾就 AI 專案做出了相關採買預算,但曝光之後,公司正在考慮取消這筆預算或將預算轉移到其他正規獲客渠道和產品中去。
也有負責人提到目前公司已經暫停使用AI外呼相關業務。甚至有人表示,其團隊的公轉私基本斷了。
對於一些使用人工外呼的企業來說也疑似受到牽連,一位服飾品牌的負責人表示,他們使用人工外呼,但是最近店鋪解密額度降得很低,幾乎陷入打不了的狀態中。
也有夥伴提到,目前還找不到其他能夠替代AI外呼的新觸達手段,現有的超級簡訊和彩信並不可行,原因是費用與AI外呼相近,但開啟率並不如AI外呼接通率表現好。
不少品牌負責人坦言,後面將減少營銷比例、提升提醒和服務的水平,致力於將使用者的留存拉得更久。
也正是這樣的形勢下,越來越多人認為連鎖門店私域的“保質期” 更加長久,也更像是一個穩定的使用者留存渠道,是一個有現在門店的品牌值得深做的一部分。
02 AI外呼公司怎麼樣了?
品牌暫停AI外呼,還可以嘗試新渠道,而對於AI外呼公司來說,則意味著直面生存問題。
在3·15晚會曝光的操縱騷擾電話亂象中,上海銷氪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被點名。而上海銷氪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實為微盟集團孵化的子公司,上海微盟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超34.79%。
經曝光後,微盟集團也迅速發文表示,已第一時間成立專項調查組,緊急聯絡銷氪業務負責人與代理商,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公司正全力配合屬地工商管理等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後續將及時向公眾通報整改進展。
或是因為微盟的公告,微盟在昨日(3月 17 日)出現的短暫股票下跌,於公告後的今日開始止損,回到原始位置。
同樣受到股價衝擊的還有一家公司,兌吧。其子公司兌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被315晚會點名曝光手機抽獎瘋狂斂財的套路。
據財聯社訊息,3月16日兌吧在其官方公眾號進行了道歉,並稱:已啟動內部應急響應機制,成立專項小組,配合政府執法部門開展核查處置工作。針對核查處置中發現的問題採取零容忍態度,立即處理。
同時我司將全面核查公司業務風險點,採取措施,整改問題,將堅決守牢公司業務維護消費者權益這條底線。
即使如此,兌吧依然沒有逃過本週股票開盤即大跌的命運。經過昨日的大跌後,於今日,兌吧實現了跌停。

所有 AI  外呼公司都如此嗎?其實也不盡然。就在昨天3月17號,就有AI外呼公司在和見實討論對方的業務時,提到其已經開始了業務轉型,AI 外呼不再成為業務重點。
這背後的原因是其在藉助AI營銷獲得增長的賽道當中,已經具備天然的優勢並處在領先的位段,所以他們在圍繞AI 提供的相關的企業服務上面,已經開始了大範圍的轉型、遷移和傾斜到新的業務上。

03 官方也有動作
在315晚會的前一天(3月14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釋出《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標識辦法》旨在促進人工智慧健康發展,規範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而《標識辦法》中,明確提及要對人工智慧合成內容進行標識。如在音訊的起始、末尾或者中間適當位置新增語音提示或者音訊節奏提示等標識,或者在互動場景介面中新增顯著的提示標識。
除此之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惡意刪除、篡改、偽造、隱匿本辦法規定的生成合成內容標識,不得為他人實施上述惡意行為提供工具或者服務,不得透過不正當標識手段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對於AI外呼來說,新公告也意味著將對外呼的把控更加嚴格。
目前來看,也有不少AI外呼公司仍能夠正常執行,其中某外呼公司給出的回覆表示315晚會曝光的企業是透過爬蟲軟體非法獲取使用者個人隱私資訊後,作為商機、線索或個人資料售賣的模式賣出。而買到了這些非法資料的公司,透過外呼等方式去聯絡客戶,也就是陌拜客戶。
此類洩露個人隱私的非法行為才是被曝光的根源。
此間也有品牌負責人提到,目前他們所使用的AI外呼所在的公司告知他們,315對於他們並無影響。主要原因即包括,其客源資訊並非非法獲得,二是已經對使用者資訊安全做了保障,另外提供了使用者防騷擾機制,減少使用者的被騷擾感。
總結來說,即,業務正規且合法,保護使用者隱私且打擾性質不強。
這對於想要繼續謀求生存的AI外呼公司來說,將是一條必經的道路,同時如何兼顧使用者體驗與品牌獲客的雙重壓力也將使得AI外呼公司身上的擔子更加沉重。
對於AI外呼這件事你怎麼看?你的公司是否已經停掉了AI外呼的功能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源 |  見實(ID:jianshishijie)
作者  見實  ;  編輯 | 蝦餃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