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像炎亞綸一樣,同時擁有3個男朋友?

今天一早起來,我的朋友圈就被一張圖刷屏了。

不知所以的我,趕緊去刷了刷微博,然後就看到了這個新聞:
嚇我一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很多年沒看到他的新聞了,沒想到時隔多年,再看到新聞,居然是以這樣的方式見面。
不過今天,我不想討論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我只想給大家提供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
看到身邊的女生朋友們紛紛在轉發“三個男朋友”這張圖,感覺大家都對這種美好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我說實話,同時擁有三個男朋友是不道德的,但是同時跟三個男生曖昧是可以的,沒毛病,很快樂。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看到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就是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這樣風流倜儻的女孩子啊,同時跟好幾個男生曖昧,不偏不倚,遊刃有餘,仗劍江湖,來去自如。
所以今天,別的不說了,不整那些沒用的。
大家關心的是,到底怎麼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曖昧物件,或者如何同時跟多個人曖昧。
我要把我透過反覆實踐的得出的方法理論,總結成乾貨分享給大家。
記得收藏,這次就不收費了,下次可不一定。
1
前提條件
姑娘們,首先我們得明白一件事兒——做任何事都是有前提的,比如數學求值得有區間,力學得有固定引力常數,化學得在真空下。
男女之間的那點破事兒也是一樣。你想跟3個男生曖昧,先決條件是你是單身。
來,大家跟我一起念一次:
必!須!是!單!身!
2
明確定位
這一點你要在一開始就想清楚。
尋找曖昧物件的時候,絕對不能找那種會死心踏地的型別。畢竟他如果真的愛上你想跟你白頭偕老,就很麻煩了。
最優質的選擇,是雙方都是隻想曖昧的。其實現在年輕人,這型別的多得去了。大家都只想享受愛情的甜蜜,但不想擔負愛情的責任。
所以雙方意志同步地搞曖昧,才是最好的選擇。
初期你也許覺得這樣的人很難找,但只要有一兩次的經驗,基本就ok了。你本身的氣場一定會吸引到同磁場的人。
有一個定律,叫做250定律:
美國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認為,每一位顧客身後,大體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
同理,你們想想,每個曖昧物件背後都有250個可發展的物件,如果贏得了其中一個男人的好感,那麼本質上就是獲得了250個男人的好感,讓未來的可選擇最大化。
3
使用者洞察
既然你選擇了同時曖昧好幾個人,那你一定得選不同型別的幾個。如果同一種類型就沒意思了,浪費精力,還沒意思。
針對你選擇的不同的人,你要洞察他的需求和痛點。你要明白他們分別要的是什麼,這樣有利於你制定策略。
比如看同一部電影《前任3》。
男1是一個清純可愛的小奶狗,那你就站在路燈下,裝出深情憂鬱的語氣,跟他講幾句情感感悟,一定要夠深刻,有金句。例如“我在你這個年紀,也以為是輸給了愛情,後來發現,是輸給了自己”;
男2是一個理智刁鑽的文青,那你就陪他一起探討電影的架構多爛,表演多不到位,節奏多不專業。例如,“比起國內都市愛情電影,我還是更喜歡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男3是一個有錢年長的大叔,那你就裝出涉世未深的樣子,睜著懵懂無辜的大眼睛問他,你也有忘不了的人嗎?記住,這個時候無論他說啥,你都要保持著眼神里的崇拜,偶爾流過一絲心疼就好,不要太多。
理解使用者、洞察使用者,對症下藥,真的非常重要。
4
時間管理
在當代人如此忙碌的情況下,你要同時跟三個男生曖昧,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時間。
很多人跟我反應,每天事都做不完,回家就只想趕快躺著睡覺,哪裡還有時間跟三個男生曖昧?
糾正你們一個思維誤區,你這不是沒有時間管理,而是沒有做好能量管理。
每人每天有24小時,但是每個人能用的能量根本沒這麼多。你去做了別的事情消耗能量,就會懶得聊天約會了。
但是親愛的,誰跟你們說的曖昧就得每天回訊息天天見面了?
你們要學會“二八定律”,說你呢,趕快做筆記!
你對所有人,都需要把自己的精力劃分成兩個部分。 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對待最核心最重要的20%的時刻。
比方說他生日的時候,他心情不好脆弱的時候,他被上司罵了的時候,他發朋友圈跟家裡人在一起的時候。記住,關鍵節點一定要出現。
尤其是他回家聚會啥的,你可以給他發“幫我給叔叔阿姨問好呀~”。
這種微微越過他的人際邊緣,打入他生活圈子的小小舉動,會瞬間讓男生覺得你在心裡的地位不一樣。
剩下的80%的時候,你只需要有一句沒一句的回應,冷一點也沒事。每天都積極回應,對方會覺得你熱情,你自己也會疲憊不堪。
所以,一定要控制。
5
及時反饋和延遲滿足的平衡
及時反饋這個點,在產品設計和管理思維裡都是非常有用的。
舉個例子,王者榮耀去年為什麼這麼火,因為他升級來得格外快,只要你打得好,立馬有鼓勵。
延遲滿足,就恰好相反,它說的是一種願意為了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
這點在教育學上用得比較多,你回憶一下,7月份你說你想要吃糖,你媽說年底你期末考了雙百分就能吃糖。這就是延遲滿足。
在曖昧裡,一定學會結合這兩點。
在小細節上,及時反饋:
對方給了你什麼認真準備的驚喜,你一定要表達好喜歡;對方關心你,你要及時“有你真好”“沒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一段時間沒見面,你一定要及時反饋“我想你”。
在大發展上,延遲滿足:
無論你平時怎麼表達“我很需要你”,但凡他問你,你喜歡我嗎?你都要含糊其辭,絕對不認。
若即若離,是對成年人最有效的誘惑。
6
第二曲線
“第二曲線”這個概念,是一個商業概念。
企業的生命力,就像一條增長曲線,它們都會有滑過拋物線的頂點,那就是增長的極限了。過了這個頂點咋整?
持續增長的秘密就是:在第一條曲線消失之前,開始一條新的S曲線,也就是找到企業新的業務線。
好了現在我們用起來。
對於曖昧這件事情,也一定會有高峰以後的倦怠期。你們畢竟不是情侶,沒啥責任感,過了新鮮的階段,就基本沒啥聊的了。
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想維持你們的關係,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第二曲線。
比如說。
你們一開始都喜歡玩兒遊戲,玩兒久了也膩了,你就得發掘別的話題點了。
比如一起看歌劇啊,去看球賽;或者你看看有什麼擅長的東西,讓他教你,讓他顯示自己有多厲害。
時機再成熟時,可以一起去旅遊,在海邊聊聊人生,這時候就該有靈魂共振了。
總之一句話:
找準時間和轉折點,當你們的關係有了質的飛躍之後,想辦法滲透他生活的其它領域。
但說實話,曖昧關係總之還是短暫的。第三曲線第四曲線,基本沒希望。
大家還是多線發展,讓每段的第二曲線,儘量錯開比較好。
7
夾逼準則
這是一個高數定理,原定理是這樣的:
函式A>B,函式B>C,函式A的極限是X,函式C的極限也是X ,那麼函式B的極限就一定是X,這個就是夾逼定理。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這段話,也沒關係,畢竟我們的方法實際上跟這個定理的解釋沒有任何關係。
只跟定理的名字有關係。
夾逼定理,其實就是前期一定要把b夾住,千萬別輕易上床。
曖昧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的神秘和距離感。
雙方的身體都見過了,神秘和距離感立馬少了一半。尤其是賢者時間的時候,那就更是覺得四大皆空了。
如果後期真的感覺氣氛都到了,木已成舟,箭在弦上,不上不行的話。
那一定要在事後來一段充滿心事、欲言又止的對話,創造神秘感的第二曲線。
(發現了嗎,我們的知識點還是互相貫通的?)
其實呢,還有很多幹貨,比如馬太效應:這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時代,富人享有更多資源,所以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同理,曖昧資源多得會越來越多,現在還單身沒有經驗的能接觸的資源會越來越少……
只不過篇幅限制,寫不下了。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們下次可以再出一篇。
最後再給大家重複一次,曖昧這件事,一定要雙方都心甘情願。對方如果有真心,絕對不行,絕對不行!絕對不行!
圖快樂這件事,不能以欺騙和傷害為代價。
好了,今天的課堂結束了。
大家散了吧,如果你們成功了,請回來告訴我。
祝你們都能快樂地擁有曖昧物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