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01
刷到一位網友分享他花了100萬買的,52平三室兩廳的房子,挺有感觸的。
整個屋子裝修,大概花了10萬。
其中傢俱家電花了5萬多,剩下的就是全屋定製和一些零碎的東西。
拿房第一件事,他把豬肝色的大門,刷成了奶白色,仔仔細細用磁吸貼貼上了一些出門常用的東西和喜歡的IP。

旁邊定製了一組窄櫃,隔出了一個4平米的小房間。
雖然小,但它不僅是個衣帽間,化妝間,還是博主的辦公區。

衣帽間的對面是個小廚房。
博主自嘲,這是史上巨無霸小的廚房,因為只有3平米。
但好處是,不需要考慮動線問題,洗切炒拿一個轉身就能解決。

檯面小,不好收納的調料和工具就直接上牆。
炒菜就專門在右邊炒,這樣湯汁不會濺上去。

52平的屋子,雖然小,但他把每一個空間都規劃到了極致。
客餐廳加上陽臺,一共只有13個平方。
餐廳靠牆定製了一組櫃子,顏色特意比照了乳膠漆選了相近的白色。
開放格里,他擺了一排“澱粉腸”loopy盲盒,連抽紙盒都是可愛的方盒臉。
普普通通的一扇窗戶,加了一層木製捲簾,一層紗簾後,氛圍感立馬來了。
暖黃色的燈光打下來,光是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

客廳開間只有2.8米,拿房時逼仄得讓人喘不過氣。
他直接把沙發旁的推拉門砸了,打通陽臺,讓光直接照進來。
側面的牆壁上掛了盆叫“山烏龜”的垂釣綠植,窗臺還有一溜小盆栽。
早有初升朝陽,夕有夏日晚風,藤蔓搖曳,光影婆娑,這是他為這個家打造的莫奈花園。

02
有了美感,底下的空間也沒浪費。
順著藤蔓垂落,他裝了個鞦韆架和可移動的小桌子。
早上陽光好時,可以在這裡辦公。
小桌子也可以當作移動茶几,看電影的時候可以推到客廳放點茶水零食。

陽臺隔壁,是個4平米的小臥室。
飄窗改成了閱讀區,旁邊剛好放得下一張一米乘兩米的床。
為了增加收納空間,床底下做成了抽拉式儲物櫃。

臥室的視角,可以看到客餐廳的全貌。
從遠處看,餐桌像是懸浮在空中,亞克力材質的桌腿視覺上不會擠佔空間。
整個屋子採用的都是焦糖色色系,雖然小,但因為顏色統一,不僅顯大,還添了幾分溫馨。
甚至,他還能隔出一個三分離的衛生間。

原本土掉渣又很顯髒的地磚,他只用一兩百塊,重新刷上暖白色的漆,換上了牛油果綠的小花磚。
馬桶邊雖然沒多少位置,但他還是DIY了個置物架。
免釘膠粘了兩個收納盒,一個放紙巾,一個放老婆的衛生巾。
架子上還特意擺上了月亮小夜燈和呆呆臉小盆栽,細節裡都是小巧思.

從衛生間出來,就是8平米的主臥。
為了舒適,他放了張一米八的大床,為此,衣櫃的寬度就只剩35公分。
所以他收納衣服的方式也經過了精心設計,縱向的抽拉桿,用的時候直接抽出來就可以。

主臥的外面是第二個小陽臺,1.5個平方,他做成了生活陽臺。
不僅塞下了洗衣機和烘乾機,還做了個摺疊晾衣架。
用的時候關上玻璃門,拉上窗簾,噪音就消失了。

博主說,52平三房兩廳雖然擁擠,但想去的地方都不會太遠,而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也不會太多。
03
這就是這間屋子的全貌。
人們都說,最能窺見一個人內心的,是他的住處。
畢竟,私人空間,才最體現人的個性。
你會發現博主有無數種巧思,每一個鏡頭裡,那些小擺件,那些精心的設計,都藏著他對生活的熱愛,對伴侶的關懷。
最特別的,是廚房門口的啄木鳥門鈴,拉動繩子,啄木鳥就會敲擊出聲音。
他說,怕突然開門嚇到在廚房做飯的人。
還有空調管道,被他包成了松樹枝,還放了個松鼠玩偶。

金錢是能使生活更藝術。
可熱愛生活,並不全是有錢有閒。
當看到日光穿過山烏龜傾斜下來,在地面留下婆娑的光影,和愛人一同窩在沙發上看著老電影,這種自在的狀態,生活幸福感沒有在這裡打折扣,這才是真正的家。
這花不了多少錢,重要的是用心,用愛。
我挺喜歡看這種分享,時髦一點叫“roomtour”。
熱愛生活的人,總是會被生活治癒。
連我這個旁觀者,也總是被幸福感染。
還有個94年的哥們 @壓個扁扁,和我一樣是網際網路打工人,前兩年買了套二手房,建築面積40平,扣除公攤後只剩30平。

剛拿到手時,房子長這樣。
不算簡陋,就是最最普通的獨居小屋。
進門就一覽無餘,土掉渣的客餐廳。

出租屋風格的臥室。

沒有乾溼分離,洗澡都轉不開身的衛生間。

想著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家,他一咬牙,一狠心,全砸了重來。
跟裝修公司撕逼,跟工人撕逼,在建材市場撕逼,大戰三百回合後,房子大變樣。
這是他的客廳。

進門的第一視角,人字拼鋪的地板,奶油白的牆壁,和半透光的香格里拉窗簾。
洗衣機和烘乾機藏在隔斷後面,再也沒有晾曬衣服的煩惱。

電視櫃一角,放著抱著花束的木偶和一些復古擺件。
黃昏時刻,夕陽傾瀉而下,這一幕好治癒。

不到4平米的廚房,被他塞得滿滿當當的同時,功能性和顏值並駕齊驅。

五個抽屜,功能分割槽。
不僅放得下日常的鍋碗瓢盆,烤箱,空氣炸鍋,多功能鍋這些小家電。

無奈空間太小,放不下餐桌,哥們索性在廚房和客廳之間做了個木製面的吧檯。
既能充當廚房檯面,又兼具餐桌功能,底下還能儲物,順便當作空間隔斷。

暖居第一餐,完美在這張餐桌上解決。

他的臥室,為了節省空間,打了懸浮地臺直接放上床墊,沒做床頭。

櫃子都是暖白,儲物依靠強大的地臺。
入睡前,放下手機,靠著枕頭翻幾頁閒書,小狗狗躺在腳邊打鼾,多麼愜意。

還記得那個無處下腳的衛生間嗎?被爆改成了這樣。
洗手檯移到門外,做了乾溼分離。

馬桶外移,淋浴間換了方向,中間用浴簾遮擋,洗澡再也不會弄溼馬桶。
壁掛式沒有衛生死角,水箱嵌進牆體,又節省了一部分空間。

這就是他的房子,巧妙的設計加上百分百的用心。
雖然小,但讓生活充滿各種可能性。
04
看過不少人的留言。
有人說,他住出租屋,衛生間的水龍頭是壞的,平時洗臉刷牙都得用花灑接水,很不方便。
他計劃著,等工作轉正之後就搬走,換個條件更好的房子,於是就這樣一直將就。
直到有一天,花灑將他的褲子淋溼一大片。
他再也忍不了,跑到樓下五金店買了個新的水龍頭,三下五除二就裝上了。
出水的那一刻,突然覺得之前“苦行僧”般的生活就是自討苦吃。(@一刻也不停)
有個女孩說,她很喜歡看書,但畢業之後再沒買過喜歡的書,總想著等哪一天有了自己的房子,再去買書架,再買書。
她也從不添置傢俱,擺件,不願它們成為搬家的負累。
她不斷告誡自己,當下只不過是生活的過渡,以後再全身心投入生活,熱愛生活也不遲。
她本以為只需要湊合一陣就好,卻不知不覺已經湊合了好幾年。
回過頭來,那些消逝的時間,才是她最美好的人生,可惜再也沒法回到過去。(@秦沐瑤)

還有個網友說,他最近情緒不好,寫日記時發現,除了工作壓力這種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的難題,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不舒服帶來的。
比如說,家裡的衣櫃塞得滿滿當當,桌子上也堆了不少雜物,他一直在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去收拾,從一個週末拖到下一個週末。
很多這樣讓人煩躁的小事,第一次想到的時候沒有立刻行動,後面就很難提起勁再去做了,於是又在反覆碰到這些場景的時候,覺得心煩,礙眼。
他後來才意識到,雖然它們都是小事,但很多小事編織的細密的情緒網,也是密不透風的。
當他下定決心收拾家裡,整理了衣櫃,整個過程沒有花費多久,卻讓他感到久違的清爽和放鬆。(@石三生)
很多人和他們一樣,喜歡說等我有錢了,等我有時間了,我要怎麼怎麼。
我們總是在等待更好的時機,卻忘了,可生活從來不是未知的未來,而是每一個當下。
覺得房子怎麼住都是住,就沒興趣為它裝飾,讓它變成了宿舍,住一晚就走。
覺得生活怎麼過都是過,也沒投入太多心思,每天模式化地執行,得過且過。
但過著過著,才發現自己已經習慣這種生活模式。
整個人變得懶散懈怠,再難改變。
像那句話說的,敷衍日子的人,終究也會被日子敷衍。

越來越發現,熱愛生活的本質就是認真生活。
它不是有錢了我要去哪裡,也不是有時間了我要去幹嘛,而是學會照顧好自己。
學會把當下的生活環境整理舒適,學會優待自己的身體,學會給自己的精神做一次馬殺雞。
畢竟,無趣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房子小,也不代表我們要放棄生活。
如果一點點簡單的改動和設計,就能大大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那麼不如此刻行動,在平凡的日子裡種一束光,讓每一個清晨都值得醒來。
日子不會永遠順遂,但我們可以選擇種下一點快樂。
這是離我們最近的浪漫主義。
週四安好,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可以點亮“

”和“

”,並“分享”哦,愛自己,從此刻開始。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