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瘦身藥方,喚醒身體代謝,排除一身痰溼

——以上是廣告——
2025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啟動“體重管理年”行動,在衛健委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在相關舉措中推出了中醫平衡體重的方法,其中包括“1茶2穴1套操”,這“1茶”指的就是黃芽湯代茶飲。此茶能夠溫陽健脾祛溼,增強人體的活力,能喚醒身體代謝。
《黃帝內經》指出“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中醫認為,肥胖多與脾虛溼盛有關。瘦人多火,胖人多溼”,胖子體內有大量溼氣。當脾陽不足,水溼代謝受阻,胃腸吸收的營養物質不能很好地輸送全身,堆積腰腹,形成了大腹便便。
黃芽湯源自清代名醫黃元御的《四聖心源》,黃芽湯系《四聖心源》第一方,被稱為“眾方之首”,能放在眾方之首,這四味藥,在黃元御眼裡,分量不一般。
組方僅四味藥:黨參、茯苓、乾薑、炙甘草這個方子,主打溫脾陽、去溼氣、控體重。
方中四味藥極其常見卻可見經方的影子,顯然脫胎於張仲景的理中丸。理中丸組方:人參、炙甘草、白朮、乾薑,各三兩。黃芽湯和理中湯,一個輕靈,一個厚重,藥味上只是白朮茯苓的差異。
張仲景名方理中丸,溫中祛寒、益氣健脾,而黃芽湯治理中氣、崇陽補火、培土瀉水,雖僅一味藥物的差別,主治卻有很大不同。
黃元御的黃芽湯脫胎於經方,卻也有時方的影子。四君子湯:人參,甘草,茯苓,白朮。一味藥不同罷了:黃芽湯用乾薑,四君子湯用白朮。四君子湯助陽補氣、益氣健脾,而黃芽湯治理中氣、崇陽補火、培土瀉水,功效主治也有所差別。
我們看黃芽湯組方原理很簡單:黨參、乾薑崇陽補火,甘草、茯苓培土瀉水
茯苓5g:會呼吸的“海綿寶寶”,專吸體內廢水溼氣,水腫虛胖剋星
乾薑5g:自帶小暖爐的腸胃衛士,融化腹部“冰疙瘩”,燃燒脂肪不寒涼
黨參10g:給脾胃充電,提升食物轉化率,吃進去的不再囤積
炙甘草5g:溫柔的和事佬,調和諸藥不刺激,守護胃黏膜屏障
四藥合用,具有健脾利溼,補氣和胃的作用,同時可以理氣疏肝,對於肝鬱氣滯患者有調理作用,由溼困出現的口乾、頭暈失眠等症狀也有功效。
適合人群:黃芽湯中的藥食同源食材(如黨參、茯苓可入膳),性質溫和,適合全家調理。“養脾就是養命”,只有脾胃運化順暢,才能從源頭解決肥胖、疲勞等問題。
1.隱形水腫族:晨起眼腫、下午小腿緊繃
2.代謝失調族:吃很少也不瘦、手腳冰涼卻腰腹贅肉
3.壓力肥群體:焦慮時暴食、皮質醇長期偏高
4.脾虛溼困型:舌苔厚膩、大便黏膩、午後犯困
服用方法:將四味藥加適量水煮15分鐘左右,代茶飲用,早餐前空腹喝,溫陽效果最佳。連續喝15一30天,脾胃暖了,代謝自然加快。
除了茶,別忘了運動、穴位按摩等方法輔助哦。
———以下是廣告——–
來源:脈脈養生
宣告: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
皇帝內經不僅僅是一部醫書,點選圖片檢視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