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鴨脖,搞這麼大?

今天,一個鴨脖上了熱搜。
圖片和影片太反胃,就不放了,簡述一下事情經過:

日前,江西某職業學院食堂,學生吃出“異物”,拍下影片認為是鼠頭,引發輿情之後,食堂運營方、學校和當地市監部門闢謠:

不是鼠頭,就是鴨脖。

本想平息輿論的,沒想到這個操作被認為是指鼠為鴨,反而讓輿情更加洶湧。

一件小事,搞這麼大。

到底是為什麼?

有兩個猜測:

第一個就是當地想要平息輿情。

畢竟這個事情如果坐實,食堂運營方處罰事小,學校領導乃至當地相關部門的領導,是不是也要負起責任,免職應該不會,道歉是肯定的。

這是網上普遍認為的原因。

不過,我覺得是不是還有另一個解釋?
第二個是學校和食堂運營方自作聰明。
很可能送檢的時候掉包了,送去的就是鴨脖,當地市監部門經過反覆比對,也確認是鴨脖,整個流程上是沒問題的,是不是有默契,就不好說了。
學校再讓學生網上說明,控一下評,在學校和食堂運營方認為,有了當事人的宣告,還有相關部門的權威背書:

事情就可以平息了。

但是事實實在是過於明顯,出現這種事,就應該老老實實認錯,該處罰處罰,該道歉道歉,不應該有僥倖心理。

不是為當地開脫,我個人覺得,第二種可能性更大。

畢竟,網上影片這麼明顯,當地沒必要冒風險為一個學校食堂的失誤去背書。
而且,看了網上的紅標頭檔案,也只有學校的。
現在,輿情發酵成現在這樣,已經超出了食堂和學校的範疇:
變成了對公信力的質疑。

當地有關部門很難置身事外了,後續會怎麼樣呢?

發散一下思維:
一種辦法就是等輿情降溫

畢竟網上熱點太多,網友記憶只有七秒,幾天時間大家就忘了,很多時候,這也是很多棘手事件的一種處理方法。

但這種做法的副作用是不小的,已經看到網上再說了,怎麼又是江西。
一種就是官方介入破除疑慮

官方介入調查,把事實調查的水落石出,給公眾一個解釋,還鴨脖一個清白,而且我覺得這個事情,對於鴨脖產業也是一個損害,我現在都對鴨脖子產生負面聯想了,看了眼絕味的股價都跌了。

誰的鍋誰背,這是最好的辦法。

這個事情的後續,拭目以待吧。

另外,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問題:

網際網路把世界拉平了,但不要忘了這個世界本來是不平的。

當這個世界不平的地方特別是窪地的部分暴露在網際網路上時:

大家不要覺得太驚訝,也不要被刺激,當然,更不要自作聰明。

所有人,最好都要做這個心理建設。

就這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