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度動盪的環境中,企業如果將戰略立足於恆定因素而非短暫趨勢,會更有可能實現可持續增長。
本文選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24年11月刊《以戰略恆定,避開敏捷陷阱》一文。
廖建文是長江商學院戰略與創新教授,也是京東董事長的高階顧問。朱峰是哈佛商學院“1958級MBA”工商管理學教授。






第四步:圍繞常量做出應變。只有當競爭優勢牢牢紮根於公司的戰略常量之後,公司才應考慮其敏捷性。敏捷的核心目標是利用改變來增強常量帶來的優勢。戰略常量要為公司的應變決策設定邊界,包括推出哪些新業務以及採用哪些新技術。
長期以來,迪士尼一直將其戰略立足於供給側常量,那就是公司海量的IP組合。這些IP是公司電影工作室、電視網路、主題公園、流媒體服務和消費品部門的基礎。在數字化時代,迪士尼又將先進的動畫技術、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互動娛樂融入其業務之中。
這些舉措使迪士尼能夠創造出既有創新性、又引人入勝的體驗,以激動人心的全新方式拓展了公司熱門資產的吸引力。例如,迪士尼開發了基於《星球大戰》和《叢林之書》的虛擬現實產品,讓使用者以新穎的方式沉浸在自己喜愛的角色世界中。
同樣,早在數字時代到來之前就以個性化美容購物體驗而聞名的絲芙蘭,也投身於數字化轉型之中,在線上和實體店提供基於AI的虛擬試用,還建立了一個聚焦美容話題的線上社群。絲芙蘭對技術的採用並沒有讓公司的戰略重心偏離個性化美容,反而增強了其核心優勢。
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公司應該建立一個紮根於恆定性因素,並保持內在一致性的戰略基礎,同時在必要時靈活地應變。這樣的做法既能增強基於過往成就的競爭優勢,又能創造出持續演進所需的敏捷性。透過將戰略立足於戰略常量之上,領導者可以幫助公司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跨越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