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雙林股份(下稱“雙林”)在寧波舉辦的“機器人滾柱絲槓新產品釋出會”上,正式推出自主研發的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槓,該產品被定位為人形機器人關節驅動系統的關鍵元件,具有“高負載、高精度、長壽命”特點。
▍什麼是絲槓?不同技術路線
絲槓其實是機器人實現精準運動控制的“骨骼”與“肌肉”,其效能直接決定機器人的靈活性、負載能力和可靠性。
隨著人形機器人、高階製造等需求爆發,絲槓產業正從“高精度”向“高負載+長壽命”演進,中國企業(如雙林、鼎智科技)在行星滾柱絲槓領域的技術突破,有望改寫全球競爭格局。
透過絲槓的高效傳動,機器人能以更小的電機功率實現更大的輸出力。行星滾柱絲槓的承載能力可達 200kN 以上,是人形機器人高動態運動的理想選擇。
例如: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器人就採用了行星滾柱絲槓(滾珠絲槓的一種變體)作為線性執行器的核心部件,用於控制手臂、腿部等關節的運動。

特斯拉 Optimus 機器人全身 14 個線性關節採用行星滾柱絲槓。線性執行器分別位於肘部 2 個、 腕部 4 個、 大腿前後 4 個和小腿 4 個。肘部和小腿使用負載 3900Nm 的中型行星滾柱絲槓,腕部使用負載 500Nm 的小型絲槓,大腿使用負載 8000Nm的大型絲槓,其中部分採用了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槓。

根據 M2 覓途諮詢,目前國內行星滾柱絲槓市場集中度高(CR5 達到 80% 以上),由歐美廠商主導,國內廠商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不同於滾珠絲槓,行星滾柱絲槓具備高承載、耐衝擊、體積小、高速度和高精度等優勢,能承受的靜載為滾珠絲槓的 3 倍,壽命是滾珠絲槓的 15 倍,相對價格也高於滾珠絲槓。

▍寧海模具廠的持續轉型
雙林技術路線與特斯拉 Optimus 和宇樹等頭部廠商需求高度契合,是國產絲槓產業升級的典型代表。
雙林成立於 2000年,是一家從事汽車零部件研發、製造與銷售的老牌製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汽車內外飾及精密零部件、智慧控制系統部件、動力系統、輪轂軸承和滾珠絲槓等。

2000~2010 年,雙林的前身 —— 寧海縣塑膠製品廠以及寧海縣無線電模具廠於 1998 年改製為寧波雙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設立寧波雙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而後轉型汽車零部件行業,並在 2010 年於 A 股深交所上市。
2010 年~2020 年,雙林透過收購湖北新火炬、山東德洋、澳大利亞 DSI,分別延申輪轂軸承、新能源電驅動、變速箱產品線。
2020 年以來,雙林積極儲備新技術,摒棄變速箱虧損業務,做深輪轂軸承板塊海外市場佈局,國內自主品牌客戶佔比高,客戶包括比亞迪、問界以及蔚來的新能源頭部車企。
目前,雙林下屬四大事業部:
-
動力總成事業部:含新能源車電驅動(電機、控制器、VMS、BMS等核心模組)和燃油車自動變速箱業務。
-
輪轂軸承事業部:即新火炬,主要生產前裝以及售後市場汽車輪轂軸承;
-
汽車飾件事業部:主要生產儀表臺、前後保險槓、門板、中控等內外飾零部件,安全氣囊元件、精密傳動部件等汽車精密功能件,以及點火線圈、喇叭等汽車電子產品;
-
機電科技事業部:生產汽車座椅驅動器(HDM)、座椅電機、軟軸,具備同步設計開發和質量保證能力;

雙林當前是特斯拉汽車供應商之一,為特斯拉提供座椅水平驅動器、軟軸類產品等汽車部件。這些產品已經透過零部件供應商佛吉亞,並配套在特斯拉的 Model X 和 Tesla Model Y 車型上。
▍絲槓,機器人產業鏈關鍵抓手
雙林進入滾柱絲槓領域的時間可以追溯到 2024 年。根據公開資訊,雙林在 2024 年 4 月首次提到將逐步推進機器人滾柱絲槓產品的研發。隨後在去年 8月的中報中表示已經完成正式研發立項,並正在推進樣件製作和裝置投資。
今年 2 月,雙林收購江蘇磨無錫“科之鑫”,完成產業鏈關鍵拼圖——“科之鑫”手握行業“卡脖子”的內螺紋磨床技術,其自主研發的逆向式行星滾柱絲槓床,將單臺裝置成本從千萬元級降至 300 周,交付週期壓縮 75%。
“科之鑫”相關負責人透露,原股東將 5400 萬元收購款全額增持雙林股份並三年鎖定,正是看好其量產轉化能力;雙方透過這種“技術供給+量產需求”的短暫對接,已構建“研發-裝置-製造”生態閉環,客戶名單領先行業頭部企業。

在 3 月 13 日“機器人滾柱絲槓新產品釋出會”上,雙林釋出了國產首款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槓,已向特斯拉、宇樹科技等頭部客戶送樣驗證,預計 2025 年第二季度完成試製產線建設,規劃年產能 100 萬套,目標毛利率超 45%。

據悉,雙林的核心技術方向是行星滾柱絲槓 (尤其是反向式設計),重點面向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如膝關節、靈巧手),同時拓展工業機械臂、航空航天等領域。
資料顯示,採用“雙林”核心的逆轉式滾珠絲槓在效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其承載能力較滾珠測試絲槓提升 300%,使用壽命延長 3 倍,長徑比突破 10:1 的主軸軸承製造技術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預計今年全球絲槓的市場規模將突破 120 億元,到 2030 年有望達到千億級。
雙林常務副總經理張子盛說表示:“人形機器人涉及的零部件繁多,堪比一臺汽車,其中絲槓的價值含量佔比近兩成,比減速器、感測器等部件的價值含量都高”。
據 QY Research 預測,2025 年全球機器人用絲槓市場規模將突破 200 億元,其中行星滾柱絲槓佔比將達 65%。具備全產業鏈能力的中國企業(如雙林、鼎智科技)有望在 3 年內實現 30% 的進口替代。
3 月 21 日下午,有新Newin 將攜手字節跳動旗下飛書與和豐創意廣場在寧波舉辦“AI 開放日”研習活動,從行業新趨勢到客戶實踐,從場景到應用落地,從創新實踐到經驗分享,期待與在甬企業創始人和高管們攜手共進,下方海報掃碼報名

參考:
《敲開“千億級”市場大門甬企釋出人形機器人核心“關節”》,央廣網;
《2024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白皮書》,M2 覓途諮詢;
《人形機器人系列專題之絲槓》,信達證券;
✦ 精選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