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大字報

作者 | 燕梳樓
京東美團的外賣大戰已經進入白熱化。
看著滿屏的熱搜,很多網友直呼,13年前的東哥又回來了。
13年前的東哥是什麼樣的?這個後面再說。先說昨天這場口水仗,頗有點大字報的味道。
此前京東為了殺入外賣市場,達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的,不顧人社部門的臉面,以給外賣騎手全額交社保為切入,站上了道德與輿論的制高點。
只要能為騎手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我們都舉雙手贊成。隨後美團也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被動防禦,這本質上是一場商戰,只要不殃及池魚,我們圍觀就好。
可能是美團的護城河太深,把京東逼急了,然後釋出了一封公開信,並置頂推送給5億使用者。上來就向監管隔空喊話,指控某平臺逼騎手二選一。然後給出四大承諾:
確保被封殺騎手收入不降,將隊伍規模擴大到10萬,騎手家屬可以”隨軍包分配“,鼓勵兼職騎手自由接單。不能不說,東哥就是東哥,一張空頭支票,就能配享太廟。
到這裡,這場東興局基本上還在商戰邏輯內。但接下來的一段情緒輸出,卻讓這封公開信充滿了一股大字報的味道,給人感覺用力過猛了。作為東哥的老鄉,我著實為他捏把汗。
連續用了5個排比句,雖然句句不提美團,但字字殺人誅心。最後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望你們好自為之”這樣的話都出來了,這種拔高的道德審判和教美團做人的角色錯位,明顯僭越了。
你覺得對手有問題,可以正面競爭,也可以向監管投訴,直接下場擼袖子約王興打一架也算是條漢子,但拿著人家已經公開闢謠的假資訊,全文感嘆號地搞網上批鬥,就有點讓人生理不適甚至反感了。
此前網上出現多條涉及“美團封殺騎手去某平臺跑單”“不要去跑某平臺,查到就是永久封號”等內容的聊天截圖。對此,美團選擇報警處理,證實聊天截圖為安徽合肥外賣騎手曹某出於好玩而炮製,並公開闢謠。
京東明知道這是條謠言,卻非要以“雖然明說不會做,但大家都知道他們會暗暗做”這樣毫無根據的惡意揣度,強行給人扣上一頂“二選一”的帽子,不僅顯得不嚴謹,還給人一種不那麼光明磊落的感覺。
於是,美團昨晚髮長文對這則已經闢謠過的謠言再次回應。
看起來美團的回應好像四平八穩,實則是刀光劍影,直擊要害。開頭僅用一句話,就給京東的小作文定了調子:某平臺全部內容中,僅有這一句符合事實:“近期……平臺……外賣訂單延遲”。
然後對京東指控的5條罪狀逐一駁斥,並附上相關證據。關於二選一問題,美團聲稱:全球沒有任何平臺有動力、有能力去約束外賣騎手的接單選擇。美團從未限制騎手在餓了麼上接單。

然後反手一槍直刺京東:目前,行業裡限制騎手選擇的企業只有某平臺自己,某平臺明確要求全職騎手不準跑其他平臺訂單。然後貼出一張內部截圖,暗示京東說一套做一套,自己才是惡龍。
接著美團瞄著京東配送時效的軟肋,再補一刀:某平臺配送時限過短、全職騎手數量不足、兼職騎手被區別對待,加上罰款嚴重,將不同地址非順路多筆訂單打包捆綁要求配送等問題,導致延誤問題高發。

輕輕一刀就把京東“超過20分鐘免費”的遮羞布給扯下了。最狠的是對於京東“莫須有”指控的還擊:個別平臺可能會單方面延長外賣商家賬期到58.6天,“雖然有人明說不會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們一定會暗暗做的”!
京東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京東對商家的應付賬款高達1900億。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是個輕資產、技術密集型的行業,房地產是個重資產、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而京東目前的應付賬款,已經達到了恒大倒閉時的五分之一。目前,京東的平均賬期是58.6天,在行業裡“遙遙領先”。
除了賬期時間外,公告指出京東在拖延結款的同時,透過供應鏈金融的方式,把沉澱資金放貸給商家,這種方式不厚道。不過我認為美團還是給京東留有底線,沒有拿東哥明尼蘇達事件說事,沒有道德審判,也沒有扣帽子,只是在商言商地還手。
雖然在情感上我站東哥,畢竟是我老鄉又是學長,但在事實上我認為美團也沒說錯。外賣騎手全職很少,大多數都是兼職,什麼時候跑給誰跑,基本上都是自由的,根本不存在什麼二選一,這是常識。
再說20分鐘以上免單的問題,這主要是京東急於擴張而導致人力不足、系統粗放造成的。壓根不是什麼二選一問題。如果真的二選一,以美團日均上億的單量,京東一點勝算都不會有。

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希望京東能成為一條鯰魚,推動外賣市場從二分天下到三足鼎立,但我希望光明正大地競爭,是不用煽動情緒、操控輿論的競爭,這樣京東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
這次京東大字報的出現,確實帶有很強的劉強東風格。很多網友驚呼,13年前的大強子又回來了。事實上早在口罩期間,蟄伏一段時間的東哥就在嘗試復出,而這一次則是確定完成了換房本動作。
這些年京東的日子並不好過。去年雙11期間,消保平臺共收到電商相關投訴4.85萬件,其中京東投訴量達1.46萬件,排名第一;銷售量也逐年下滑,2024年,阿里GMV 在8萬億左右,京東只有3萬億。
別說拼多多了,連抖音電商都快碾壓了。而美團的即時零售“30分鐘送萬物”,非餐飲品類日訂單已經突破1800萬單了,更是直接殺進了京東的大本營。重新拿回控制權的東哥自然不甘淪落成電商界的第三梯隊。
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大佬們,一個一個從東哥腦海裡閃過,最後發現王興還能掰掰手腕,於是決意殺入外賣市場,來一場直搗黃龍的大反攻。看起來好像開疆闢土,實際上是不進則退,以攻為守。
但美團十幾年建立起來的護城河,可沒那麼容易撕破。不管你喜不喜歡美團,你不能不承認它的牛逼。如果京東只是全盤照搬美團的模式,店鋪從美團上找,騎手監管比美團還嚴格,而不能創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模式,那就繞不過外賣市場的規模和效率。
因為在總量盤子基本見頂的情況下,京東只能去在存量市場去搶原本屬於美團和餓了麼的蛋糕。這不僅需要演算法和騎手的磨合,還需要商家和消費者的配合,這可不是發幾個紅包能解決的。
但京東有京東的手段。不能不說,以1萬名騎手為槓桿,撬動美團每年為百萬名騎手繳納社保,這一招確實夠高明。更高明的是,在美團已經為騎手繳納24億元社保的情況下,硬生生打造了京東先繳納、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的宣傳效果。但這並不意味著騎手就會背刺美團,他們更在乎到手的收入。
這種確定性並不是京東揮舞幾下道德大棒,發幾個紅包就能翻盤的。這需要給予商家、騎手、消費者三方,長期提供經濟和情緒價值,才可能改變消費者習慣,否則這場燒錢大戰恐怕凶多吉少。
從商業角度來說,東哥再講義氣,也不可能拿股東的錢打水漂。資本最終是逐利的,賠錢賺吆喝只能一時爽,不能一直爽。靠補貼吸引來的使用者,最終也會在補貼結束後流失掉。
事實上此前的多次商戰,什麼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網約車,充電寶,共享單車,包括曾經的外賣大戰。當硝煙過後迴歸平靜,成本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京東的激進策略短期內確實會衝擊市場格局,但其能否在三個月內解決運力瓶頸、排程效率與成本控制三重矛盾,才是這場“外賣三國殺”的決定因素。
最後我想提醒東哥,無論是親自下場送外賣,請騎手兄弟吃海底撈,這些都無可厚非,但飯圈營銷也並非無所不能,更不能淪為口嗨。
作為舊王迴歸,希望東哥不要沉溺在飯圈造神的光暈中,越偉大越虛無,越完美越危險。
走群眾路線是好事,切忌表演過度,忘了來時的路。

位卑未敢忘憂國!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對話作者請新增微信:
Y2023-205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