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下哪些大佬做IP比較成功和失敗(純粹個人觀點)

關注我,提升商業認知,瞭解全球財富
昨天寫了文章《大佬們的吃相是越來越難看了》,吐槽了現在大佬們下場做IP的情況,說實話,評論比文章精彩,但是很多不能放出來。發現其實很多人也和我有一樣的體感,那我就放心了,S叔的粉絲看問題還是比較通透的。
指出問題很容易,但解決問題才難;昨天的文章太有破壞性了,那咱們今天的文章就要建設性。S叔我做了十年自媒體IP,從公眾號時代到短影片時代,算是跨越了十年週期。我斗膽和大佬們分享下,我對於IP的看法和理解。我覺得對於想做IP的人,也一樣適用,因為底層的道是相同的。
第一,大佬做IP,一定要和你的業務相關,不談業務只做IP就是耍流氓
大佬下場做IP,一定要說明你做IP的目的,最好和你的業務相關,你的業務,是你IP的這個大樹的樹根,撇開業務做IP,很難不讓別人覺得你動機不純。
很多大佬IP是有專門的公司孵化的矩陣賬號,這個已經很成熟了,孵化沒什麼問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核心還是你的IP和你的業務相關。
比如分眾傳媒老闆江南春做IP,人家就是希望帶來更多B端企業來投放分眾傳媒的樓宇廣告,畢竟樓宇廣告現在競爭也激烈,人家做IP就是公司最大的銷售和公關呀,雷軍也是,俞敏洪也是,因為他們創始人做IP,成本最低效能最高呀。
It's all about business.
做IP談自己的業務不丟人,相反應該大大方方地談。我經常看一些大佬們在電影級的相機前,在高階的燈光下,侃侃而談當年牛逼往事。

我經常困惑,你到底要表達什麼,你到底要賣什麼,你倒是說呀,急死我了。雖然你是大佬,但大家都很忙的。
有人說,很多大佬在賣知識付費產品,雖然我能理解,大佬的認知變成產品,確實也值錢。但是普通人做IP、做知識付費,往往是對功能效果付費,大家買的是產品功能,而不是名氣。比如我自己也賣會員,賣知識付費,但都是有清晰的交付標準的。
但是大佬們不一樣,本來名氣大流量大,就一定要切記一個點,就是儘可能不要收粉絲低價的錢,而應該直接免費送。背後的邏輯是,因為名氣而收費,本質上你收的是廣告費,而廣告費不應該是你的C端粉絲買單,而應該是B端買單。就像明星代言,沒有問題。
但是你把手伸向了C端,那就是你過了,就是吃相難看了。
第二,大佬做IP,不要展現高階,要展現真實,真實才是最頂的高階。
普通人做IP,我承認適度裝逼是需要的,因為你要和別人不一樣。但是大佬做IP,策略要恰恰相反, 叫做我和你們都一樣。
比如我又要說紅衣教主周鴻禕了,他就深刻理解了大佬做IP的精髓,他的簽名叫不端,不裝,有點二;多麼接地氣。

他前兩天去哈佛大學做個分享,說我來哈佛演講,就是為了吸粉來的;在飛機上和一幫大佬朋友打摜蛋;對著鏡子說自己鼻毛修理器都不好使,粉絲有推薦的麼。
就是你看他在車裡錄的那些影片,完全不修邊幅,主打絕對真實粗糙。但是沒人會懷疑他的實力,他哪怕犯錯了,人設也不會崩塌,因為他的人設就沒打算立起來。
因為絕對真實,帶來絕對鬆弛,帶來絕對喜歡—大家好好記住這句話。
而為什麼我們在看一些大佬的影片的時候,總覺得哪裡不太舒服,因為太端著了,距離太遠了。過去你高高在上,人群仰視羨慕你;現在高高在上,你誰呀你!
前段時間理想的Mega被公關黑成這個樣子,幾張輿論圖片,讓理想市值直接掉了1000億,理想公關團隊沒有任何辦法,報警沒用的。

這個時候,如果李想本人有個很大的賬號,並且受大眾喜歡的話,自己第一時間出來發聲,澄清,並且號召大家一起光明打敗黑暗。這個事情不會搞得代價這麼大。
但是話說回來,李想本人不適合做IP,因為性格太猛了,太容易樹敵了;這點要學學蔚來加電的李斌,不裝逼,很有粉絲緣。

很多人說做IP要有天賦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天賦,就是你這個IP的性格和風格,是不是讓大眾喜歡你,這點很重要,但是裝不出來。

順便說一句,我抄底了理想的股票,相信李想會挺過來,確實跌的太兇了。
但是俞敏洪老師在面對董宇輝小作文事件的輿論壓力,為什麼會處理好,甚至直接化危機為轉機,開創了與輝同行直播間。說白了,還是俞敏洪的IP影響力和人設讓觀眾喜歡。
所以大佬們做IP,本來生活就和大眾很遠了,短影片上一定要拉回來,大家都是人,沒啥不一樣。
呀,我還有好多要說,以後有時間再寫吧,總結一下吧:做IP這件事情呢,不是說你有選題,你有拍攝團隊,你有剪輯就行了,不是那麼簡單的,這些都是術。
核心是對於你這個IP的深刻理解,和你的商業的正向關係等等,這才是道,大道至簡。

都看到這了,點個關注我吧
這週五會員專場直播,聊聊在我眼裡,以及正確的IP方法論,歡迎大家點選預約收看,併成為S叔SVIP會員,每月一杯咖啡的價格,讓你收穫頂級的認知和方法論;記得加微信大管家微信,會通知你所有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