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寫在中年夫妻週末to do list上的事情可能有:每週一次的大掃除、送孩子上興趣班、帶父母去趟醫院……至於留給社交活動的時間,就像中年人無比奢求而很難得到的個人時間一樣,一再地被壓縮。如果非要用節假日這樣珍貴的時間去待客,那對方一定是且只能是夫妻雙方共同的朋友。畢竟在日復一日的牛馬生活後,大家都想卸下面具,至少在家時能坦誠做自己。
當然,共同朋友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隨著愛情的到來,緊接著兩人一齊跨入油鹽醬醋、生兒育女的人生階段,倆個人的朋友圈已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簡”。村上春樹在《刺殺騎士團長》中寫道:“咖哩要熬到第三天才最好吃,就像中年人的交情——熬過尷尬期才有味道。”那些熬不過尷尬期,需要夫妻任一方去勉強應付的朋友,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後,他們的身影終於徹底消失了。這時,被剩下來的朋友中,大機率都是和自己生活節奏基本保持同頻的、能聊得來的朋友。
大約十年前,畢業後的我來到了先生工作的城市。從最初的努力嘗試融入先生所有的已有社交圈,再到如今,我們的社交變成了以家庭為單位,與我們交往還算比較密切的幾位朋友,幾乎都已認識了多年,彼此相處起來不需要花費額外力氣,而且對方的生活節奏也同我們一樣,組建起了家庭,有了孩子。

《看見味道的你》劇照
說是“交往密切”,但我統計了去年的家庭社交頻率,平均每月僅有一次。即便生活在同一個城市,雙方要攜家帶口的赴約,也要經過一連串必不可少的流程:一方邀約——雙方時間確認——見面前兩天,雙方再次確認——取消、推遲或者是按照計劃進行。“再次確認”的階段,中年人好不容易燃起的社交熱情已有所消退,如果此時再遇上一兩件不可抗拒的外因,聚會便自然而然地走向被取消的結局。至於雙方約定的“下次”,一來也許遙遙無期,二來依然要重新經歷一次前面所說的流程。
對於那些最終可以順利成行的約定來說,目的地的選擇很重要。大多數時間,我和朋友們聚會時,都會心照不宣地優先以遛孩子為主,可以選擇去公園、動物園、植物園等空曠些的場所,畢竟孩子的精力無處發散的話,大人們甚至連安靜下來互相攀談幾句的時間都沒有。當然,還有一小部分時間,我們會輪流去對方家做客。作為在社交這方面,總想順其自然地躺平,偶爾掙扎一下的中年人,邀請朋友來家吃飯,多少算是親密朋友之間,最高規格的禮遇。此時,作為招待朋友的一方,自然要為此承擔額外的精神壓力和體力勞動。
“老婆,這週末,Y和D他們兩家,想來咱們家做客。”一天晚上臨睡前,先生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似地,對我說道。

《以家人之名》劇照
我的待客焦慮計算器瞬間被激活了:我家有六口人,兩家朋友加起來也剛好六口人,也就是說到時會有十二個人同時就餐。再盤點盤點人手,父母和我的廚藝實在不敢恭維,先生雖會做幾道菜,但速度太慢。先生和我有同樣的擔憂,短暫的面面相覷後,他試探性地問道:“要不,咱們吃火鍋?”“但是我們之前去人家家裡,都是對方父母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好菜。我們做火鍋,會不會顯得過於敷衍?”不過,廚藝這個技能顯然無法速成,所以最終我們還是放棄了內耗,決定用火鍋待客。
約定的那天很快就要到了,前一晚上,我和先生哄睡了兩個孩子後,進行了幾個月來最徹底的一次全屋大掃除。窗戶上孩子們留下的手印、藏在沙發底下若隱若現的不明物體、開放式書櫃上落滿的灰塵、洗手間鏡子上的水漬……平時得過且過的這些小細節,因為朋友們的即將到來,而變得不可忍受了。彷彿朋友不是來做客的,而是來參觀樣板間的。
第二天一早起來,我就在網上點了所有吃火鍋要用到的東西,從蔥、姜、蒜末到火鍋底料。先生在帶兩個娃之餘,還在見縫插針地做家務。這時的他,表現出了我從未見過的天賦,能自己主動發現,並且不用詢問我就能獨立完成家務。不過鑑於此時的盟友關係,我還是選擇了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他。好在,在我們緊鑼密鼓的準備下,至少在朋友進門的那一瞬間,看到了我們想讓他們看到的,深度“美顏”過後的家,終於表現出了歲月靜好的樣子。

《超時空同居》劇照
網上點來的火鍋材料也早已送到,簡單處理了一番後,我們便準時開餐了。大人們都是一邊舉著碗筷,一邊不時用目光追蹤著自家孩子的行蹤。比起剛過去的春節親戚聚會,與相熟朋友的聚餐,沒有人使勁勸酒,也沒有人絞盡腦汁說幾句客套話,擺上桌的紅酒從始至終只起到了裝點餐桌的作用。餐後也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偶爾趁著孩子們一同沉浸式看電視的工夫,大人們才能圍坐在一起,聊幾句大家早已線上交流過的話題。其實更多時候,朋友間的閒聊停留在交流情緒,而非交換真正有用的資訊上。
為了讓朋友們對此行的記憶不要只停留在火鍋上,我和先生又準備了餐後水果、甜點、茶飲。在孩子們的喧囂聲中,聚會終於要在需要準備晚飯的時間點前結束了。送走朋友後,我和先生對視的一瞬間,不約而同地長吁一聲。想要待客的心意有多真誠,此時的疲憊就有多真實。
父母見證了我兩從準備待客時的如臨大敵,到送走朋友後如釋重負的全程“實況直播”,表示這才哪到哪。想想他們年輕時,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走動的頻率之高、每次聚餐的時間之長,遠遠超過了現在。再看看我們,就連午飯都是半現成的,似乎不費任何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一次維繫感情紐帶的社交活動。孰不知,對現代中年人來說,效率、隱私、體驗、無負擔的社交才是優先順序。放棄外出就餐,選擇在家待客這個“沒苦硬吃”的選項之時,我們還是希望至少能保留住對效率、體驗和無負擔的追求。

《小捨得》劇照
別看待客方要勞心費力,其實當我的角色切換為要登門做客的人時,也會存在不同的壓力,要考慮回禮,還要具備上門做客該有的基本素質,不挑不揀,適當提供情緒價值。在和好友連續約了幾次,均因她和我的小孩前後腳甲流,她要加班,我要看牙,這樣的原因推遲了一個多月後,我們終於要見面了。
“這週末我爸媽在我家,有人做飯哦!”同樣有兩個孩子的閨蜜,邀請我們上門時,此前也都是選擇不出錯也不出彩的火鍋。閨蜜和我從小到大一起長大,畢業後機緣巧合,又來到了同一座城市工作,與我父母的潦草廚藝不同,閨蜜的父母向來熱心鑽研各種當地美食。自然,一想到能吃到地道的家鄉飯菜了,我對此行充滿了期待。很快,我又想到了上次閨蜜來我家時,帶來了不少禮物,一臺無線手持吸塵器,給兩個孩子各一套某品牌的玩具,趕緊在心裡盤算回禮清單。好在,所有東西網上都明碼標價了。難在,要想回送一份要不別出心裁,要不實用不雞肋的禮物,還是得花費不少心思。
見面的那天,剛走到閨蜜家樓道,我們就聞到了一股撲鼻而來的牛油火鍋底料味。越靠近閨蜜家,這股味道就越是濃郁。在一種說不清楚的情緒中,我敲開了閨蜜家的門。門口印著某超市標識的塑膠袋裡面,裝滿了各種菜品。

《飲食男女》劇照
迎上我的視線,閨蜜不好意思地主動解釋道:“早上起來一家人忙著大掃除,來不及做飯了。抱歉抱歉,今天咱們繼續打火鍋!我現在抓緊洗菜。”她邊說著,邊提起塑膠袋,往廚房的方向快步移去。中年人友誼的規則包括,不嘮叨不休,保持信心,還有在一起時努力取悅對方等。熟諳種種原則的我,在此情此景下,除了表示“我最愛火鍋”之外,無法講出其他更適合的臺詞。更何況,眼前的房間,和她平時隨手拍孩子時拍到的房間之間,明顯經過了人為的、大量的、辛苦的體力勞動,這也是她重視我的表現。中年朋友之間,能感受到對方偶爾的重視,足以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珍貴體驗了。
細細回想起來,這些與朋友相約的家庭聚餐中,能一直吃個不停的火鍋,反而成了最大的記憶點。至於大家隔著升騰起來的霧氣,聊了些什麼,大多都記不清了。正如塞繆爾·約翰遜所說,朋友之間最快樂的談話是,沒有什麼內容可以清楚地記得,但總體的效果是令人愉快的印象。
電影《飲食男女》中有這樣一幕:退休大廚老朱做家宴時突然失去味覺,女兒們對滿桌佳餚毫無察覺,只顧爭吵各自的麻煩。這個畫面很好的印證了電影裡的一句經典臺詞:“飯桌上擺的不是菜,是人心。”同理,當廚藝不精或者是沒有精力製作美食的中年朋友,依然保留著互相去對方家裡吃火鍋的傳統時,最終吃了什麼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此時,彼此從週末的To do list 中留給對方的那一大片時間,已經是雙方決心將友誼進行到底的最大努力了。

排版:布雷克 / 稽核:然寧

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
徵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個人故事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影片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詳細徵稿要求請點選👉【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長期徵稿】


排版: 布雷克 / 稽核:然寧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