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網100萬人追問生死的女孩,讓我找到了

大家好,我是陳拙。
今天對一群人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他們只有在一年當中的今天,才有機會被看到。
今天是國際罕見病日。
我決定重新跟大家講講這些病人的故事,並跟你們分享一下他們的現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節日的緣故,剛才刷短影片,有一個女孩的經歷被推送到我面前。
她叫劉開心,患有一種罕見病中的“罕見病”,這病甚至沒有對應的中文名。她自從10歲起身體就停止生長,身體經常骨折,隨時心臟停跳,吃任何人類食物都會導致消化道出血,只能靠用鼻飼管給身體輸送營養液來維持生命。
即使再疼,她也不哭。因為身體對眼淚和汗液過敏。
聽起來挺慘的,但其實,劉開心活得挺開心。
之前她接受採訪,在央視當著全國人民講“地獄”笑話。
記者問,長期帶著鼻飼管生活,會不會影響說話?
劉開心分享自己的獨門絕技,“我能一邊吞血一邊說”;她說最怕坐地鐵過液體安檢,主要怕嚇到路人。“畢竟包裡的‘液體’飲料,直接連著我的腸子。”
劉開心在網上有多重身份。她有時說自己“出場設定不太完善,導致質量不好”;有時叫自己“修煉成精的插線板”,源於她的形象——左邊心臟上裝著起搏器,右邊鼻子上掛著幫她“吃飯”的鼻飼輸液港;
更多時候,她說自己像“斑馬”。
因為當人們聽到馬蹄聲,下意識會想到馬而不是斑馬,就像數量太少,很難被注意的罕見病人一樣。
這些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罕見病人們,也來到了天才,攜力寫下了一本書的故事,被百萬網友看到。
只要他們的故事發出來,總會有人小心翼翼地追問:“作者還活著不?”時間越久,問的人越多。
真不是我吹牛,有人記了三年
比如患有發作性睡病的女孩,這種病會讓她隨時睡著,即使在開車、過馬路也不例外。女孩卻每次都把進入夢境當作一次人生冒險;

這是故事刊發時搭配的,還有印象不?

我還記錄過一個河北的女孩,她患有一種只有東亞女性會得的病,她找到我說治病很重要,提醒更多女孩注意身體的異常,早發現、早治療也很重要。
還有一位大哥,我叫他“全中國最孤獨的病人”,他的病在全國僅有一例,求醫數十年才確診。大哥年紀不小,仍像個熱血漫畫的少年男主角,他說,“既然這病落在我身上,我就必須要和它鬥一鬥。”
我總會被這些故事反覆打動——雖然孤獨地活著,但他們又比誰都清楚,活下來的意義是什麼。
我有時也覺得,他們的故事能多寫一些就好了。讓更多人理解,他們可能就不會那麼孤獨,就像剛剛我說的那個叫劉開心的女孩,她最近有一點“不開心”,因為和人“吵架”了。
有網友說,她接受採訪是在賣慘博流量,還有人勸她,與其發影片,不如直接放棄治療,拿錢去環遊世界。
這些都是不知道她的故事,不夠理解她的人。
她說:“要放棄能找到很多理由,但想堅持下來,一個理由就足夠。我想活下去,因為這世界太有趣了。”
幸運的是,天才和那麼多罕見病患者一起記錄故事,而看過的你們,不僅理解他們,還格外長情,有故事刊發三年後,仍被持續追問,寫故事的女孩現在怎麼樣?活得還好嗎?
趁今天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我跟大家分享兩件事。
第一件事發生在去年跨年。
有個罕見病機構舉辦了一場許願活動,他們組織機構中記錄在冊的病人及家屬,許下新年願望,由陌生人替他們實現。
在長長的許願名單上,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朋友。
有曾經在天才記錄過故事的病人,也有幫助我們記錄故事的家屬,雖然不知道他們過得好與不好,但我至少確認了最好的訊息——你們仍持續關注的這些病人,他們都還活著。
第二件事在當下,我希望在今天,再次跟大家推薦天才這些罕見病患者們創作的圖書《白色記事簿3:孤獨的病人》。
推薦這本書之前,我曾去各大社交媒體和圖書軟體上,搜尋與罕見病人相關的書籍——
卻發現,大多數與罕見病相關的書籍,都沒人關注、沒人評分、更沒人閱讀。
截止今日,《白色記事簿》可能是唯一一本完整記錄罕見病人真實經歷、被全網閱讀過數十萬次的故事系列。

評分能作證,確實好看

或許在這裡,你能看到這些病人最真實的生活,他們不需要同情可憐,他們明明每個都是獨自面對困境、與生死決戰的強者。他們比普通人更清楚,那些平凡的日子,到底是有多麼幸福。
他們不是“應該”被關注,而是“值得”被關注。
如果你想重溫他們的故事,可以點選購買這本書,將他們記錄中的感動和生命力,持續儲存在自己身邊。
點選下方圖片就能購買⬇️
另外,每售出一本書,我們都會將版稅分給作者,希望可以作為支援他們日後治療的費用之一。
希望這些罕見病人,能被看到和理解,也希望拿到這本書的你,能獲得對抗孤獨的力量,讓自己在無人知曉的日子裡,也有足夠耐心,好好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