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一夜回到解放前

來源:消費界
作者:曉夢
商業競爭的蝴蝶效應明顯。
此前流傳著一句話“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而是跨界”,看似沒有直接關聯的兩項東西,卻因為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潛移默化的成為開槍殺死對方的敵人。
對於周黑鴨來說,便捷性的不足,帶來的不僅僅是頭部滷味品牌之間的競爭,還有跨界競爭,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零食店,當他們順帶做滷味零食的時候,周黑鴨的市場份額會被進一步削減。
可以說當週黑鴨從鴨王寶座上跌落的第一天,它的侷限性就在逼迫著它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多方競爭者的有意或者無意圍剿,周黑鴨吃老本還能在頭部品牌中活躍多久……
1
打江山易,周黑鴨成為頭號玩家
周黑鴨創立時間晚於煌上煌,早於絕味鴨脖,憑藉著獨特的口味在初期發展中一騎絕塵,成為鴨滷零食品牌代表中的頭號玩家。
1995年,周富裕不滿足於工地上13元每天的工資,到武漢跟著姐姐學習滷煮技術,開始做鴨滷生意。
每天3點起床準備原材料,6點鐘出攤,勤勤懇懇的工作一天最多能賣10只鴨子,大部分時候僅能賣4、5只,這樣的業績不僅無法實現財富自由,連時間自由也無法實現。
周富裕學習溫州鴨滷老闆的做法,每天和酒店老闆打牌拉關係,試圖將自己的鴨子直接銷往酒店,但是剛開始做鴨滷,口味上難免存在一定的瑕疵。
於是周富裕動了歪心思,拿溫州老闆的鴨子作為試用品給酒店品嚐,在實際交貨的時候偷樑換柱用自家鴨子頂上,每天輕鬆實現百隻鴨子的銷量。
曲線致富的方法沒過多久就敗露了,畢竟食品的基礎在於味道,銷量在於口口相傳,周富裕的鴨子名不副實,被酒店老闆拉進了黑名單。
捷徑沒走成,周富裕只得老老實實的研究滷鴨的口味。
他買了很多香料書,奔波於香料市場研究,不斷的除錯口味,最後富有創造性的在滷料中加入了糖漿,用這樣方式滷出來的鴨子甜中帶辣、辣中帶甜,別有一番風味。
就在周富裕準備在成功路上開掛時,卻被隔壁的如意鴨搶了風頭,原來周富裕的鴨子一隻售價23元,如意鴨一隻僅售10元,對於老百姓來說哪家實惠買哪家,所以如意鴨的採購隊伍都排到了周黑鴨門口。
周富裕一經探訪發現,菜市場晚上6點鐘以後鴨子批發價僅6.6元,有了這個制勝法寶,周富裕打起了價格戰,每隻鴨子售價僅為9.5元,比如意鴨還便宜0.5元。
便宜的價格引發消費者的購買衝動,獨特的口味引發消費者的復購行為,這兩點因素讓周黑鴨初期創立時獲取階段性成功。
在周黑鴨沾沾自喜的時候,煌上煌已經擴張了百餘家門店,周富裕不甘示弱,決定和親戚合作加盟擴張,但親戚並不利於管理,一位親戚採用過期的滷料,導致消費者食用過後上吐下瀉。
周富裕從那時起決定,周黑鴨只做高階直營。
這一決定為周黑鴨未來的命脈走向埋下伏筆,它的成功和侷限都由此產生。
鴨滷的成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2010年天圖資本給周黑鴨投資6000萬,2012年天圖資本和IDG再投1.5億。
周黑鴨業績節節攀升,2016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衝擊200億人民幣,說是周黑鴨的高光時刻也不為過。
代表鴨的三巨頭周黑鴨、絕味鴨脖、煌上煌在2015年的淨盈利分別為5.53億、3.01億、0.61億,從這個角度來看,周黑鴨是當之無愧的頭號玩家。
2
守江山難,周黑鴨倒退淪為第三
1、業績下滑
業績節節攀升的初期爬坡階段結束後,周黑鴨走向了守江山的第二階段。
這一階段是綜合實力的較量,價格、品質、線下市場佈局,如何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成為了這一時期的重點,周黑鴨用不斷下滑的業績表明了在這一階段策略的缺失。
2015年淨利潤還是行業第一的周黑鴨,在2018-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不斷下跌,根據周黑鴨財報顯示,2018-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32.12億、31.86億、21.82億,同比下跌1.15%、0.97%、31.5%。
2018-2020年的淨利潤分別為5.4億、4.07億、1.51億,同比下跌29.1%、24.56%、62.9%。
在周黑鴨的走勢一路往下的時候,競爭對手絕味鴨脖和煌上煌正在持續爬坡。
2019年,當週黑鴨的淨利潤下滑到4.07億元時,絕味鴨脖的淨利潤為8.01億,幾乎是周黑鴨的兩倍,周黑鴨的鴨王的位置易主。
2020年,煌上煌營收達24.36億,同比增長15.09%,成功反超周黑鴨,成為行業第二。
周黑鴨從第一退到第三,市場用結果驗證了其商業模式的缺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原因。
2、失去線下市場
消費者都是有惰性的,不僅需要食品好吃,而且需要在想吃的時候就能吃到。
而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市場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就是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惰性。
在第一部分我們提到,周黑鴨堅持高階直營模式,在周黑鴨為了保證品質小步慢行的時候,競爭對手絕味鴨脖和煌上煌正在大肆擴張。
醫藥銷售出身的戴文軍帶領絕味鴨脖跑馬圈地,成立第一年佔領湖南,第二年走向全國。
截止2019年6月,絕味鴨脖已經開出10596家門店,周黑鴨僅為1255家,不足絕味鴨脖的12%。
絕味鴨脖像是毛細血管一樣的擴張策略,讓它牢牢的覆蓋了線下市場。
電商時代的競爭是外賣,當消費者想吃鴨脖的時候,絕味的一萬多家門店能夠在半小時內滿足消費者的口腹之慾,而門店數量不足的周黑鴨,最快也需要一天。
消費者的耐心很難支撐周黑鴨策略的轉變。
截止2020年末,絕味的門店數超過12000家,煌上煌超過4600家,周黑鴨大約1700家,相比於競爭對手的便捷性,周黑鴨的直營模式親手造就了消費者越來越快的遺忘速度。
3、高階策略的反噬
周黑鴨的高階策略,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貴。
絕味、煌上煌的客單價在25-35元/單之間,而周黑鴨的客單價達到40-60元/單。周黑鴨的產品定價幾乎在其他兩家的1.6倍左右。
雖然周黑鴨的鎖鮮裝從包裝上更加乾淨、衛生,但引發消費者復購的重要因素是價格。
蜜雪冰城憑藉著便宜的價格和並不難吃的口味,在下沉市場混的風生水起,在高階品牌喜茶虧損、奈雪破發的時候,雪王站著把錢掙。
堅持高階的周黑鴨並未能帶來和價格相當的產品溢價,創業初期跑贏如意鴨就是因為便宜實惠,如今周黑鴨卻是在故步自封。
對於大部分並不富裕的打工人來說,周黑鴨偶爾吃吃可以,但不太可能成為生活的常客。
對於周黑鴨來說,高階帶來更加嚴重的影響是成本的提高,採購成本、租金成本、勞動力成本、運輸成本,這些都逼迫著周黑鴨找到增長點持平支出。
絕味鴨脖擁有一萬多家門店,大批次的採購讓它的進價僅為周黑鴨的85%,加盟擴張能夠加大采購力度,讓絕味鴨脖在供應商方面獲得更低的議價權。
周黑鴨選址多為高鐵、機場、綜合性購物廣場等地帶,為了匹配周黑鴨的高階調性,所付出的代價就是人力資源、管理運輸方面成本的上漲。
面對上漲的成本,周黑鴨採取的首要措施是漲價。
原本就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的價格再次上調,無異於把猶豫的消費者推得更遠。
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消費者不會用自己的荷包給企業的後退買單。
4、周黑鴨的自救
不斷下跌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給周黑鴨敲著警鐘,為了挽救走低的頹勢,周黑鴨採取了兩項自救行為。
一是開放加盟。
2019年,周黑鴨放棄了堅持12年的直營模式,開放“發展式城市特許模式”,初始資金便要求500萬,這一條件無疑攔下了許多投資者加盟的想法。
隨之而來的疫情打擊,讓周黑鴨原本就不多的門店出現經營狀況,1225家直營門店中有80%停業關門,周黑鴨再次妥協,轉型加盟模式,將500萬的加盟費降低到30萬。
但從供應體系來看,周黑鴨目前只有湖北、河北、廣東、江蘇4個生產基地,四川的基地還在建設當中,而煌上煌已經擁有了6大生產基地,絕味鴨脖更是已經建立了20個生產基地,能夠輻射周圍300公里送貨。
周黑鴨想要擴張門店數量,就必須提升效率擴建生產基地,但一個生產基地想要不虧損,起碼要服務幾百家以上門店,周黑鴨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需要一定的智慧。
分散的供應基地會增加配送的難度,供應鏈的短缺必然會牽制門店的擴張,周黑鴨此前高階直營模式形成的弊端再次凸顯。
從2020年報資料來看,周黑鴨直營門店收入為14億,加盟門店營收入僅為1.4億,僅為直營門店的十分之一,開放加盟的初期成效並不盡如人意。
在周黑鴨故步自封的那些年,絕味鴨脖、煌上煌早已在快速擴張中佔領了線下市場,後知後覺的周黑鴨失去了黃金位置、失去了消費者心智佔領的最佳時機。
二是跨界營銷。
跨界成為了這些年品牌營銷的熱門選項,拉高品牌文化調性,實現品牌溢價出圈,在視覺上重構消費者認知。
周黑鴨也蹚了跨界這灘水。
和彩妝品牌合作,推出滷鴨系列口紅、氣墊;在深圳開設電競主題館;植入電影《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好命先生》等,植入《武林外傳》等多款手遊……
周黑鴨的嘗試似乎並未帶來太大的成效,連創始人周富裕都說,營銷帶來的結果有些分散。
為鴨脖賦能,提升鴨滷的溢價,聽起來有些玄乎,畢竟有同類的競品價格做對比,加上鴨脖無論多麼高階都很難達到“輕奢”的虛榮感,更多的是消費者被割韭菜的反感。
周黑鴨的高額營銷投入帶來的轉化率堪憂。
3
競對指點江山,周黑鴨失去民心
1、鴨滷市場被圍剿
對於一款食品來說,好不好吃決定了消費者是否買單,能不能持續好吃,滿足口味新鮮感,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持續買單。
近幾年在各大網路平臺上,都能刷到周黑鴨變味的評價,網友對於改版後的周黑鴨並不滿意,他們吐槽表示“自從裝進小盒子它就變了,非常辣,肉都是枯的”。
並且相較於絕味“多生產基地+當日配送”“冷鏈生鮮+日配到店”的模式,周黑鴨採取的是“集中生產+全國配送”,這就導致周黑鴨貨品配送時間相對較長。
翻閱各大網路投訴平臺,網友對於周黑鴨的食品安全問題投訴屢見不鮮。
比如食物發黴發臭、含有異物,銷售臨期食品導致拉肚子,前幾年周黑鴨就因為此類問題多次登陸質量“黑榜”。
雖然周黑鴨總部明確規定,生產超過5天的食品禁止銷售,但不知是否是因為配送效率不足,門店仍被爆出以各種方式銷售不合格產品,或許對於部分門店主來說,規則在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口味的不足,線下門店的覆蓋不足,周黑鴨正在逐漸失去市場。
畢竟如果周黑鴨做不好,還有千千萬萬個“鴨滷”撐起這片天。
2、滷味市場被圍剿
根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顯示,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三家的市場份額為16%。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三家頭部品牌能夠挖掘的市場份額不足20%,說明滷味市場具備豐富性和差異性。
品類的單一必然會導致天花板降低,加上不同地域口味不同,一種品牌很難同時滿足各地的消費者。
疫情之後的宅經濟,讓人們將目光再次鎖定在休閒零食領域上,滷味賽道頗受資本關注。
僅2021上半年的融資資訊就有7起,盛香亭、鹵人甲、菊花開等品牌都有資金注入,紫燕百味雞更是憑著著爆款“夫妻肺片”衝擊A股市場……
從消費習慣來說,街邊滷味小店是人們生活中的習慣性選擇,千萬家小店也在無形分割著頭部品牌的市場,畢竟頭部品牌口味固定,時間長了很容易產生厭倦感。
但是街邊小店卻是薛定諤的口味,更有開盲盒的新鮮感、本土化的地域感。
專攻線上的滷味品牌比如王小滷、爬手食品等,在天貓、京東等渠道獲得了大量的流量,它們從線上渠道再次分掉周黑鴨們的市場份額。
總結一下就是,滷味市場品類繁多、不同地區口味各異,競爭者可以從品類、口味等不同方面搶佔市場,線上渠道的鋪就也能搶佔主攻線下市場品牌的份額。
這些品牌並非有意搶佔周黑鴨的市場,而是在無盡的競爭改革當中,抓住了消費者的心,讓消費者主動放棄了周黑鴨。
4
周黑鴨看不到未來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Z世代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顯著的變化。
傳統的滷味品牌不太注重線上渠道的鋪設,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一代零食品牌,抓住電商時代的初期紅利,調整策略順應電商平臺的發展,打造IP,在消費者心中打造品牌形象,不斷的獲取流量。
三隻松鼠線上發展近十年,完善的電商運營模式讓它吃飽了流量紅利。
超過300的SKU,極大的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性,滿足挑剔的Z世代對於新鮮感的需求,同時營銷互動,將IP真人化,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品牌的成功打造,讓三隻松鼠們在擴充套件自己的品類時非常輕鬆。
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休閒滷味的市場規模為1235億元,2020年休閒食品的市場規模為12984億元,休閒食品下場做滷味這個相容市場,無異於降維打擊。
根據資料顯示,2019年三隻松鼠肉食滷味的營收超過12億元,佔比公司總營收的12%以上。
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在原有的使用者群基礎上做滷味,幾乎刨除了0到1的建立過程,直接向1到N進發。
在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們面臨電商流量見頂,開拓私域流量,發掘下一個增長點的時候,周黑鴨們才剛剛進入電商賽道。
絕味鴨脖、周黑鴨們的運作方式太傳統,無法跟上變化的網際網路時代,而那些在電商時代已經非常成功的零食品牌,輕而易舉就能奪取滷味市場。
它們並不是刻意和周黑鴨們較量,只是周黑鴨們被時代拋棄了。
5
結語
周黑鴨在渠道鋪設上失去了線下市場,進而間接的失去外賣這個私域流量,在電商時代失去了求變的戰略佈局,進而失去了和時代較量的基本盤。
慢了兩步的周黑鴨,或許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和重新整理佈局的智慧和勇氣。
不然,傳統的周黑鴨們,看不見未來。
– END –
六節課教會你,
系統掌握商業分析能力
▲長按二維碼識別學習
CEO商業評論
(ID: CEObiz
思想創造價值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沃頓商業》(ID: WhatonBusiness)   高階商業財富思想案例庫。商務合作及投稿請聯絡微信:whartonclu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