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澳洲爆發重大危機!殘酷現實曝光

澳洲一直以高福利國家著稱,每年都吸引著很多人前來工作或定居。然而近些年來,卻也出現了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
許多居民正被生活危機的陰霾所籠罩,住房危機日益嚴峻,物價如脫韁野馬般一路飆升,甚至露宿街頭的現象也愈發常見,嚴重影響著民眾的生活質量

大批人買不起房,被迫露宿街頭
澳洲的住房危機持續惡化,已成為民眾生活中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從建設源頭看,建築商與開發商舉步維艱。建築材料價格一路攀升,鋼材、水泥等基礎材料價格漲幅驚人,極大地增加了建設成本。
與此同時,勞動力短缺問題也愈發嚴重,熟練建築工人供不應求,這使得工程進度大幅滯後。
行業分析顯示,澳洲未來五年的住房供應可能遠遠低於全澳目標120萬套,短缺幅度甚至可能達到三分之一及以上。
城市發展研究機構澳大利亞城市發展研究所(UDIA)預測,到2029 年,僅各大首府城市的新房供應就將比目標少39.3萬套 。
租賃市場更是一片慘淡。租金價格不斷攀升,讓租客們苦不堪言。
根據澳洲住房倡議組織 Everybody’s Home 釋出的《2025 年租不起》報告,如今單身人士需年薪至少13萬澳元,才能輕鬆負擔全澳範圍內的平均公寓租金,在首府城市這一收入門檻更高。
即便是年薪10萬澳元(遠高於澳洲中位收入 72,592 澳元)的租戶,在澳洲多個地區也面臨著沉重的租金壓力。部分地區租戶甚至要將收入的一半及以上用於支付租金,像西澳北部租房者租金支出佔收入比例高達 55%。
為了尋找更便宜的住所,許多人被迫搬離原本熟悉的社群,長途通勤成為常態。
更令人心酸的是,一些人因無力承擔房租,只能流落街頭,在公園長椅、橋洞下勉強棲身,甚至出現了 “帳篷城” 現象。
近些年來,澳洲露宿街頭的人數呈現出急劇上升的趨勢。在悉尼等大城市,街頭巷尾時常能看到無家可歸者的身影。
一直以來,人們的印象中,露宿街頭的要麼是長期失業、窮困潦倒,要麼是癮君子或者黑幫團伙成員之類的。然而,目前的現實更加殘酷。
一些人明明有一份工作,但卻也因為無法負擔高昂的房租和各項生活成本,被迫露宿街頭。
據新州無家可歸者協會(Homelessness NSW)對澳洲健康與福利研究所最新資料的分析,兩年來,露宿街頭的上班族人數增加了66%,其中18至34歲的年輕人受到的衝擊最大。
在2023- 24財年,有工作但需要尋求無家可歸者服務幫助的人佔該組織客戶總數的比例從 2018 – 19 財年的13%增至 17%,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從事全職工作 。
這些人並非傳統印象中失業、窮困潦倒或有不良嗜好的群體,他們明明有一份工作,卻因無法負擔高昂的房租和各項生活成本,被迫流落街頭。
物價暴漲:生活成本“壓力山大”
物價方面,澳洲正經歷著痛苦的上漲週期。據澳洲工會理事會委託進行的獨立報告顯示,銀行、超市、航空和能源等公司利用市場影響力肆意推高物價,使得通脹水平居高不下 。
澳洲統計局資料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8%,其中住房價格和食品及非酒精飲料價格對通脹擴大貢獻最大,食品和非酒精飲料價格環比上漲 1.2%,水果和蔬菜價格更是因不利生長條件漲幅高達 6.3% 。
普通家庭的日常開銷大幅增加,原本輕鬆購買的生活必需品,如今也變得需要精打細算,生活壓力如巨石般沉重。
澳洲政府努力緩解壓力
面對如此嚴峻的生活危機,澳洲政府積極行動起來,試圖緩解民眾的壓力。
在住房方面,聯邦政府推出了一項30億澳元的計劃,對超額完成住房供應目標的州和地區給予獎勵,獎金支付從2029財年開始。
此外,政府也在考慮對規劃審批流程進行最佳化,減少不必要的繁瑣環節,加快住房專案落地。在打擊哄抬物價行為上,政府已收到相關調查報告,其中提出了35項建議,包括建立獨立的國家競爭和價格委員會,以加強對物價的監管,彌補當前對高物價關注的不足 。
同時,政府也在關注食品供應鏈,透過政策引導穩定食品價格,例如鼓勵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供應,減少因供應短缺導致的價格波動。
澳洲九號臺3月18日報道,在即將到來的聯邦預算案中,澳洲民眾預計將迎來一系列生活成本緩解措施
大約300萬名澳洲學生貸款持有者將迎來重大利好——6月1日起,他們的未償還貸款餘額將減少20%。  
這一舉措將一次性削減高達160億澳元的學生貸款債務,規模超過去年回溯性下調貸款指數化的五倍。  
另外,兒童保育補貼也將在預算案中佔據重要位置。  
與學生貸款減免類似,這項政策在2024年底作為競選承諾提出,彼時距離上一次預算釋出已久。
根據該政策,年收入不超過53萬澳元的家庭,每週可獲得三天的兒童保育服務補貼。 
未來,住房供應能否改善、物價能否迴歸合理水平、露宿街頭的現象能否減少,仍需持續關注政府政策的實施效果以及市場的動態變化,希望澳洲能夠早日走出這場生活危機,恢復往日的活力與美好。
推薦閱讀
材料來源:今日澳洲APP、澳媒等
Re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