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溫度這麼高,把車擋在這,你讓把西瓜卸掉?”
“你是人民公僕,是為群眾排憂解難的!”
短短兩句話,就讓咸陽市涇陽縣一女村支書火了!面對滿載西瓜的貨車被限高杆攔住時,村支書不僅時時刻刻想著村民的利益,還能正面硬剛鐵路工人,讓他們卸掉價值十多萬的限高杆。

按理說,這種把群眾放在心裡的村支書,自然會得到網友的支援,然而隨著事件衝上熱搜,這位村支書的做法也遭到不少爭議。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到底是一車西瓜值錢?還是價值十多萬的限高杆更重要?

6月9日,一條拍攝於涇陽縣某村口的影片火了,網友之所以議論紛紛,全都是因為這件事涉及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限高杆到底應不應該給貨車讓路?

根據極目新聞報道,該村莊種植了600畝西瓜,最近溫度很高,且西瓜價格持續走低,所以該村的村民便十分焦急,想要趁著西瓜還能賣上價就趕緊賣出去。

於是在6月9日,便聯絡了客商來收西瓜,最終裝了幾十噸的西瓜,然而就在出村時,卻被鐵路涵洞旁邊的限高杆攔住了,眼見西瓜在高溫下要壞了,村民都要急哭了,於是便求助當地的王書記。

由此一來便產生了兩個問題,1.為什麼進村的時候沒有攔住?出村的時候卻攔住了?是因為裝了太多嗎?
2. 限高杆到底能不能拆?

於是王書記便聯絡到了限高杆的歸屬方閻良工務段的工作人員,然而等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竟表示不能拆。一來是因為限高杆是鐵路裝置,是對附近鐵路橋樑的保護,如果沒有限高杆,那麼超高的大貨車碰到鐵路橋樑,後果不堪設想。

二來是因為限高杆價值十幾萬元,所以要麼讓貨車卸掉西瓜,要麼就聯絡段長或者鐵路部門。

在聽到對方的處理方法後,王書記也怒了,所以才當場怒懟對方,他們是人民的公僕,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給群眾添堵的。這種讓司機倒車卸西瓜的行為,就是不為群眾利益著想。

而後王書記便給閻良工務段領導打去電話,經過很長時間的溝通,對方才同意拆卸,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正常通過了,哪成想工作人員卻說,拆螺絲太慢了,得找切割機切割,但限高杆裡還有水泥,拆卸難度很大。

最終限高杆還是沒有拆卸,而司機最終是倒車出的村。
在事件發酵後,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
“這不是很簡單嗎,拆了再裝上不就行了,這種書記很難得”,但下面卻有網友覺得“這是工務段設定的限高杆,說明前方有鐵路橋樑,如果過去了發生了意外,那麼誰來擔責?”

“工務段介入了就說明前面有涵洞,如果連限高杆都過不去,那麼涵洞也過不去,如果強行透過,就會撞壞橋樑,影響鐵路執行”,但也有人覺得,真實的涵洞高度肯定要比限高杆高一點,所以就算透過也沒什麼。

“裝西瓜的時候沒看到有限高杆嗎?為了能多賣錢,還敢去拆鐵路部門的裝置,這位村支書真是敢想敢做”

“真當限高杆是擺設啊,說拆就拆,那還有什麼用,真是覺得自己太陽,全世界都得圍著自己轉”
“作為農村人真心覺得限高杆很有必要,現在很多路都是被這種大貨車壓壞的”


“限高杆價值十幾萬?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幾根鋼管而已,報價多少,實用多少,應該好好查一查了”
“這樣的書記才應該得到重用”

其實這件事之所以引發熱議,完全是因為雙方站的角度不同。
對於村民來說,如果不趁著這段時間把西瓜拉出去,那麼就有可能會面臨價格越來越低,甚至是過於成熟的風險。

而對於王書記來說,身為一村的書記,她首先考慮的是村民的利益,是大家這幾個月的辛苦勞作,能否獲得等價的收益,這與每戶村民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早一點將瓜運出去,就能早一點得到收益,養家餬口。

但對於閻良工務段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是涵洞的安全,畢竟這也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因此如何協調就成了事件的關鍵,這次能倒出去,那麼下次呢?現在資訊這麼發達,會不會客商都知道這不方便進出,就不願來這拉貨了呢?

所以這件事看似只是突發事件,其實是關係到當地村民切身利益的,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
好在王書記是個給群眾辦實事的,在這件事之後,她已經向上級反映了此事,申請能夠將此處的限高杆調高,這樣才能方便貨車進出。

雖然王書記是在為民辦事,但由此也產生另一個問題,如果調高了,那麼是否會對涵洞造成影響?
另外,為什麼只是幾根鋼管組成的限高杆竟需要十幾萬?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討論!
資訊來源:極目新聞《咸陽一運瓜貨車出村被限高杆攔下,女村支書怒懟鐵路工人要求拆掉它?當事人發聲》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
推薦閱讀
公號合作聯絡QQ:3131239563、微信:hqm111229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