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藝術生會選擇的愛德思考試局(EDX)一般會在2月公佈5月C2大考的主題。
「Union」這一主題探討了藝術家、設計師和工匠如何透過合作實現共同目標,挑戰傳統觀念,並創造出具有革命性的藝術作品。
從歷史到當代,很多藝術運動的開端,都是由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跨界聯合而造就的。
例如20世紀最具爭議的的立體主義運動,就是法國著名雕塑家布拉克和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在受非洲的雕刻中單純的造型和尖銳的對比影響下,發展出的一個新的風格。
例如印度殖民主義就間接激發了
孟加拉學派的藝術運動
,東西方不同繪畫風格的撞擊,
對當時的藝術發展方向產生了重大影響
,進而豐富了當代藝術的多樣性。
不過昔日的藝術聯盟運動受制於地緣關係,大多隻是在藝術家小團體中孕育;
而在“可以一鍵瞬間傳遞思想”的今天,當代藝術家們也開始習慣性地與品牌進行聯袂。
例如與草間彌生合作過的時尚大牌不勝列舉,這些聯名活動催生了無數令人驚歎、甚至震撼觀者的藝術傑作。
除了人與人的UNION,醜與美UNION亦可對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
藝術家們長久以來便深諳此道,從早期佛蘭德斯的阿德里安·範·烏得勒支的《靜物:獵物、蔬菜、水果與鸚鵡》,到奧黛麗·弗拉克的《命運之輪》與恩迪迪·埃梅菲爾的《墊入》,這一手法在眾多畫作中均有體現。
有些藝術家甚至會在肖像畫中加入另一個人物,從而編織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
大衛·霍克尼的《克拉克夫婦與珀西》、蘇尼爾·古普塔的《麗莎與艾米麗,倫敦》以及喬治·格羅茲的《一對夫婦》等作品,皆是這一主題的傑出典範。
事實上不止EDX考試局給出了最新的C2主題解讀,劍橋CAIE考試局近期也公佈了今年藝術大考的相關資訊!
2月14日(明晚)19:00,文藍藝術特邀 德比大學國際教育碩士、資深留學規劃導師——Luo老師,
-
A-level不同考試局/專業的選擇
-
CAIE考試局考核內容與評分標準
-
A-level高分C2作品案例解讀
-
25年最新作品集主題選擇分享
抓緊最後機會 掃碼報名
EDX 考試局的A-level藝術大考分為兩個部分:
其中,C1部分的成績佔比60%,主要考察內容為個人課題研究,沒有時間和主題的限制;也就是說按考綱完成相應的論文和作品,即可獲得成績。
C2部分成績佔比40%,這部分才是“5月大考”所指的內容,相關要求如下:
同往年一樣,EDX 考試局2025年A-level藝術C2大考需要在5月的連續三個星期內完成;
考試形式為線下 Sketchbook 製作,學生需要根據考試局給出的命題,在15小時內完成整本sketchbook及最終成品。
AO1: 靈感發展(25%)
記錄靈感來源過程,並進行批判性和分析性的研究。靈感可以來自於任何東西,但要將“如何把靈感轉變為藝術作品”的過程記錄在coursework裡。
AO2: 材料探索(25%)
研究和選擇適合的素材、媒介、材料、技法和過程,在製作過程中反思和迭代靈感。
AO3: 靈感記錄(25%)
記錄跟靈感相關的觀察(描摹藝術家的作品,大自然的景象,等等),並且在自己的作品和創作過程中體現出觀察到的元素。
AO4: 作品展示(25%)
在展示個人作品時梳理清晰的創作動機,並嘗試將視覺展示和其他元素串聯起來。
有一說一,2025年的「Union」其實比2024年的「observe, seek, challenge」要簡單一些。
2024年的C2主題要求考生能夠從 觀察、探尋、挑戰 三個層面去思考事物,既要有探索的遞進關係,還要與C1的製作保持相同的主題,並不容易。
那麼對於更難的主題,應該怎樣把控呢?讓我們來看看文藍藝術24季學員Liu同學是如何分析主題,並透過平面傳播作品最終拿到A的!
Liu同學根據C1的製作過程觀察到,由傳統亞洲家庭培養的頂尖學生為了滿足父母和社會的期望,優先考慮傳統的成功觀而不是個人發展。
細緻「觀察」不難發現,他們一直在努力工作,但往往在成就背後隱藏著內心的焦慮和壓力。
這種對所謂“成功”過程的不斷追求往往使個人與自己的內心世界逐漸疏遠。
之後,Liu同學將「探尋」的主題延伸到了對整個東亞文化下對傳統期望和社會現象的徘徊和掙扎。
Liu同學研究了藝術家和設計師是如何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定位的,並透過自己的創作方法,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問題融入他們的創作中。
而到了「挑戰」的階段,Liu同學調研了鳶尾花的花語——華麗、光明、自由,並從中找到了對自由和突破束縛的靈感,並結合C1命題,確定了成品的方案:
將收集到的令人焦慮的短語翻譯成東亞國家的語言,然後將其撕碎困在一個相框之中,
然後用丙烯酸的珠子和一條破舊的紅領巾作為碎紙片的前景,組合在一起營造了一種焦慮的氛圍。
最終成品對「挑戰」的理解不止侷限於突破刻板印象的枷鎖,還在於對平面裝置媒介的挑戰性試驗,
歡迎掃碼新增三喵詳詢
留學申請 / 作品集輔導 / 藝術實習
Alevel/EPQ/GCSE課程提分
別忘了「分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