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年,時代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強,一切都在重構,創業者變的不知所措,往前進一步,不知道該去往何方,待在原地躑躅不前,又怕被時代拋棄了,創新是找死,不創新是等死。
這句話就是當下創業者最真實的寫照。
短期主義和長期主義的衝突,一直在撕扯著創業者們,他們面臨太多焦慮。
技術的不確定性,AI來了,但還不夠徹底,沒有一個什麼殺手級應用可以上手就用的,沒有特別明確標準化的提效,“我”到底該怎麼辦?
營銷的不確定性,短影片是確定的方向,但是如何擁有短影片的能力太不確定了,各種“法、術、器”甚囂塵上,“我”到底該怎麼辦?
戰略的不確定性,到底該做什麼,品質還是爆款,品牌還是效果?該怎麼做,瘋狂試錯找到第二曲線,還是直接抄襲外部的成功經驗?
還有組織的不確定性,大環境的不確定性等等等等。
確定的好,或者確定的壞,很多人都能夠坦然面對,但不確定就讓人持續痛苦。
在11月9日,混沌創新大課將登陸景德鎮,善友教授與4位資深創業者深談,與這個時代仍有夢想的創業者們,一起直面創業真問題:《長期主義vs短期逐利,如何發現不變的結構性紅利?》
“我不關注公司能不能做到500強,我更關注公司的壽命有多長”
一直以來,企業界都在關注3年就“行業第一,4年就上市,5年就世界500強這樣的快公司”,但現在回看,真正的好公司,一定可以穿越週期,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所以我們邀請的這四位公司創始人都是10年以上的創業者,在不確定中把公司越做越大。
百能資訊創始人胡聯全在工業軟體領域已經深耕30年;至純科技董事長蔣淵與海優新材董事長李曉昱創辦的公司已經上市;鄉都酒業董事長李瑞琴今年已經74歲了,致力於打造中國的頂級酒莊酒。
他們都是善友教授棄商從教後帶的第一個班裡的同學,大家已經相識12年,所以聊的特別深入。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三點。
一、不管擁有多少資源,也要單點選穿,即使在針尖大小的領域也要爭取做到天下第一。
李曉昱一直在做膠膜產品20年,在光伏這個震盪劇烈的行業,即使最難的時候,虧錢也要在核心技術上投入做研發;胡聯全堅守在工業軟體領域30年,在極其狹窄的領域,做出了唯一一款可以取代美國工業軟體的產品;蔣淵從05年確定了技術方向,即便是看到有幾十倍成長,上萬倍成長的產業機會在身邊爆發,也堅持了20年沒有變過;李瑞琴要三代人做中國新疆的世界級品牌葡萄酒,一代人種葡萄,二代人做酒,三代人做品牌。
雖然他們分屬不同的行業,跨度很大,客戶面向企業或面向個人,但他們都堅持在一個點上做功,舍九取一,飽和攻擊,即便他們後來擁有了大量資金和資源,他們也管住自己儘量不去做外延,要一直往核心地帶走。
不管週期如何更迭,他們的核心能力都是不可取代的。
什麼才是自己的核心能力?
怎麼才能匹配外部的真需求?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單點?
長按掃碼,觀看直播

二、當你真正擊穿一個單點,裡邊自然會生長出無限的世界。李曉昱在膠膜這個狹窄的領域裡研發出了上百種細分產品,生長出了一個生態。蔣淵開始的目標並沒有想要做整合,而是做的小裝置,擊穿了之後生長出模組,最後再到一整個系統,最後在地化的供應鏈也長出來了。李瑞琴則是從種4萬畝葡萄開始,要做最好的新疆葡萄,擊穿之後再開始釀酒。
單點選穿,就能通神。大多數人感受世界的變化是線性思維,單點選穿是指數思維,他更像是郭靖的笨拙,反覆練習一個套路,直至達到無我的境界,在任何一個領域成為頂尖,他就可以作為你的支點,撬動更多的資源。
怎麼才能擊穿單點?
有哪些工具可以用?
長按掃碼,看四位創業者是如何做的

三、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做事總是在起起伏伏,你不可能精準的贏在每個瞬間,長期主義會給我們帶來最後一個回報。
創業10年、20年,這四位創業者面臨著無數巨大的挑戰,如果只是為了賺錢,他們早就可以退休了。他們如何可以咬牙堅持,聽他們的談話,你可以從字理行間感受到濃濃的使命感。
“打破了美國工業軟體的長期壟斷”
“將裝置效能做到遠超國外,但成本卻差不多”
“中國有好葡萄,就一定要有好葡萄酒”
創業一定要走過最黑的夜路,遠處的燈塔,讓你不會迷失在黑夜的小岔路里。
使命不是一個虛詞,不是一個情懷,是真正正正能夠幫助你在最難的時候咬牙堅持下去,在躊躇不前的時候給你力量,是你領導力的根本來源。
在他們身上,我們會發現,使命力是一種真實的能力。
以上內容,僅為全部內容的二十分之一,想要了解四位創業者創業20年都經歷了什麼,如何才能單點選穿,穿越週期,掃描二維碼,報名參加本次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