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放榜,都十分令人揪心。
今年,我們有幸受唯尋國際教育邀請,卻見到了一番不同的景象。
“錄了!錄了!”
隨著1月14日17:06分的第一聲歡呼,來自唯尋深圳校區的H同學拔得頭籌,牛津的“offer雨”正式拉開序幕!

如果不說這是牛津放榜現場,也許你會以為這是在世界盃決賽現場——迭起的歡呼聲,比明星球員進球時還要振奮人心。
每拿到一個offer,放榜現場就會響起一陣歡呼和掌聲。聲音最大、最激動的,則是相應負責的規劃師。
當天現場聽到喜訊的老師們,個個都下意識從座位上彈跳起身,不顧形象地發出歡呼……激動之情絲毫不亞於學生們的父母。

在這激動人心的一天,唯尋國際教育拿下了足足77枚牛津offer。
打響牛津開門紅後,適逢大年初二的劍橋放榜,唯尋的規劃師們在春節假期的紅火中,線上齊聚一堂,為學生們迎接來一封又一封劍橋的喜訊。


據不完全統計,牛津大學在國內錄取達到180餘枚,劍橋大學則達到274枚,總計超過450枚。
而唯尋國際教育的牛津錄取數達到77枚,劍橋則有143枚,共計220枚,約等於佔到國內牛劍錄取的“半壁江山”。
點選大圖檢視唯尋牛劍錄取詳情👇



這樣的錄取答卷,說是“神話”也不足為過!
從2021年開始,唯尋放榜高光時刻已經連續五年成為學生們的“春晚”,同享喜悅。
15年前的潘潘拿下劍橋offer時欣喜若狂;15年後的今天,他也想讓孩子們充分享受這一勝利時刻的儀式感。
往年高光時刻的每封offer都由創始人潘潘口頭播報,成績、學校、錄取專業……這些文字資訊很難讓我們看清背後學生的真實面孔。
所以今年,潘潘選擇讓孩子們成為焦點,讓“非典型牛娃”被大家看到:他們的教育背景如何,一路上有哪些困境,父母的態度如何……

唯尋創始人潘潘
在圍觀完整場熱火朝天的“唯尋放榜春晚”後,我們終於看到兩百多枚offer背後的“錄取真相”。

牛津錄取也能“黑馬突圍”
77枚牛津offer,來自上海拿到牛津工程專業錄取的張同學就是其中一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到訊息後的張同學,馬不停蹄從家中衝到現場,他和規劃師Lynne都滿面喜色,嘴角壓都壓不住。

Lynne老師敲響了上海地區的第一記鑼聲
回憶起剛接觸他的時候,Lynne坦言,從體制內轉軌國際路線的張同學,成績不算最頂尖,但勝在心態超穩、自驅力超強。


最初,他在工科和商科之間搖擺,都有興趣。
是本科學商?還是本科學工科、就業再轉商科?
Lynne將課題分離,將兩大路徑深入比對,幫張同學下定決心選中機械工程這一專業;又從筆面試風格、錄取率背後的邏輯等等入手,幫他敲定了牛津的Exter學院。
規劃師負責詳實可行的計劃,張同學則拿出超強的執行力,讓這份計劃一步步落實成為牛津的橄欖枝。
心態更是他獨特的天賦——不論筆試還是面試,他都以穩定核心應對,順利通關。
回憶起身邊那些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有些連面邀都沒拿到,而他卻在穩步引導下,超越自我。張同學笑稱,“這對於我來說簡直是意外之喜。”
因為怕等offer的心情太緊繃,張同學選擇打遊戲來轉移注意力。偏偏這一天他的手感特別好,連連贏下戰局。
在遊戲間隙,張同學拿起手機檢視郵箱,才發現來自夢校的郵件已經彈出來——“錄了!”
從等offer這件事就能看出來,張同學有著極其穩定的“強心臟”,善於自己紓解壓力、按自身節奏走。不管他人成績如何、申請準備如何,他都穩紮穩打,按部就班提升自我,不被外界影響心情和發揮,實現“黑馬突圍”。

唯尋規劃思路一覽
在名校申請者履歷普遍優異的情況下,心態早就成了錄取的關鍵一環。
規劃師介紹道,當下牛津和劍橋的面試,都不僅考察學術能力,還極為注重學生溝通能力和思維方式。
牛劍面試正在向“壓力面”方向悄然轉變,面試的問題可能會超綱,而學生需要做的就是展示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唯尋接受多次訓練的張同學,在面試中絲毫不慌,不疾不徐拆解問題,還和麵試教授開起小玩笑,留下了好印象。

當天張同學的媽媽也趕到現場同享喜悅,她笑稱,自己只負責陪伴孩子的申請季,從學術到情緒安撫,她都很放心交給唯尋。他們是規劃師,更是孩子青春期的成長見證者。
唯尋大多規劃師有少則兩三個,多則十幾個學生都拿到了牛津的面邀。
在現場,我們還看到規劃師們不僅確認和恭喜那些錄取的學生,更第一時間去安撫那些沒有收到錄取的學生,並與他們溝通後續安排。在唯尋,沒有孩子會被忽視。

牛津還是劍橋?
認清自己的過程需要“引路人”
大年初二,闔家團圓過春節的日子裡,唯尋的規劃師和劍橋的申請者們都屏住呼吸,等待著這一天劍橋的果實豐收。
從4點開始,小Z就不停重新整理著郵件收信箱。難熬的一個半小時後,劍橋丘吉爾學院的郵件赫然彈出。
會是拒信嗎?
忐忑後開啟郵件的小Z,反覆確認好幾遍,才敢相信自己拿到了錄取。

線上等待訊息的唯尋規劃師Jax,也鬆了一口氣。
兩年前剛見到小Z時,她還是剛從體制內轉出來的國際教育“小白”一枚。
Jax手把手帶她瞭解國際升學路徑,抓準她熱愛和擅長的物理專業,一路改善競賽和活動的規劃,又帶著小Z一家“召開會議”, 從歷年錄取資料出發,分析優劣勢,一步步篩出最適合的大學和學院。

用「嘔心瀝血」來形容Jax和唯尋的付出,並不誇張。
領著一個剛進入國際教育體系的孩子,一步步前行,敲開劍橋的大門。這種成就感對於規劃師自身來說,也是無與倫比的。
在規劃的過程中,每個規劃師都稱得上孩子的“引路人”。無論是學業指導,還是未來就業方向,甚至青春期和人生的困惑,規劃師們都陪著孩子一一解決。
肩負這樣的使命,每個唯尋規劃師都絕不僅僅是傳授學術知識。
立足全域性的規劃師們,還要用統籌思維為每個學生找到最優解。將學生們進行排列整合,儘可能避免強手競爭,還要做到不和大神撞車,從選校選學院開始,就打好錄取的基礎。


點選檢視大圖👆
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生
唯尋都會針對性給出規劃要點
每位規劃師均是如此。高光之夜的直播主持Bella老師就為一位學生在申請中,精心考量了一個少有學生敢選的學院,最後果然非常幸運地被牛津大學Queens College的化學專業錄取。

Bella老師
“他錄到的是怡和獎學金學院哦!”從10年級開始,Bella就一直陪伴這位學生一路成長,看到他的成功,Bella比老母親還要高興。
除了硬實力外,常年深耕行業帶來的敏銳嗅覺和申請策略,更是唯尋規劃師們難以比擬的強大優勢。
用專業知識扛起“引路人”的擔子,唯尋做到了。
想了解更多牛劍學子升學經驗?
即刻鎖定唯尋【牛劍大咖私享會】
席位有限,滑動檢視更多👇


作為國內牛劍“標杆”
唯尋做出了哪些努力?
在唯尋高光時刻現場,還有一位拿下牛津offer的上海徐同學也令人記憶猶新。
他有條不紊地梳理了自己選擇牛津以及物理專業的心路歷程,更直言感謝唯尋牛劍營對他的嚴格“磨礪”。
在牛劍營學習過程中,不乏一些“超綱”知識點,學習壓力並不小。
徐同學很感謝這段經歷,“面試如果出到非常難的題目,就需要需要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還有五個不同的老師幫我打磨面試技巧,不僅教會我有用的知識點和題目,更幫我學會從不同方面思考問題。”
有了這些前期的嚴苛訓練,徐同學反饋自己在真正面試的時候,反而覺得簡單到不可思議。
徐同學所說的,正是唯尋王牌專案——唯尋牛劍精英營,幫助一批又一批孩子實現了“脫胎換骨”般的蛻變。
上下滑動👇
檢視【牛劍精英營】更多資訊

每年牛劍營都帶領著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孩子們,開啟一段長達15天的學術夏令營修煉之旅。

每個班都配置了豪華師資,背後是牛劍背景導師+教輔導師+牛劍Offer Holder助教+學管師。
他們給牛劍營學生準備了多達500頁的精裝學生講義,知識點囊括從國際教育內容到部分牛劍大一課程。
光筆試就包含眾多題庫+晨測+營內2次模考+營後3次模考。面試更是有6次模擬機會!
文書也不落下,從報名的那一刻起,導師還會和學生開啟多輪選題頭腦風暴+文書可用素材的收集、申請材料梳理,閱讀積累等等,一步步將“牛劍苗子”推進頂尖大學。
在優秀牛劍畢業導師的帶領下,這些來自各個高中的尖子生們進行不同話題的深度探討,不僅能提升學術水平,掌握一手牛劍動態,還能擴寬自己的優質交際圈,一起努力奮鬥向著世界級院校拼搏衝刺!
深耕一個領域到極致是什麼樣的?
或許就是唯尋對於牛劍以及英本申請的執著模樣。
規劃師們親身實踐和打磨,根據牛劍動態年年更新的申請白皮書,扒清說透了錄取的細枝末節;堅持十數年的牛劍精英營,全國乃至世界的高中生聚在一起,又走出一批又一批牛劍G5學子……
學生的成功,才是唯尋教育的成功。規劃師們日日深耕專業領域,研究學生特質,所有精力都在學生身上——對於外界出現的一些無端質疑,唯尋甚至無暇拔冗回應,因為寶貴的時間應該更多用在規劃上。
基於這樣一份真誠的教育執念,這個申請季,唯尋才不負眾望,繼續交出輝煌的答卷。
🔥我們找唯尋要來了獨家福利🔥
唯尋杯免費測評
9-12年級規劃全路徑解析
三大課程一本通
最新版牛劍升學白皮書
還有官網推薦&學霸同款閱讀素材
掃碼新增小助手
名額有限別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