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名中國學生圓夢牛津,我卻有些心裡話不吐不快

1月14日下午5:06分,牛津大學的第一封錄取如約而至。時至1月16日上午,目前全國共收到195枚牛津大學的offer。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牛津之夜,許多孩子的命運齒輪開始轉動,讓我們一起走進錄取背後的故事……
作者:橡樹君。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曾動情地寫過一段關於牛津大學的描述:
“學院的庭院中,小徑蜿蜒,綠樹成蔭,古老的石牆記錄下幾百年的風霜,靜謐中透出智慧的光芒。”
牛津大學,以及與之齊名的劍橋大學,並稱”牛劍”,是令無數中國莘莘學子魂牽夢繞的頂尖學府。
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學生對牛劍申請熱度攀升迅猛。從2015年不足2000人申請,到現在逼近6000人,數量攀升了3倍不止,這其中有多少人能圓夢牛劍呢?低於10%。
究竟誰能圓夢牛劍?背後又有哪些力量的託舉?牛劍錄取是否有規律可循?本週二,藍橡樹非常榮幸受到唯尋國際教育的邀請,全程圍觀了牛津大學放榜。
時隔數日,我仍難掩心中激動。不僅是看到中國學子圓夢牛津大學,展現出的非凡實力。更重要的是,年輕一代鬆弛感和學術熱情,家長們的尊重和託舉,以及唯尋無可挑剔的專業指導,讓我腦海中走過一行字——
這是最好的時代。
十五年前的放榜
迴旋鏢正中眉心
17點06分,第一封牛津大學的錄取郵件,如期而至。
“錄了!錄了!錄了!”
現場歡呼聲雷動,來自深圳校區的H同學,拿下了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材料專業的offer,拔得頭籌。
4個A*成績,UKChO金獎、BPhO金獎、AMC 12全球前1%;電池能量密度相關科研……H同學十項全能的學霸履歷,讓這份錄取顯得有些“毫無懸念”。
緊接著,上海主會場的第一封offer也出現了!隨著一聲鑼響,來自蘇州的S同學,斬獲了化學專業的offer。
註定是個不眠夜。
  • 第三封offer 來自北京的H同學,Open Offer,化學!
  • 第七封offer來自山東的吳同學,St Edmund Hall學院,材料科學!
  • ……
  • 第十封 來自上海地區的張同學,工程!
短短10分鐘,11封錄取已經花落有主。
主舞臺下,上海唯尋總部所有規劃師,屏住呼吸瘋狂地重新整理郵件。上海、深圳、北京、蘇州、成都、西安……是6地唯尋人共同的春晚,大家穿上統一的紅色服裝,耳邊是此起彼伏的歡呼和鑼聲,比過年更熱鬧。
8點整,唯尋創始人潘潘站上了主播臺。此時,已經有64封牛津錄取的戰報傳來。看著那些收到錄取的孩子們AK都壓不住的嘴角笑意,潘潘露出“老父親”般的寬慰,他想到的是15年前的自己。
那一天,劍橋大學的錄取信姍姍來遲,潘潘收到了郵件卻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腦子一熱到操場跑了2圈,回到電腦前方才意識到——夢想成真了。
他是如此清晰地記得少年時的感受,當他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牛劍教父”後,他比誰都更懂這群孩子們的感受和喜悅。他說,要讓這一刻有足夠的儀式感,要把聚光燈照在他們身上,把這一天變得意義非凡。
因此,從2021年開始,唯尋就開始舉辦牛劍放榜的高光時刻。不過之前3年,每封offer都由潘潘播報,但他很難透過光鮮的履歷去看到背後真實的學生。
因此,今年除了播報第一封offer,之後所有的offer都由規劃師上臺講述。這個孩子為什麼優秀?他的成長經歷了哪些波折?他剛來唯尋的樣子是什麼?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沒有比規劃師更瞭解的了。
“比我當年自己申請還緊張!”
時間回到1月14日下午4點半,距離第一封牛津錄取還有不到半個小時。
上海總部所有規劃師都在現場,大家圍坐一桌互相打氣。“比我當年查自己的錄取還緊張。”一位老師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自言自語。
隨著時間流逝,空氣彷彿凝固。唯尋高光之夜的總導演阿桂老師告訴我們,去年唯尋的牛劍總錄取總數是203封,牛津86個,劍橋117個。“今年對牛津的期待是保7爭8,因為除了牛津筆試改革的因素,學費上漲也讓更多優秀學子轉投劍橋。從面邀資料上,也是劍橋更多。”
“錄了!”說話間,上海的第一封錄取到了!當大家還沒來及消化喜悅,Lynne老師看著手機又笑了出來:“錄了兩個,哦,不對,是三個!
“超級開心,超級滿意,超出預期!”Lynne老師激動不已。
Lynne老師敲響了上海地區的第一記鑼聲
這是Lynne老師第五屆牛劍學生,儘管這三位學生都在外地,但唯尋多年迭代的線上溝通模式日趨成熟,從他們進入牛劍營後,Lynne老師全程參與到他們的專業選擇、閱讀積累、申請政策制定等,對他們的情況瞭如指掌。
聊起三個學生的申請準備,Lynne老師開啟微信,滑動展示了她和學生大段大段的聊天記錄,“我知道他們很有實力,只是他們有時候不那麼自信,我根據他們的強項給他們佈置任務,也會盡可能安撫他們的不淡定。
在唯尋的體系中,規劃師可能是最懂學生的人,像師長、朋友,甚至是家人。Lynne老師感慨說:“出結果前,我就跟他們說,我會一直陪著他們。”
陪伴的內涵,比我想得更廣。
阿桂老師告訴我們,唯尋大多規劃師有少則兩三個,多則十幾個學生都拿到了牛津的面邀,他們不僅要確認錄取學生,更要第一時間安撫沒有收到錄取的學生,並與他們溝通後續安排。
放榜前,橡樹君發現了嚴肅的Jack老師,想跟他攀談幾句,他一臉歉意地拒絕我,“不好意思,等一會行嗎?學生現在比較緊張。”
Jack老師眉頭緊鎖,可在學生打來電話時完全卻雲淡風輕,“別急別急,還在陸續發呢。”
“有了。”Jack老師捏緊了拳頭,長出一口氣,在同桌老師的恭喜中終於笑出來。
在後續的直播中,Jack老師站上舞臺,他有兩個學生被錄取,我們在直播連線中也見到了這兩個優秀的少年。
高光之夜的直播主持Bella老師也有一位學生錄取了Queens College的化學專業。“他錄到的是怡和獎學金學院哦!”Bella老師的高興溢於言表,聊起這個她從10年級就陪伴的學生,Bella老師笑著搖頭,“很聰明,也很有個性。”
主持人Bella忙得腳不沾地
牛津大學每個學院都各自錄取,有不少門道在裡面,很多家長搞不清楚。唯尋的規劃師們會對學生進行排列,儘可能不讓強手競爭,更要避免與大神撞車。Bella老師將這個學生安排在一個很少有學生敢選的學院,最後果然非常幸運地被錄取了。
“說是有幸運成分,但他硬核的實力也遠超80%以上的學生哦。”Belle強調說,“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便沒有被錄取也並不代表你不優秀,可能就是缺了點運氣。”
“高光牛劍放榜,吃垮唯尋”
在高光時刻的主會場隔壁,唯尋包下了一家烤肉店。所有上海等offer的學生,願意過去等就好吃好喝招待。因為一個人在家等offer會更加焦慮,當天有不少學生守在店裡,聊天打遊戲,舒緩緊張心情。
“我們還為這個烤肉店活動起了個名字——高光牛劍放榜,吃垮唯尋。”阿桂老師告訴我們。
牛津大學物理專業錄取的王同學,就是在吃烤肉時知道自己被錄取了,氣定神閒地向父母通報了喜訊後,他就去到了會場。王同學的淡定不無道理,預估分和託福都接近滿分的他是妥妥的學霸。
初中時,他就對研究世界執行的本質和機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性格看起來有點內向的他,說起自己喜歡的物理滔滔不絕,眼睛裡冒出星星閃光。堅定了自己選擇物理的決心後,牛津大學也成了他的夢校。
說起他與唯尋的淵源,還要從唯尋杯考試說起。這是唯尋特有的全球高中生學術測試平臺,考出A及以上水平的學生才能獲得牛劍營入場券。去年有12000名學生參加唯尋杯,最後550名學生加入牛劍營。
在牛劍營中,王同學的面試技巧得到極大的提升。這對擅長筆試,但缺乏面試經驗的他受益匪淺。“筆試有競賽和考試的知識點範圍,面試就有不少技巧在內,需要熟練打磨。
牛劍營的作用不光是輔導提升,更重要的是精準匹配。眾所周知,英國大學要求學生儘快確認專業方向,針對性選課。在高中階段就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收到上海第一枚offer的S同學就是在牛劍營中將自己的天賦更精準匹配上了。他的規劃師Lynne老師告訴我們,S同學剛進牛劍營的時候,是想要衝擊劍橋大學的自然科學。
“但從他的學術表現來說,化學是遠比生物更優秀。我當時就跟他說,你要不要考慮一下牛津的化學,我還給他發了很多化學的書籍,看完再決定自己是不是要轉軌。他看完之後告訴我,覺得化學也有很意思,最後就促成了這次的錄取。”
說起申請策略,Lynne老師恨不得將她的技巧傾囊相授。事實上,唯尋非常擅長做資料模型,利用大資料對學生和優勢學院進行匹配。但另一方面,學生的自主意願也很重要,未來3-4年要在哪個學院度過,對他們來說很關鍵。
“我今年找了很多方式,透過資料探勘和對標,給出學生3-4個有利學院的選擇,列出學院的位置、教授、學院規模、甚至宿舍樓等關鍵因素,給學生一定的選擇自由。然後再橫向分析今年是否有同等水平的學生撞車,再做調整。整個八月我們都在學院之間來來回回調。”
當這群個個都極富個性的學霸,能體會到規劃師對他們的用心良苦,也就不難理解他們可以抱在一起慶祝、歡呼、共享人生中高光時刻,這是一種真正超越師生的關係。
“等offer的時候在玩遊戲”
唯尋各地分會場的熱鬧氣氛絲毫不遜於上海主會場。今年廣東的牛津offer井噴。除了第一封offer被深圳學子拔得頭籌之外,當天更收穫了12枚offer。連線時,深圳地區的負責人Stan老師意氣風發,連呼精彩。
潘潘與唯尋深圳負責人連線
北京、蘇州、成都和西安,各地規劃師都在不甘示弱地曬著自己的offer。這些無法親臨現場的學生,透過直播連麥與潘潘對話。
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在鏡頭中,我看到了多元、個性、立體的“人的形象”。
深圳的X同學連線時,評論區的刷屏簡直就要炸鍋。潘潘羨慕地說:“你有好多粉絲啊。”這位開朗英俊的男孩,瀟灑地講述了自己被錄取的故事,簡直是“小小牛津拿捏”
來自北京的小Q也令人印象深刻。喜歡數學的女孩天生颯爽,她在地鐵裡的查到郵件,差點激動到手機甩飛的描述,讓人忍俊不禁。小Q“大言不慚”地說:“我雅思成績不高最後還被錄取,可能就是面試官喜歡我吧!” 的確,面試官很難不被她身上這股生命力打動。
在等待郵件期間,Y同學還在淡定地玩遊戲。他說了很少關於牛津的事,卻聊了許多關於小提琴。從小學琴的他發現音樂與數學思維背後的關係,並將它寫進了文書。
還有一位W同學,拿到牛津面邀後拉了個群,把所有準備面試的小夥伴攢一塊互相練習,而後他又把自己的經驗整理出來,分享給更多人。他是個性格非常好的男孩,樂於與規劃師溝通自己的情況,每個老師都很喜歡他。
……
這樣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一整晚都說不完,轉眼就過了12點,牛津offer雨初歇,但我想激動的情緒還將持續一陣。正如唯尋深圳地區的負責人Stan說,是最優秀的學生成就了唯尋。
截止到發稿前,唯尋今年已經收到了77枚offer。放榜將持續,更多孩子和家庭的命運即將被改變。
同時也讓我們期待大年初二的劍橋放榜,再次共度高光時刻。

🔽我們找唯尋要來了五份🔽
藍橡樹獨家福利

唯尋杯免費測評

9-12年級規劃全路徑解析

三大課程一本通

最新版牛劍升學白皮書

還有官網推薦&學霸同款閱讀素材

掃碼新增小助手

名額有限別錯過了

🔽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