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黃仁勳親述,首次公開英偉達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奧秘

2024 年 11 月 10 日,英偉達成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 3.6 萬億美元的公司,超過蘋果和微軟,問鼎世界第一。
在上週英偉達披露的最新季度財報,其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94% 達到 351 億美元,預計四季度營收為 375 億美元。
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同比上漲接近 200%。如果你在 1999 年 1 月 22 日 IPO 時投資英偉達 1 萬美元,那麼截止去年底,其價值達到 1320 萬美元。
在英偉達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的四天前,黃仁勳在加州理工學院 2024 屆畢業演講結束後與《巴倫週刊》高階撰稿人 Tae Kim  就正在撰寫的書籍《英偉達之道》展開了廣泛討論。
Tae Kim 從 20 世紀 90 年代起密切關注英偉達,是少數幾個可以提前獲得產品資料和簡報的記者之一。在此之前,他擔任過彭博社科技專欄作者、CNBC數字頻道的投資記者,以及雅虎財經的線上編輯。在職業生涯初期,他在對沖基金公司擔任過投資分析師。
這是第一本講述英偉達完整企業故事的書,也是首部黃仁勳授權採訪的書,全景囊括了英偉達 30 年艱難發展歷程,首次公開了英偉達在產品、市場、創新、逆境求生以及未來產業佈局等多個方面的細節。
據悉,中文版《英偉達之道》也將在 12 月 10 日全球同步上市,作者採訪了超過 100 位受訪者,包括兩位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員工高管、2 位早期投資英偉達的 VC 投資人、生產製造/銷售領域的合作伙伴以及科技公司 CEO。
英偉達的企業文化始於黃仁勳,而白板也許是英偉達獨特文化的終極象徵——一種推動思考、協作和不斷創新的驅動力。
自從黃仁勳在 1993 年創立英偉達以來,作為公司的 CEO,他始終將白板作為溝通和創新的重要工具。
在公司會議中,黃仁勳常常站起來,拿著心愛的馬克筆,勾勒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或構想的輪廓。即使他人正在發言或使用白板演示,他也會參與其中。
在英偉達,白板不僅是會議上的主要交流媒介,更是可能性與短暫性的象徵。它代表著一種信念:即便是最成功的想法,最終也可能被擦去,由更優秀的新想法所取代。
在公司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兩棟總部大樓中,每間會議室都配備白板,寓意著每天和每次會議都是重新探索和創新的機會。在這裡,創新是必選項,而非可選項。
白板的使用要求深度的思考和即時的表達,這對所有參與者都是一場即時測試,包括高管在內的員工都需在同事面前展示自己的思路,而非隱藏在精心設計的幻燈片或花哨的影片背後。
此外,英偉達公司內部的一個普遍態度 —— 英偉達的文化不鼓勵回顧過去,無論過去是錯誤還是成功,而是專注於未來——就像一塊空白的白板一樣充滿了機會。
在作者 Tae Kim 看來,英偉達的獨特之處不在於其技術優勢,那只是一個結果而非根本原因,也不是來自因高市值而享有的財務資源和新機會,而是其獨特的組織設計和工作文化——英偉達之道
這種文化,讓員工既可以獲得非同尋常的獨立性,又得遵循最嚴格的要求標準;鼓勵員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但又要求達到最高的質量。
此外,英偉達的文化也允許黃仁勳作為戰略家和執行者,直接關注到公司裡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最重要的是,這種文化要求每個人展現出近乎超人的努力和心理韌性。
✦ 精選內容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