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蘋果嚴防死守英偉達,曾因焊點門事件撕逼,選擇與博通合作開發AI晶片

圖片來源:AI生成
與大多數有人工智慧野心的大型科技公司一樣,蘋果幾乎無法避免使用英偉達的晶片。英偉達的圖形處理器(GPU)幾乎已成為開發和執行AI軟體的事實標準。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道,蘋果正在尋求減少對英偉達晶片的支出,同時不削弱自身在AI領域的成功。
與同行不同,蘋果並未大批次購買英偉達晶片,而是主要透過亞馬遜和微軟等雲服務提供商租用。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訓練其最大的模型時,蘋果甚至選擇租用谷歌設計的AI晶片,而非英偉達的產品。此外,蘋果正與博通(Broadcom)合作設計一款AI伺服器晶片,預計將於2026年實現量產。這被認為是蘋果迄今為止避免依賴英偉達的最大膽舉措。
長期的不信任
蘋果對英偉達的“過敏”部分源於其節儉風格,以及希望掌控關鍵技術的需求,以避免他人對其業務產生影響。但據10位曾在蘋果或英偉達任職的前員工透露,蘋果內部領導層對英偉達的怨恨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當時的商業糾紛甚至可以追溯到史蒂夫·喬布斯執掌蘋果的年代。
2001年,蘋果與英偉達建立了重要合作,將其晶片應用於Mac電腦,以提升圖形效能。當時喬布斯公開表示兩家公司關係“非常好”。但實際合作過程卻充滿摩擦。在一次會議中,喬布斯指責英偉達的產品技術是抄襲皮克斯(當時喬布斯擁有控股權的動畫公司)的。英偉達高管反駁稱,英偉達擁有的圖形專利遠超皮克斯,甚至可以反過來起訴皮克斯。會議的剩餘時間裡,喬布斯假裝這位高管不存在。
“焊點門”事件
英偉達並未將蘋果視為重要客戶。與谷歌、微軟、亞馬遜和特斯拉等英偉達主要客戶相比,蘋果並未進入其前十名客戶名單。部分原因是蘋果與其他科技巨頭的業務模式不同。蘋果不提供雲計算服務,因此無需滿足客戶對英偉達晶片的需求。
在喬布斯時代,蘋果嘗試讓英偉達為其MacBook定製圖形晶片,但英偉達因收益不高而不願投入太多資源。相比之下,蘋果後來選擇了AMD作為供應商,因其晶片雖然效能不如英偉達,但蘋果在定價和定製化方面擁有更多話語權。
2008年,英偉達生產的GPU因焊點設計缺陷(被稱為“焊點門”)在蘋果、戴爾和惠普的電腦中出現故障。這導致蘋果不得不為相關MacBook提供延保服務,但未能從英偉達獲得足夠賠償。這一事件進一步惡化了雙方的關係。隨後,蘋果轉向AMD並最終在2020年完全轉向自研GPU。
AI晶片和競爭策略
近年來,英偉達的GPU成為AI行業的核心工具。然而,為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蘋果已經開始使用谷歌設計的TPU(張量處理單元)來訓練AI模型,同時租用亞馬遜和微軟的雲資源。更進一步,蘋果正在研發自己的AI伺服器晶片,代號為“Baltra”,預計將具備訓練和推理能力,進一步減少對英偉達、谷歌和亞馬遜的依賴。
儘管蘋果與英偉達的關係緊張,但近年來仍有一些合作跡象。2023年,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演講中短暫提及蘋果的Vision Pro混合現實頭顯。此外,英偉達和蘋果最近共同宣佈了一項加速大語言模型執行的研究合作。
然而,蘋果內部仍在探索減少對英偉達依賴的途徑。今年夏天,蘋果將部分以色列晶片工程師從其他專案轉移至AI伺服器晶片開發上,這表明蘋果可能希望透過進一步自研技術降低外部供應的必要性。
來源:
[1] How Apple Developed an Nvidia Allergy,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how-apple-developed-an-nvidia-allergy?rc=pbvtni
歡迎掃碼加群參與討論
———END——–
我們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青投創新,新型科創產業服務平臺,以科技、人才、資本為核心,透過內容出版、資料支援、產業諮詢、科技轉化等業務,為科技人才創業專案提供孵化及加速賦能服務,助力國家科技興國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