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紅書上頻繁看到帶有李誕標誌光頭形象的直播切後,網友們開始覺得這一現象有些詭異。
在李誕的帶貨直播間裡,他常常一個人出現,用自己的上半身擠滿整個豎屏畫面,挨個讀著粉絲投遞的問題來信,像深夜電臺的主播,觀看並評論著來自陌生網友的各種情感八卦與生活疑惑。
這位曾活躍在綜藝節目中的脫口秀演員,將人間悲喜劇從舞臺搬到了直播間,賣東西反而變成了更不重要的事。
拆解狗血,撫慰生活
前段時間,《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喜劇之王單口季》等脫口秀節目聲勢熱烈,不少大家熟悉的脫口秀演員悉數在場。但是,不包括李誕。
離開脫口秀舞臺挺久的李誕,實際上正在忙活他的個人直播。在李誕的直播間裡,他目前的主業是讀網友的來信,副業是賣賣零食和果汁等。不過,這並不是他提前規劃好的行動。
一開始他只是直播看《甄嬛傳》瞎聊天,後來他發現和觀眾互動很有意思,觀眾也會提出很多問題。慢慢就形成了觀眾投稿、主播分享的深夜電臺模式,順便再賣賣貨。

或許是因為李誕曾經在脫口秀節目上金句頻出、爆梗不斷的印象過於深刻,湧入李誕直播間的網友們,更希望能和李誕進行互動,和他分享自己的奇葩經歷與生活困惑,並期待著這位嘴皮子還算順溜的主播,能說點什麼。
在直播間裡,你能聽到諸如“八年時間,我從正牌女友變成婚外情物件”、“和老公朋友保持關係半年了”、“同時喜歡三個男生怎麼辦”這樣的狗血倫理大戲,深刻感受到什麼叫做生活遠遠比電視劇還要精彩。故事的尺度爭議之大,連最近總是被罵上熱搜的《再見愛人》都只能甘拜下風。
他用“哈哈哈”的戲謔,夾雜著脫口秀表演一般的熟練演說技巧,一句一句地拆解狗血敘事下的普通人心態,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比如,曾有網友告訴李誕,她談戀愛不往心裡去,有時候會同時談兩個男朋友,但好像最後發現誰也不喜歡。比起委婉的指責,李誕反而認為投稿的姐妹是“先天談戀愛聖體”,“這樣的人才適合談戀愛”。這番言論不僅給投稿人提供了正向的情緒價值,不讓炸裂的故事落入複雜的道德審判中。還引得直播間其他眾多圍觀群眾爆發笑聲,接連不斷地想要“接聖體”。

而當網友的來信以“我絕不是一個好女人,所以我願意接受大家的指責”開場時,李誕立馬說道,不允許直播間的朋友們指責她,要讓來稿人見識見識什麼叫做“不judge”。當知道來稿人的故事是“在婚後談了七段戀愛,但每次老公都原諒了自己”之後,李誕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很怪的,既然原諒了那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外人沒有必要指責,也無法評論。
聽八卦聽到爽,還很少被冒犯。李誕直播間那些擁有炸裂情節的故事,似真似假,再加上李誕的犀利解讀,已經成為可供反覆觀賞的新型電子榨菜,以故事純享合集的形式在平臺上廣受好評,充分滿足了不少網友們對drama的探究欲與獵奇心態。
而除了狗血故事分享會,李誕的直播間有時候也會變成賽博心靈療愈室。不少網友會在直播間裡真誠提出對自己生活的困惑,希望得到指點與建議。比如對於“什麼是愛自己?”的疑問。

愛自己就是允許自己不優秀,就是允許自己有缺點,很平靜地接受自己,愛自己非常非常難。” 李誕說。
雖然是一碗熱乎乎的心靈雞湯,但這段話的存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寬慰那些仍在探索如何愛自己的人。
而他最常提到的建議之一,是“永遠堅持,隨時放棄”。意思是每時每刻都做好準備,鍛鍊自己,讓自己變得好。但如果事情沒做好,遭遇了不好的感情或者工作經歷,就馬上放棄,一分鐘不猶豫,不要因此消耗自己。而接下來,仍然去試著將新的事情做好。

他的金句平實而不失真誠,保有一點小幽默之外還能讓人思考自己當下的生活。李誕在直播間裡的鬆弛發言,好像在講笑話一般,但卻清醒、認真地透露出對豁達的追求,讓人接受起來毫不費力。
一些聽過李誕直播的觀眾覺得,他好像現實生活中我們願意把八卦和小秘密分享給Ta、能站在我們這一邊給出建議的朋友,只不過他在賽博空間,在遠處,不在附近。
是電子好友
也是情緒商販

隨著像李誕直播這樣方便品味的電子榨菜越來越多。不少人傾向在網路尋找慰藉,而不是將精力投向自己的“附近”。
我們觀察了一些李誕直播間的忠實粉絲,其中女性受眾佔比較多,Ta們從一開始只是偶爾觀看李誕直播的樂子,變得開始依賴與習慣李誕直播的陪伴。下班之後,週末的日子,無聊的時刻,出現在李誕直播間光怪陸離又雞毛蒜皮的事情,和李誕那些出其不意又完全自洽的評論。
似乎變為了一種有聲音、聽得見的社交陪伴,以至於讓自己安靜的房間與放空的腦子,都無需孤單地空閒著。比起尋找現實生活中的陪伴,以幾萬粉絲之一的賽博人格出現在鬆弛又有趣的直播間裡。
這也是不少人選擇李誕成為自己“閨蜜”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除了耗費的時間,甚至不會真的失去什麼,也不用擔心交流是否會不順暢,因為往往在直播間裡,觀眾都更像“顧客就是上帝”裡的顧客們。甚至,當大家認識到“原來大家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的時候,還會產生一絲絲安慰感。

得到網友信任的李誕,也開始自由地變換自己在直播間裡的姿態。李誕可以躺在床上懶散地刷著評論回答問題,畢竟大家最喜歡看到的就是這種鬆弛。他需要帶貨,這是他的生存方式與盈利任務,但卻不需要像其他主播一樣賣力吆喝、刺激消費,粘性不斷增長的粉絲群體會自發補足“萬物盡頭是帶貨”的最後一環,欣然接受電子螢幕前那位“電子閨蜜”的好物推薦,在直播間自主下單,甚至還會幫著李誕賣東西。

李誕知道怎麼說話能夠取悅大眾,他會說大家喜歡聽的話。”
比起“真誠”,不少觀眾似乎更喜歡用“聰明”這個詞來形容直播間裡的李誕。他知道自己的受眾更多是女性,於是你很少在他的嘴裡聽出來高高在上的“爹味”。儘管在情感生活上,李誕也曾備受爭議,一團亂麻。但對於只想聽八卦和雞湯的直播間觀眾來說,他們不需要真正地接近李誕的現實生活,只需要遠遠地接受情緒價值。
能說會道的語言表達,與足夠的審時度勢,讓李誕在開闢這條小眾直播賽道的過程中,顯得如魚得水。他拆解狗血故事,撫慰生活的褶皺,甘心做不明碼標價的電子軍師,安全而適當地滿足著不少現代人略顯貧瘠的現實社交需求,似乎足夠適應這個滿滿當當而又空空蕩蕩的網路世界。
TALK TALK
如果給你的電子閨蜜李誕寫信,
你最想分享的是什麼?
編輯 Sissi Hua
撰文 flowery
排版 薏涵
視覺 Ys
校對 新月
先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