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預約“新榜內容節—2025新榜大會”直播
網際網路再現新一代情感導師(毒舌加強版)。
“哪有人洗澡洗一天的,他在你面前練水遁消失術啊!靠腰嘞!” “剛剛還說喜歡他,現在又說配不上他,左腦開始攻擊右腦啦!靠腰嘞!”

魔性的閩南口音,加上每條影片必帶的“靠腰嘞”方言梗,劇情博主“霞士比亞”扮成情感導師的模樣,像串連珠炮一樣在網際網路上火力全開,直擊痴情男女的內心深處,用最毒舌犀利的語言罵醒一個個“戀愛腦”。
強烈的內容風格,讓“霞士比亞”在近期漲粉表現亮眼。據新榜旗下各內容平臺數據工具,其賬號近15天全網漲粉達到351萬,僅在快手便漲粉255萬。
或許是兩性情感這道議題太難找到標準答案,網際網路上的“情感導師們”紛紛各顯奇招。不僅有“霞士比亞”這種毒舌派,也有自制相親公式的理論派,還有藉助塔羅八卦的玄學派,甚至還包括李誕、韋雪為首的明星網紅派。
在這其中,“霞士比亞”有哪些亮點?各路情感導師層不出窮的背後,蘊藏著哪些流量商機?

15天漲粉351萬,
“霞士比亞”用毒舌罵醒戀愛腦
沒有什麼比一頓劈頭蓋臉的發瘋更抓人眼球。
“我給你下跪行不行啊,我真的很想挽回她!” “再亂說我就撕爛你的嘴,他明明還是愛我的!”

激烈的言語、崩潰的情緒、晃動的鏡頭、歇斯底里的拍桌,統統被濃縮排“霞士比亞”影片開頭前三秒,任憑哪位網友刷到都忍不住停下圍觀。
影片裡,“霞士比亞”身穿白大褂,梳著特色的雙馬尾髮型,扮演一名坐診中的心理醫生,配合門外第三方的拍攝視角,和時不時的路人憋笑聲,生動呈現出一場場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連續劇。
每一位被“霞士比亞”接待的來訪者,無一例外都是咆哮入鏡,情緒激動到隨時掀桌而起。但“霞士比亞”的戰鬥力更是不容小覷,嘴巴像是淬了毒一般,主打一個毫不留情、精準扎心。
當有人為物件回覆訊息敷衍找理由時,她激情開麥:“哪裡有人聊著聊著就不回訊息,是墳頭沒訊號嗎?”
對一進門就用下跪乞求不分手的男生,她犀利出擊:男子漢別哭哭啼啼的,你淚腺直通前列腺了嗎?還下跪,下葬都沒用!”
犀利直接的措辭,夾帶著黑色幽默的玩梗,讓“霞士比亞”成為一眾網友心中的“霞老師”,連帶著也被她那句“靠腰嘞”的口頭禪所洗腦。據瞭解,“靠腰嘞”出自閩南語,多用於發洩不滿或吐槽,與“霞士比亞”的毒舌堪稱絕配。

不少網友在評論區主動玩起“靠腰嘞”方言梗
憑藉毒舌情感導師的形象,“霞士比亞”在各大平臺迅速漲粉。
據新榜旗下資料工具,從2月5日開始全網同步分發影片至今,僅僅15天內,“霞士比亞”在全網累計漲粉351萬,其中快手增速最猛,達到255萬,有7條影片在快手獲贊超百萬,小紅書的粉絲量也增長超過46萬。

“霞士比亞”快手賬號資料
作為一名劇情博主,“霞士比亞”記錄的並非是真實的情感問詢案例,她的抖音影片底部也聲明瞭“虛構演繹,僅供娛樂”。
雖然存在演繹成分,但“霞士比亞”影片中或多或少反映出婚姻戀情、人際關係、日常生活中的現實情況,比如冷暴力、被劈腿等。不過,由於她的影片時長基本在60秒內,有限的時間內濃縮了更強的戲劇衝突,讓一部分網友感到在潛移默化加深男女相處間的刻板成見。

層不出窮的情感導師,
沒有標準答案的情感課題
情感導師年年有,近一兩年特別多。
正所謂八卦就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涉及兩性情感話題,更是常常引來全民吃瓜的陣勢。“霞士比亞”之所以能快速起號,主打的便是快刀斬亂麻,用最犀利毒舌的言語快速罵醒夢中人,不再受情情愛愛的煩惱。
但從嚴謹的角度來看,“霞士比亞”給出的情感建議難免有點偏激,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就是“勸分”,缺少了真實親密關係中需要溝通磨合的環節。網際網路看客們獲得了“爽感”,但並不一定能真實解決問題。

“霞士比亞”大多數影片是在玩梗,沒有真正回應問題
不過,網際網路上最不缺的也是情感導師。如果“霞士比亞”拆解情感的模式稍顯毒舌暴力,那麼還有其他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情感導師可供網友挑選。
一類是理論派,試圖在婚戀問題上找到模式化解法,比如相親分析師。
從身高、年齡、學歷、職業,到家庭條件、三觀情況,相親分析師們先擺資料、再下結論,用“白板講課+即時連麥”的形式幫助網友們分析“這個男人/女人能嫁/娶嗎?”
在他們的分析套路中,都是非黑即白,沒有中間地帶:不寫工作,就是沒有工作;不寫體重,就是胖子。更有分析師開創“男生身高公式”,即“過五減四,遞五為零”,一度還登上過微博熱搜。

圖源:軍師無念
另一類是玄學派,八卦塔羅齊上陣,主打一箇中西互補。
以塔羅內容為例,最常見的是塔羅師選定幾個指示物(可以是任意飾品、擺件、圖案),讓觀眾想著想問的問題,選擇自己心儀的一組牌面。
雖然塔羅占卜的話題覆蓋學業、事業、情感等,但相較於前兩者,情感的發展往往更撲朔迷離,在塔羅占卜中出現頻次更高。新紅資料顯示,“塔羅”話題在小紅書的瀏覽量達到11.32億次,近30天累計產出926篇筆記,其中情感類筆記佔比近94%。
在這些情感類塔羅影片的評論區,“他對我還有感情嗎?”、“斷聯了,他還會來找我嗎?”是最常出現的回覆。公眾號“後浪研究所”就提到過一種說法:“戀愛腦養活了半個玄學圈。”

還有一類是明星網紅派,他們自身的眼界看法和情感經歷便已經是最好的教科書,如李誕、韋雪。
一開始,李誕、韋雪只是在短影片和直播間中分享日常生活,但隨著對粉絲觀眾情感困惑的精準解答,從而演變成情感導師。其中,李誕填補了男性創作者的缺位,更能代入“他到底怎麼想的”這個常見問題。韋雪則是憑藉要死不活的前夫、浪得要死的前任、年下聽話的現任三個真實案例,實現“戰績全網可查”。
二人在輸出金句上也是旗鼓相當,包括但不限於李誕的“學會愛自己”、“不要因為仇恨做任何事情”,以及韋雪的“男人拽你就甩”、“三天必須放下,五天找到下家”,都能被廣大網友用來指導日常生活。

情感導師井噴的同時,不僅為創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參考模版,也撬動了商機。
一種是諮詢服務類,如針對性的塔羅占卜、直播間付費連麥、推銷情感類課程,收費多在百元及千元不等,更有甚至推出了萬元以上的包年服務,
另一種則是直播帶貨類,情感導師只作為其中一個內容標籤。公眾號“娛樂硬糖”就在報道中提到,某情感主播表示過去3個月,賣小零食比賣大課的收益要好。
新榜編輯部也觀察有些新人主播起號賣貨前,會先輸出幾期“情感對談”的影片,一副情感導師大聊感情史的姿態,增加賬號記憶點。

該賬號的兩位出鏡人均是美妝主播
情感內容,一直都是網際網路上體量最大的內容型別。在理想狀態中,情感導師應該是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為觀眾撥開迷霧,見得月明。
然而生活在快節奏的當下,越來越少有人傾向於花大把時間精力去好好了解一個人,反而依賴於情感導師畫好重點,自己只需照著答案抄即可。但這一模式的弊端便是過於公式化,忽視了親密關係中任何一個細微因素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
久而久之,“罵醒戀愛腦”、“怒斥媽寶男”這類極致的情感衝突,成為網際網路情感導師們吸引觀眾的題眼。觀眾則一邊背誦著“智者不入愛河”的護身咒,一邊試探著解出自己親密關係的答案,竭力在矛盾中尋找著平衡點。
但只要人類還有情感需求,就會有一批批情感導師前赴後繼,在網際網路上各佔山頭。
作者 | 小八
編輯 | 張潔
關於新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