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反超,新晉“外貿第五城”來了

導語
寧波“猛將上位”
來源:城市進化論
作者:肖純
近日,海關總署釋出資料,202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中國外貿在持續彰顯韌性的同時,面對複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中國城市外貿格局不可避免面臨新一輪洗牌。
寧波海關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寧波實現進出口總額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1%。而在正在舉行的廣東兩會上,東莞市委書記韋皓透露,初步預測,2024年東莞進出口總額將超1.38萬億元,同比增長8.3%左右。
這意味著,寧波年度外貿規模正式超過東莞,自21世紀以來首進全國前五。
近年來,寧波與東莞的“外貿第五城”之爭頗為激烈。2015年,東莞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同期寧波進出口規模還在6000億元,兩者差距明顯。此後,寧波一路加速追趕,到2023年已將差距縮小至不到50億元。2024年,寧波終於一舉實現反超。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觀察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城市格局洗牌背後,有兩個問題值得深究:外貿如何逆勢保持較高增速?如何在世界局勢的變動中穩中求進?
01
拉鋸
頭部城市是中國外貿的“主心骨”。2023年,外貿十強城市累計貢獻全國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是中國外貿平穩增長的中流砥柱。
其中,上海獨守“4萬億元”量級,深圳、北京都在“3萬億元”量級,蘇州處於“2萬億元”量級,東莞、寧波、廣州則都超過1萬億元。
進入2024年,深圳明顯加速,去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增速達到20.9%,輕鬆與京滬拉開差距。全年來看,深圳大機率將問鼎新的“外貿第一城”。
寧波和東莞的“外貿第五城”拉鋸更為膠著。
2023年第一季度,寧波一度超過東莞,來到外貿第五城的位置;上半年,東莞反超寧波;前三季度,寧波再次超過東莞,以30億元左右的微弱優勢領先;2023年全年,東莞再次反超寧波,守住外貿第五城,兩座城市進出口額分別為12823.56億元、12779.3億元,東莞領先44.26億元。
到2024年,寧波從一季度開始一路領先,無論進出口總額還是增速均甩開東莞,跑出強勁的進擊態勢。
其實,對照自身,東莞去年的表現不差。隨著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電子資訊產業回暖復甦,東莞進出口一掃疲態,全年8.3%左右的增速高出全國3.3個百分點,可謂亮眼。
不過寧波的表現更為出色,全年進出口增速達到11.1%,其中出口增長14.1%,進口額增長5.6%。不久前,寧波市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前透露,寧波去年“進出口額和出口額分別有望躍居全國城市第五和第四”。
在“外貿第五城”的爭奪中,寧波有一張明牌——港口。
東莞雖然也有港口,但無論水深還是腹地,均無法與寧波相比,甚至自己生產的貨物還要借道深圳鹽田港出海。
圖片來源:“浙江海港”微信公眾號
反觀寧波,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連續15年居全球第一,年集裝箱吞吐量穩居全球第三。
寧波還在不斷完善航運條件。去年11月25日,寧波梅山港區起吊第1000萬標準箱,標誌著繼2017年穿山港區實現“千萬箱級”後,第二個“千萬箱級”碼頭誕生。自此,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兩個“千萬箱級”單體集裝箱碼頭的港口。
硬體的完善讓寧波有底氣擴充套件腹地,與杭州探索資料跨境流通,與金華-義烏共同打造寧波的“第六港區”,出口集裝箱“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更多政策利好也在釋放。去年11月,全國首個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落地浙江。作為建設主體之一,寧波片區將推動大宗商品貿易交易全鏈創新、加快建設國際大宗商品儲運基地。藉此,寧波有望破解“大港小航”難題,推動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交易。
02
“鑰匙”
除了航運這張“明牌”,寧波希望手握更多“王炸”。
寧波本地媒體稱,“市場、產品、模式是寧波培育外貿新動能的三把‘金鑰匙’”,其中模式,指的就是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正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初步統計,2024年全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成為外貿領域一大亮點,也是各大城市競逐的重點。
工信部資訊通訊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分析:“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對外貿易的新模式,過去那種找境外代理商的傳統出口模式正在減弱,未來中國要拉動出口,勢必需要更多依賴跨境電商的崛起,所以外貿大市集體發力跨境電商,是為了擴大出口,也是為了適應出口貿易環境的變化。”
寧波是這條新賽道的領跑者。2023年,寧波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2302億元,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和上海;佔進出口總額比重18.0%,在外貿十強城市中僅次於廣州。在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考評中,寧波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檔”。
去年11月,寧波立下新的flag,出臺《寧波市加力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寧波要基本建成高能級“買全球、賣全球”跨境電商國際樞紐城市。
跨境電商國際樞紐也離不開基建支撐。
傳統貿易和航運,很多是大宗貿易,基建重點是港口。跨境電商很多是to C業務,對供應鏈要求更高,履約時效就是競爭力。於是海外倉這一新基建應運而生。
早在2015年,寧波就開始鼓勵多元企業主體建設海外倉,同時推進企業將自營海外倉向公共海外倉轉型。截至去年上半年,寧波市共有73家海外倉企業在24個國家和地區建設經營了217個海外倉,面積達374.7萬平方米,海外倉數量居全國前列。
《方案》還透露,寧波將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具體做法是,結合產業特色和稟賦優勢,分類培育紡織服裝、家居家電、汽車零部件、五金工具、工業裝置、成套裝置等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帶,建設“一區一特色”跨境電商產業園區。
寧波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謝尚偉此前指出,寧波要想實現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需從“三端兩側”發力,讓製造端、消費端、貿易端、科技側、人才側之間形成閉環。同時,寧波還可以發揮“牽手”中東歐的優勢,鼓勵更多中小企業透過eMAG等中東歐本土跨境電商平臺實現品牌出海。
03
底座
這兩天,浙江兩會正在舉行,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採訪時,帶了兩個鏡頭。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個鏡頭是“嫦娥之眼”,這個航天星載鏡幫助嫦娥探測器順利著陸;另一個是高階顯微物鏡,伴隨“天和”核心艙進入天宮空間站“解鎖”奈米世界。
兩款鏡頭都是由一家名為永新光學的寧波民營企業自主研發。
實際上,無論傳統貿易還是跨境電商都是流通手段,背後還需要先進製造業支撐。寧波外貿大步向前,是在全球貿易承壓的總體形勢下實現的。這背後正是產業升級釋放的紅利。
“近年來出口壓力不斷增長,但寧波表現出一種‘年年波濤不能摧’的韌性。”財經觀察家秦朔認為,寧波外貿最核心的競爭力來自工業本身,來源於產業鏈裡眾多“不知不覺又不可或缺”的“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因為離開了它們,國際客戶沒得選”。
像永新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全球每3部安卓手機,就有1部的光學鏡頭來自寧波舜宇光學;全球90%以上的縫紉機整機廠,都在用寧波德鷹精密機械的旋梭;全球高精度機床製造精密磨具和精密零部件所用的切割絲,40%來自寧波博德高科……
目前,寧波擁有單項冠軍企業674家,其中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104家,成為全國首個數量破百的城市。2024年,寧波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6家,22家企業入圍中國製造業500強,創歷史新高。
這些不可替代的寧波製造,讓寧波在全球貿易的變局中穩中求進。
2018年,寧波進出口總額超天津,升至全國第七;2020年,寧波超廣州,升至全國第六;2024年,寧波又超東莞,再進一位。
從具體產業來看,2024年,寧波出口機電產品5401.2億元,同比增長14.8%,佔同期寧波出口總額的57.1%。其中,家用電器、電工器材、通用機械裝置、汽車零配件出口額分別增長17.1%、15.2%、26.4%、13.8%。
除了做精製造業,寧波又盯上了服務貿易。寧波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動數字貿易創新突破,做大數字產品貿易、數字服務貿易、數字技術貿易、資料貿易等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
看來,寧波不想給外貿設“天花板”。
推薦閱讀:
1、中國為什麼捧不出自己的山姆
2、代購胖東來,有人賺了幾百萬
3、上海吊牌之王,怒砸100億殺回服裝業
4、代購胖東來,有人賺了幾百萬
5、老乾媽陶華碧不敢退休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