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940%,突然爆火!蘋果商店排名飆升至第二,特朗普關稅下,美國人正大量下載這款中國App:堪稱“省錢利器”

特朗普引發的貿易戰,令許多美國人焦慮於未來“T恤價格可能會像雞蛋一樣上漲”。
隨著大量中國廠商的宣傳影片在TikTok上驟然爆火,一家原本在普通美國人那可能並不算特別出名的中國跨境B2B電商平臺DHgate(敦煌網),也在短短數天內悄然被推上了美區App商店最火熱的位置。
據上海證券報4月15日報道,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北京時間週二上午,DHgate(敦煌網)已一躍成為了美區App Store排名第二的免費iPhone應用程式,僅次於ChatGPT。
據財聯社,而根據應用情報提供商Appfigures的資料,在當地時間4月11日(上週五),這款應用還僅僅排列在美國非遊戲類免費iPhone應用排行榜上的第352位。但到了週日已狂飆至了第6位,週一進一步升至了第2位。

一個B2B電商平臺
為何突然在美國爆火?
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貿易秩序,卻激起了美國人對“made in china”的囤貨慾望。近日,中國跨境B2B電商平臺DHgate(敦煌網)突然爆火,短短數天內被推上了美區App Store前三的地位。
Appfigures的資料顯示,4月12日,DHgate在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的全球下載量達到了35400次,較30日均值增長56%。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17300次的下載量,較30日均值激增98%。而到了4月13日,僅iOS平臺DHgate下載量就達到了117500次,較30日均值暴漲732%。其中,美國市場下載量達6.51萬次,暴增940%。
根據官網介紹,DHgate(敦煌網)致力於幫助中國中小企業透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走向全球市場,開闢一條全新的國際貿易通道,讓線上交易不斷的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敦煌網由王樹彤於2004年創立,成為中國首個跨境出口B2B線上交易平臺。
敦煌網以“小單快反”模式,打通中國中小製造企業與北美中小批發商鏈路。
2022年,敦煌網公司宣佈正式升級為敦煌網集團。據官網介紹,截至目前,敦煌網已經擁有254萬以上累計註冊供應商,年均線上產品數量超過3400萬。
綜合上海證券報、介面新聞,究其原因,近期,隨著關稅政策的調整,TikTok上颳起“中國工廠旋風”,有大量中國供應商和製造商開始製作TikTok影片,向海外消費者解釋全球奢侈品、名牌服裝等市場的“實際運作方式”,例如,某些供應商直接透過影片介紹代工模式,稱歐洲的名牌服裝、配飾的生產地源自中國,且可以透過中國的跨境電商網站直接購買到“源頭好貨”。許多影片還直接提供了網站連結和聯絡方式,引導觀眾直接向這些供應商下單。結果,這些影片大大提升了跨境電商應用DHgate(敦煌網)的熱度。
據財聯社,雖然目前尚不清楚直接從中國供應商訂購如何讓消費者規避關稅——寄往美國家庭的小包裹的關稅豁免也將於5月2日起取消,但這些影片仍可能引發一輪美國消費者從中國廠商直接購買產品的浪潮。因為無論如何,即便算上關稅,這些商品依然要比在美銷售品牌貨便宜上許多……
這些TikTok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超乎其想象,因為就連美國消費者認為是高階歐洲產品的品牌,也有許多都是在中國生產的——這些產品並非全是像Shein或TikTok Shop上那樣的快時尚和廉價電子產品。
同時,這一趨勢也反映出,不少中國廠家越來越有意識地主動貼近於美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在拜登政府向TikTok釋出禁令期間,小紅書等其他中國社交媒體應用曾在美國年輕使用者中廣受歡迎。

美關稅政策空前混亂
據@央視網,自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巧立名目,以各種藉口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有時又出於國內政治考慮給予部分商品關稅豁免,這導致目前中國不同輸美商品面臨的關稅稅率差異巨大。比如中國產注射器被徵收的稅率高達245%,鋰電池稅率173%,玩具稅率145%,鋁箔稅率75%,智慧手機稅率20%,童書稅率則為0%。
在過去短短10天內,美國關稅政策也經歷了空前的混亂。政策的頻繁反轉導致同一類商品在進入美國時面臨的關稅稅率不斷發生變化。4月3日以來,美國對進口手機徵收的平均關稅稅率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最新一次關稅稅率調整後,美國學者以進口電池為例,指出目前美國關稅政策之荒謬:中國產電池直接出口到美國,需要被徵收145%的關稅;中國產電池安裝在中國產筆記型電腦裡出口到美國,面臨20%的關稅;中國產電池如果安裝在越南產筆記型電腦裡輸美則無需繳納關稅。
來自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玩具店店主艾米·盧瑟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的店鋪裡幾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中國製造”,加徵關稅將迫使她漲價,最終消費者和店主都將蒙受損失。她告訴記者,如果關稅加到145%,店裡的熊貓玩偶將賣到80美元。從32美元漲到80美元,人們不會願意花那麼多錢買。
據中國日報,“對於美國家庭而言,這意味著原本價格親民的玩具,正在變成奢侈品。”文章援引美國玩具協會的資料表示,美國市場上將近 80%的玩具都產自中國。“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將價格提高几十個百分點,”總部位於加州的MGA娛樂公司執行長艾薩克·拉里安(Isaac Larian)說。他的公司生產包括Bratz系列娃娃和L.O.L. Surprise!系列娃娃等在內的多款美國暢銷玩具。“我辛苦經營了46年的企業,現在岌岌可危。”
特朗普表示加徵關稅的主要動因之一是為把製造業崗位帶回美國。然而,拉里安指出,加徵關稅將迫使他裁員,尤其是在俄亥俄州哈德遜的工廠,那裡的員工總數約為700人,生產的許多商品都是銷往中國。“公司的大部分生產是在中國進行,但俄亥俄州工廠主要生產Little Tikes品牌的產品,包括小汽車和沙盤玩具。”
拉里安還表示,雖然該工廠有能力擴大生產,但“美國人不願意在工廠工作”。即便能找到足夠的工人,在美國製造原本在中國生產的玩具,成本仍然會更高,即使是在現有的關稅條件下。
他還指出,要在美國本土尋找製作娃娃頭髮的原材料尤其困難。“全美沒有一家工廠能生產娃娃頭髮。我能怎麼辦?賣禿頭娃娃嗎?”拉里安說。

最新業內調查:特朗普的關稅

不會使供應鏈迴流到美國

CNBC的調查問卷發給了美國商會、全國製造商協會、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美國零售聯合會等行業協會的成員以及速客物流公司、ITS物流公司等企業。大多數受訪企業回答,製造業迴流美國可能會使其成本翻倍。
超過半數(5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願將生產轉移回美國的首要原因是成本太高;還有21%的受訪者表示,不願在美國生產的首要原因是難以找到熟練勞動力。
65%的受訪者估算,在美國建立新供應鏈的成本至少是當前成本的兩倍或以上;61%認為,與其將供應鏈遷回美國,不如將供應鏈遷移到關稅較低的國家更具成本效益。
除了關稅之外,消費者需求、原材料價格以及“現政府難以制定具有一致性的政策”也被認為是影響供應鏈的主要問題。
當被問及是否認為特朗普政府“正在欺負美國企業”時,大多數受訪者(61%)回答“是”。
而在表示有興趣重建美國供應鏈的受訪者中,41%認為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時間,33%認為需要五年以上。
高盛的研究也認為,特朗普的關稅可能會略微增加美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但會令其他行業付出更大的代價。10%的關稅上調可能會使製造業就業人數增加0.2%至0.4%,即增加約10萬個就業崗位,然而更高的投入成本可能會在其他行業削減約50萬個工作崗位。
61%的受訪者表示,將提高新關稅稅率下進口產品的價格。這勢必將推高整體物價,將壓力轉移至美國本土的消費者頭上,並進一步造成投資支出和消費支出的減少。
價格上漲、失業、產品短缺和企業破產,僅僅是關稅政策期間美國經濟將面臨的諸多困境的一部分。
在此情況下,63%的受訪者警告,由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今年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更有多項針對企業執行長的調查顯示,經濟衰退“可能已經開始”或“即將到來”已成普遍預期。
貝萊德集團執行長拉里·芬克認為,根據他與各個領域執行長的交流,美國現在要麼非常接近衰退,要麼已經陷入衰退。
接受調查的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表示,關稅政策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並威脅美國的就業。
中國多數商家以平
穩心態看待貿易戰
馬來西亞《星報》指出,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製造商以強大的適應能力繼續拓展國際業務。在全球最大批發市場浙江義烏,多數商家以平穩心態看待貿易戰,表示客戶已從美國轉向南美、中東和東南亞等多元化市場。儘管面臨訂單波動,中國製造商積極為其他國家開發新產品,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透過開拓新興市場保持業務增長。
在福建泉州的一家外貿服飾企業,產品九成以上是出口的,其中銷往美國的超過三成。面對如今的關稅局面,企業與美國客戶商定的辦法是:一分為二,各擔一半。這樣做的底氣在於,對自家產品核心競爭力充滿信心。泉州某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趙文宏:“註冊了我們自己的產品專利,跟客戶形成了黏性,關稅加再高,他照樣還會買我們的產品。
面對美方推出的所謂“對等關稅”,我國不少外貿企業正積極調整戰略,應對變化。在重慶璧山區一家外貿企業的倉庫裡,堆放了一批摩托車,原本這些貨將要發往美國。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美國客戶最初還商量分攤成本,現在他們已經和客戶商量暫停出貨了。與此同時,在該企業的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緊趕製一批即將發往歐洲的價值50萬美元的訂單。生產線旁,來自英國的客商蘇曼正在考察企業生產能力,準備簽訂一筆價值500萬美元的訂單。
在浙江嘉興的一家家居生產企業,記者瞭解到,他們的年銷售額近九成依賴美國市場。現在,這家企業快速調整戰略,依託國內原有的30多家品牌門店,積極參與“以舊換新”的消費補貼,打響國內知名度。浙江嵊州的這家養殖裝置生產企業,此前訂單有70%來自美國,如今,來自國內的訂單正不斷增長。
編輯|程鵬 杜恆峰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網、財聯社、上海證券報、介面新聞、公開資訊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