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年生活的故事,都被知乎藏進了“好物100”

真實的風向標。
牛年春節,河南春晚推出《唐宮夜宴》,唐裝少女上演博物館奇妙夜,彈幕紛飛如雪。
2021年以國潮拉開帷幕,萬物都打上中國印。
外賣飯盒畫上京劇臉譜,浴巾襪子繡上仙鶴祥龍,連炸雞都叫國潮炸雞,小區搭臺搞小演出,也叫國潮音樂節。
奧利奧借勢推出國風限定餅乾,三星堆推出考古搖滾盲盒,那年雙十一男裝品牌前一百家,有86家推出帶有“國潮元素”的衣服。
黃鶴樓下,小女孩舉起雪糕,雪糕上雕著千古飛簷。
國潮之下,國貨開始復甦。特步與少林聯名,推出少林功夫裝;鴻星爾克聯動河南博物館,定製清明上河鞋。
361°熱血少年廣告霸屏全國電梯,雷軍微博直播跑步,曬了7天國產跑鞋。
年輕一代愛喝茶飲,組群“東方神葉教”;觀夏香薰賣爆,只因“崑崙煮雪名好聽”。有人專程羅湖過關,只為求購香港所有臘味店都用的陳枝記炒鍋。
那年夏天,袁隆平先生過世,海水稻再度熱銷。米中有國人的追思與驕傲。
年底,知乎推出“好物100”榜單,茶飲、跑鞋、香薰、炒鍋、海水稻盡在其中,銘刻那年消費的時代烙印
榜單背後,其實是都市人生活態度改變。人們追求國貨的價效比,也注重國貨的精神核心。
有90後受訪稱,以前會因搶到耐克限量球鞋興奮,現在逛街反而第一時間關注國貨,“國潮更流行,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2022年,時代潮汐改變,消費也多了新內容,健康成為全民追求。
劉畊宏封控在家,直播跳操,一個月漲粉數超過上海人口,連帶著瑜伽墊熱銷,人們在客廳揮汗如雨。
能夠出門後,露營開始流行,人們追逐山野自然。有人全家露營南嶽,暮色四合時點燃篝火,孩子們用藍牙麥克風唱起《孤勇者》。
居家的無常,讓那年的人們,珍惜生活中的小確幸。羅中旭在家中研究水波蛋,李立群說炸饅頭片非常開心。
網友留言說,那年買到最值的電子產品是攝像頭,因為能遠端看到奶奶
當年“好物100”榜上,留著對溫暖瞬間的記憶。上榜物品中有縫紉機,年輕人用它做地毯、杯墊、帆布包,“萬物皆可突突突”。
那年人們的生活態度中,對精神療愈有了更多追求。消費行為從追求量、到追求質、再到追求情緒。
榜單上,日本酒壺德利和彩色津輕杯在列。年輕人喝酒更在意情調,更願在朋友圈分享治癒時刻。
那年排名前三好物中,還有老款遊戲機。經歷時代風浪的人,內心格外柔軟。
有40歲的中年大叔,在福州居家時,重玩22年前的老遊戲,時光塵埃裡盡是惘然,玩到淚流滿面。
2023年,世界重回秩序,緊繃的人們鬆了口氣,開始追逐鬆弛。
人們在瑜伽墊上開啟冥想,在戲劇療愈後崩潰大哭,甚至還有抱樹療愈,在山林中擁抱大樹,並寫筆記“怎麼抱樹才不會被樹討厭”。
療愈為求解壓,而疫情間養成的健康追求,延續成更大消費潮流。
那年好物100榜單上的骨傳導耳機、戶外徒步鞋、運動手環,記錄了全民徒步熱潮。
Citywalk成為年度流行,上百萬條路線遍佈全國,走嗨了的都市人遠行山野,“走到沒有訊號的地方”。
人們在戶外重溫生活的生長性,也重溫生機勃勃的世界,有人深山追星,看到滿天銀河,“感覺靈魂都融化在自然中”。
那年的消費熱潮中,戶外專案佔半壁江山。都市人熱衷露營、滑雪、垂釣,追求生活的多元。
即便在城市之中,生活方式也變得多樣。
年輕人下班上夜校,用新技能縫補生活,去homebar客廳小酒館小酌,陌生人也能其樂融融。
年輕一代願意為生活質量買單,那年好物100榜單上,蒸汽炸鍋和智慧寵物飲水機上榜,趁手提效的家電產品流行。
2023年好物100榜單,記錄著生活的重啟,也記錄著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全新故事。
此時人們的生活態度,正從現實追求過渡到理想追求。虛妄的中產濾鏡破碎,人們追求實在好玩的東西。
2023年下半年,北上廣流行週末短途遊,去縣城當中產成為全新體驗。
每逢週末,北京和上海開往周邊小城的列車都人滿為患,載滿裝備齊全的白領。
人們在這裡體驗海濱莊園,玩耍高爾夫球場和馬球場,甚至有人專門來縣城做美甲和整牙,以大城市十分之一的價格。
有年輕白領記錄在滄州的一天:能玩到實彈射擊,商業步行街有手磨咖啡,夜晚公園有吹薩克斯的大叔,爵士氛圍直逼上海
秋日週末,有年輕人短逃離,在承德意外找到一百塊能玩一天的溫泉城,自在地泡入野生溫泉池中。
她說,生活恍如奇遇,有著無限種可能。
今年開年,平替成為國民流行,年輕人到工廠源頭買年貨,並穿廠貨上班。
售價過萬的露營裝置不再走紅,取而代之是小區露營,“依舊能聽見蟲鳴、鳥叫和落葉的聲音”。
瀋陽遊則平替了東歐遊和韓國遊,一樣能體驗教堂、復古小汽車、韓式烤肉和馬爾地夫同款無邊泳池。
時代轉向,浮華正如沙塔般垮掉,阿那亞創始人馬寅說:
我們表演過、矯揉造作過,但是我覺得美好生活應該到了一個迴歸本質的階段了。
迴歸本質,成為年度消費趨勢關鍵詞。人們追求“心價比”,在品質基礎上尋求最具價效比,而不是盲目消費或只求低價。
新趨勢體現在今年知乎“好物100”榜單中。上榜好物中,有能日常通勤的跑鞋,零門檻的炒菜機器人,以及配置不高但清潔力極強的掃地機器人。
這些好物兼顧科技、實用和價效比,拒絕智商稅,追求長期價值與成本效益的完美平衡。
相比往年,今年上榜好物除還多了蘋果 VisionPro VR、小米SU7汽車等售價較高的科技新品,人們對美好新事物永懷好奇心。
4年來,知乎推出的“好物100”榜單,已成消費趨勢變化真實風向標,也是全網最可信賴的100款年度消費品榜單,引領消費決策。
有別於電商平臺用訂單數評選出的貨架式榜單,知乎榜單基於真實使用者討論和海選,今年還新增了答主評審團,百件好物中,有10款由評審團組隊選出。
答主評審團由各領域的專業答主跨界組成,測評中充斥著“專業”和“死磕”。
評測掃地機器人的答主,此前是從事雷射雷達開發的硬體工程師。
除卻技術拆解,他還買了不同蠟筆、水筆、記號筆,反覆測試去汙力。因過度專心,忘記還煮著螃蟹,差點燒掉廚房。
評測跑鞋團隊中,有馬拉松專業跑者,有北京語言大學的田徑隊教練,還有上海龍華醫院的副主任骨科醫師。
骨科醫師孫悅禮,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後,他特意為測評開發系統,用自研的AI動作捕捉演算法,分析穿鞋跑步資料,“動用的黑科技是諾獎級別的”。
科學分析同時,跑鞋會經跑步者全方位測評,最後由教練帶長跑運動員實用,帶來一手反饋。
而在內衣洗衣機評測中,全能寶媽、90後家裝設計師、微生物工程師,組成“大灣區評測小分隊”,20天內,在兩個城市多環境下,評測12臺機器。
實驗室資料、消費者視角、生活化評測,最後變成接地氣的回答:
我們這次憋的大招,沒有夾帶任何私貨,我們只是想透過我們的專業和真實,為知友們找到那些真正“好”的好東西。
這些真實的推薦,最終匯成平民的時代榜單。榜單是觀察社會的視窗,也凝固著時代的情緒。
休閒娛樂榜上的《孤獨星球》雜誌,記錄著傷感與告別,“今日的世界已與昨日不同,但總有人走在理想主義的路上”。
而與雜誌相鄰的《黑神話悟空》,則記錄著另一場旅途的開始,“這是中國人自己的3A大作,見證東方魅力的風采”。
潮起潮落中,四年匆匆而過,我們見證了時代的起伏,也親歷了消費哲學的改變。
阿那亞的海灘上,潮水收攏,露出金沙。馬寅說,過去我們在追逐財富,接下來要追求真實。
他說,消費的未來,就是不斷求真,迴歸本我。
摩登時刻:
測風聽潮,擁抱真實
「後臺回覆」
象牙山  |  牛市 |  黃永玉
新增微信wangpeng2016105
與作者一對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