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檔案,釋放了什麼訊號?

來源/子木聊房
前幾天中央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有讀者在後臺留言,想讓我講講。
這個行動方案,聲勢浩大,全文大概 5000 多字,但其實基本都是存量資訊,增量不多,特點是大而全。可以說是,近幾年乃至過去十幾年消費刺激政策的合集。
屬性更像是一個對各級行政部門的指導性檔案,讓下面的人好好按照這個方案執行,方方面面都提起來。
網友調侃,在出錢和出力之間,最終選擇了出文件。
但實際上,無論出什麼,都需要一個思路和計劃,這次釋出機構是中辦+國辦,級別頂頭,應該說是有史以來“最高配置”。
那麼對整個市場執行部門的要求,應該存有“問責成分”,這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決心,至上而下,勢必要打響一場規模性的消費攻堅戰。
這次最引我關注的,只有三條:
第一個是對於居民收入的態度。
在歷次消費刺激方案中,收入一般都是靠後的位置。而這次,開頭第一條就提及增強居民收入,算是歷史性的轉變。
說明終於想明白了經濟的運轉邏輯,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國人消費弱,最大的問題,就是收入過低,沒錢消費。而改變這一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強收入,但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可落地的內容。
比如檔案提到,重點群體開展專項技能培訓行動。
江浙地帶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這幾年,技能人才佔從業人員比例大幅提高到 35%,雖然說技能人才都是藍領,但收入的確還行。
比如鹽城的月嫂,很出名的,供應長三角,甚至全國。政府每年都在大力投資家政產業,有專門的產業園,組織城鎮鄉村裡的中年婦女系統性培訓,考證,專業化。
要知道現在普通一個月嫂都得8000左右,好一點的都在 1 萬多到 2 萬多。比白領大學生賺得多很多。我認識的一個,李姐,一個月 1萬 8,單子截不過來,每年只幹 8 個月,然後給自己放4個月假期陪孩子,旅遊。又有收入,又有假期,這已經比大多數白領強了。
還有加大農村地區的投資,透過技術幫農民提高農作物生產率,宅基地的商業化運轉,以及減輕家庭在教育、醫療、養老、育幼、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壓力,尤其是孩子與老人。
其實可做的事情有很多,放眼全球,中國人都是非常勤勞的,根本不用什麼發錢,發消費券,只要政府多讓利一些,資源配置均衡一些,消費力就能養育起來。實在不知道怎麼做,就對標的江浙的藏富於民就好。
第二條,保障休息休假權益。
這個也是第一次被重點提出的,非常重要。
消費力薄弱,另一大原因就是,工作時間太長,沒空消費……
現在是賺的少的沒時間,賺的多的也沒時間,一到節假日烏泱泱都擠出去旅遊,交通癱瘓,景區都是腦袋挨腦袋。但如果把日常工作時間縮短,假期容量擴寬,自然消費的空間就有了。
檔案中講到:
各部門加強對各單位休息休假制度執行情況的常態化監督,並將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作為重點監督內容。鼓勵彈性錯峰休假。依法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定中小學春秋假。
“嚴格落實”、“常態化監督”、“重點監督內容”、“不得違法延長”,這些用詞,可謂是勿謂言之不預也。
當一個國家要下定決心扭轉以前法不責眾的行為,一定會有發文件、喊話、樹立典型、殺雞儆猴,再抓不聽話的這幾階段。拭目以待。
其實這段時間,業內有好幾個大廠都在反內卷,還有學校從單休變成了雙休。大疆、美的、海爾、聯想、字節跳動、騰訊等等都參與了進來。
美的董事長還特別釋出一份檔案,禁止下班開會以及形式主義加班,規定18 點20分不允許有人在公司加班。
一方面是國家政策推動“反內卷”,要求所有企業調整管理模式和工作制度,避免陷入惡性競爭。
另一方面,歐美國家也在反內卷,歐盟提出相關法案,禁止在歐盟市場銷售、進口和出口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商品。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做歐盟的生意,你就不能強迫員工加班,一旦被發現或者被舉報,就會被永久踢出歐盟合作商序列。這也在倒逼中國有海外業務的大廠進行反內卷調整,以滿足合規要求。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只要大廠帶頭,有表率作用,下面的中小微企業就有改變的趨勢。當然我建議,無效加班這方面,一定要立法,可以設定一個專門的匿名投訴視窗。
尤其做歐盟業務的企業,如果還強制員工加班,一個投訴過去,這家企業損失慘重,電話我都幫大家找好了。
還是那句話,要想讓消費起來,先落實勞動法,給人們時間。不然都被像牛馬一樣圈在公司裡持續勞動,哪還有精力和時間消費呢。
最後一條是“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這也是市場上討論最多的話題。
檔案中主要提到的是股市,多措並舉穩住股市,鼓勵各種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堵點,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股東違規減持行為等等。
股市為啥重要?
因為股民是最有消費能力的一波人,只要感覺有錢了(就算沒賣都覺得自己發了一筆財),就會出門消費。
低至下館子購物,高至換車換房,都是比較積極的一幫人。
其次股市強大,股價上漲,上市企業的員工的身價馬上暴漲,比如杭州科技潮這波,雖然都沒上市,但高薪員工,甚至都把周邊的房價買起來了。
股市最終的套現獲利,基本又給了樓市,因為誰都想住得更好一些。
檔案把樓市單獨列為一欄。其實邏輯上,樓市也屬於“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的重大類別。
因為房子是家庭最大的資產類目,即使不炒房,只要房價上漲,人們對於財富的安全感也是跟著上漲,也就更願意去消費了。
很多人說,人們買房了,哪有錢用於消費?其實不然,歷史上,每一輪房價上漲大週期,都是消費比較旺盛的時期。因為存量業主的身價是在上漲的,他們擁有了兌現貨幣的能力,自然樂於消費。
其實購房本身也是一種大額終身消費行為。
新業主跑去買房,那麼之後是不是要搞裝修,買家電,置辦置辦家當,而這些大件消費,都定向推升了消費指數。更不用說房子背後鋼筋、水泥、玻璃、木材、沙石等等的上游工業體系消費。
所以,關於股市和樓市的政策還會繼續出。
股市,主要在於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國家隊託底,而樓市,則是繼續去庫存+讓利,鼓勵購房,比如最近又提到下調公積金利率,公積金下調後,商貸就又有了空間,未來應該會不斷逼近 2.5% 左右的水平。
總的來說,中國抑制消費最大的問題在於:
1、收入過低,沒錢消費。
2、工作時間太長,沒空消費。
3、負債過重,無力消費。
檔案聚焦於前兩項,而第三項,最好的方法就是降準降息,預計3月份就會有一波降息,今年會比去年更強一些。
過去人們害怕通脹,但事實上,通脹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通縮,也就是2019 年以後到現在的過得光景。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把通縮環境變成通脹環境。
只要通脹,資產價格都會回彈,同時債務也會被稀釋,人們就有了消費的預期,不至於捲成這樣。
大水灌入市場,一定會推動頭部受益人群的消費潮,資料上看,經過這段時間的政策刺激,樓市已經開始止跌回穩。
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回暖跡象更為顯著。
其中深圳又是領頭羊,銷售面積同比增長了117% ,而3月二手房日均成交又達到了近300套左右,成交量為 2021 年 2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預計會成為全國第一個房價上漲的城市。
其次是合肥,同比增長了69%;然後是南寧、福州、南京、昆明、成都、廣州等,同比增長都超過了30%。
今年如果你處於一線城市,或者強二線城市,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都應該上車了,當然主要還是圍繞核心區域去找房。
這些板塊,不止是購買力復甦,更多是會面臨著無房可賣的處境,好地段好房子,永遠是稀缺品,現在算是一個不錯的底部空間。
END
行研君
你們怎麼看?底下留言區見~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
點選這裡,800000+份報告免費下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