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觀感

星期天沒啥事兒幹,索性去看看最近很火的《哪吒2》。我兒子看過了,所以我下午一個人去。沒想到電影太火了!
我到時是1點50,2點零5有一場,但只有一個座位了,而且是第一排最邊上的,於是我只能買3點的票。但3點的票也沒剩十幾張了,幸虧有最後一排靠邊的一個座位,於是我買下,在等候時逛逛商場,刷刷手機,一個小時就這麼過去了。
先說票房。我昨天(2月8日)刷到是截止到2月7日晚上9點多,《哪吒2》的票房是62億多。我寫文章時刷到截止到2月9日下午2點34分,票房已經達78.13億。也就是不到兩天票房暴增16億,平均一天8億多!勢頭絲毫不減啊。
即使考慮到週末因素,未來《哪吒2》應該還有至少一個月的放映時間(爆倉電影的檔期至少一個半月),我覺得以這個勢頭,總票房破120億應該是偏保守的估計。因為這電影拍得確實不錯,兩個半小時電影結束時,絕大部分觀眾都遲遲不起身,就是要把一般電影最後幾分鐘的片尾看完!這種情況,我在過去任何電影上都沒看到過。看來,《哪吒2》確實能打動或吸引絕大部分觀眾。
老夫我呢,畢竟已經57歲,電影的故事情節已經很難再讓我激動了,但我覺得動畫做得確實不錯。想象力豐富,場面極為宏大,煽情處也夠煽情。結尾也很出彩。
結尾是這樣的:敖丙從海中回來,哪吒說“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敖丙問為什麼,哪吒說:
因為我們還很年輕!我們想闖蕩世界!
在電影中,哪吒和敖丙的年齡設定為十幾歲的少年。這年紀,確實夠年輕!夠朝氣,夠探索世界!

哪吒的人設也是莽撞激情,而敖丙則多了一絲沉穩,這樣的人設確實很吸引年輕人,也能吸引三四十歲的“老年輕”。是啊,誰沒有夢想,誰沒年輕過?老夫記得我最好的狀態就是初三到高一時,十五六歲,大概和電影中已經蛻變的哪吒相仿。編劇“餃子”今年也40出頭了吧,正是“老年輕”的時候,所以也向借哪吒表達自己的激情,至少我是這麼理解的。

劇情本身,我只想在大面上說說,所以就不劇透了。我覺得《哪吒2》的劇情和《笑傲江湖》很像,就是正派未必是正派,邪派也未必是邪派,可以說正邪顛倒或混同,似乎也無所謂正邪。但是呢,《笑傲江湖》也不敢完全混淆正邪,比如少林和武當始終都是正派。同樣,《哪吒2》也不敢完全混淆正邪裡面始終沒露面的、高高在上的“師尊”,應該代表正派。但是從電影本身來看,裡面的大反派似乎已經足以代表最高位的神仙了。
劇情設計來看,我能體會到“擰巴,也就是“餃子”還不敢肆無忌憚地去編。因此,能不能對這部電影做更深入的解讀呢?
我覺得沒必要,因為,為了過審而把劇情弄得很擰巴,似乎想表達什麼,但又不敢過於明顯,所以沒必要做更多的解讀。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總結一下,我覺得看這部電影的最大意義就是:
1、看看電腦特效已經到了什麼程度。
2、故事和畫面的想象力。
3、體會年輕人的不屈、激情。
回到票房,我覺得到120億應該是比較保守的估計,有可能會更高,比如140億

?因為一旦形成了一股風潮,不看的估計都被裹挾去看了。

而且現在電影票也便宜了。比如我“只”花了35元。現在春節檔已經基本過去,電影院為了吸引觀眾,好的“老”電影也會逐漸降價的,就是為了抓住“長尾”。
那麼《哪吒》系列還能不能拍下去呢?
肯定能啊。我設想的《哪吒3》的劇情大致是這樣:小青年哪吒和敖丙闖蕩江湖,依舊是狂放不羈,尤其是哪吒,走到哪兒似乎都要伸張正義。而《哪吒2》裡面的大反派,無量仙尊,以及他的師弟太乙真人,還有個師傅,這個師傅是誰呢?要知道,太乙真人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都是等級很高的神仙,但在《哪吒》系列中居然還有師傅,那麼這個師傅只能是元始天尊了。
而元始天尊又是道教三個最高神之一,所以《哪吒3》可以把元始天尊請出來,讓他和哪吒搞一場誤會,否則不是沒劇情了不是?但由於元始天尊是頂級神仙之一,所以不可能失敗,最後就是……難道是教訓了哪吒一番?但這恐怕不是“餃子”願意的吧,觀眾也會失望。所以怎麼編續集確實是個難題。
不過我覺得,哪吒如果碰到了元始天尊這類頂級神仙,看到頂級神仙的無邊法力,也該老實一些了。用正面的話來說就是該“登堂入室”,成為廟堂中的一員了。反正也鬧夠了,逆反心理也該收收,代表天庭作為正義的一方,收拾妖魔鬼怪了吧。
但這麼編,確實可能讓觀眾失望。另外,為了讓劇情更熱鬧,是不是把佛教大神也請出來?比如讓如來佛和哪吒玩兒兩把?就看餃子的能耐了

其實《哪吒2》已經把哪吒寫得太神,他居然能打敗比太乙真人還厲害的無量仙尊,哪怕有敖丙的幫助,但這法力也太高了。在《封神演義》中根本沒有無量仙尊,而敖丙更是個不入流的角色,類似於武俠小說中一出場就送死的路人甲,但在《哪吒2》中這兩位的法力都很厲害。
想想也很有趣,現在很多電影都拿《封神演義》來改編,我也有點無語。看來實在缺乏現實主義題材。比如鄧嬋玉,在《封神演義》中是個少兒不宜的角色,可是被《封神榜2》改成了英武女傑,居然和姬發(周武王)談起了戀愛,等於大大提高了鄧嬋玉的等級。這麼個在《封神演義》中的三四流角色,居然成了電影的重要人物之一,只能說導演為了標新立異和迎合現代口味算是拼了。
但這也正常,改的就是要不一樣!否則改什麼?改得大不一樣才引發話題。
要想了解中國的神仙體系,我覺得有必要讀一遍《封神演義》。不過裡有一些“兒童不宜”的情節,比如鄧嬋玉和土行孫那段。讓癟三上美女,大概是我國古代小說的一個特點,比如水滸中的扈三娘嫁給了王矮虎,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既寫出了社會的真實形態,也反映出作者的陰暗心理。但也不全是這樣,比如貂蟬嫁呂布、林沖娶美女,所以還是很複雜的。
多說了多說了,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有耐心讀完《封神演義》,我是初一暑假讀完的,當時還挺喜歡,但再也沒讀過第二遍,現在讓我讀也沒耐心了。從觀眾們對《封神榜2》的反應來看,絕大多數人應該沒讀過《封神演義》,否則應該會覺得鄧嬋玉這個角色怪怪的

好了,《哪吒》還可以有第四部,我覺得這一部應該和齊天大聖碰上了吧,這才有趣不是?孫悟空就是個逆反角色,和早期的哪吒相似,這兩位逆反角色碰到一起會怎麼樣?相信大家都很期待“餃子”能編出什麼劇情來。
今天就說到這兒吧,有朋友問我上一篇文章《我很焦慮》去哪兒了?當然被和諧了哈。
先是傳送失敗,刪了大幾百字之後還是被和諧了。
不多說了,今天就到這兒吧,算是瞎聊一通。
老鄧文章,幾天一篇。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