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中,總有一些特別幸福美好的高光時刻。
和喜歡的人第一次約會,漆黑的電影院裡愛是想要觸碰又收回的手,漫天星空下愛是即將接吻時腦中炸開的煙花,愛是凌晨四點海棠花未眠,你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向ta說情話。
人生中最痛苦的,是在上述這些幸福瞬間,你突然想拉屎,附近還沒有廁所。
伴隨著腹部陣陣絞痛,幾秒之內你的臉就開始漲紅,表情逐漸扭曲。世界如此美好,但現在的你,只能感受到屁股上那塊拼命收緊、時而抽搐的肌肉。
排山倒海洶湧而來的屎意,想憋住怎麼就這麼難?


堵在高速公路上,很多人也面臨著不能大便的痛苦 / 圖蟲創意
同樣是身體傳來的“緊急訊號”,想憋住小便,就顯得容易多了。
這其實取決於排尿特殊的生理機制。負責積累、儲存尿液的膀胱中,有能夠向大腦傳遞其容量訊號的感覺神經[1]。而膀胱內尿液的多少,是“想要小便”這個感覺強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2]。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提供的資訊,女效能夠儲存約500ml尿液,男性可達700ml。然而,當膀胱中僅僅積聚150-250ml尿液時,大腦就已經開始接收到排尿訊號[3]。
這個生理特徵給了我們很大的緩衝餘地:即使當下隱約感覺到一股尿意,實際上膀胱還遠未達到極限容量,這也為你找到廁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就算你已經咬牙忍了很久,仍然可以透過有意識地收緊泌尿道外括約肌和盆底肌,增加對膀胱額外的壓力來控制身體排尿衝動[4]。這些肌肉就像守門員,為你守住最後的防線。


當人們想要小便時,膀胱壁的肌肉會收縮,而括約肌會放鬆,讓尿液流出體外[4]。憋尿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尿路感染(UTI),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療[5][6] / 圖蟲創意
但你身體裡的大便,卻沒這麼有耐心。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你的屎為了被拉出來,到底做了多少努力。
作為胃腸道中的重要器官,結腸,可以說是拉屎征程中的一員猛將。它不僅是大腸中最大的部分[7],還負責調節排便頻率和糞便的黏稠度[8]。結腸的一項關鍵功能是在排便過程中快速推動,也被稱為“團塊運動”(mass movements)。身體健康的狀態下,團塊運動每天只會發生幾次,保持適當的頻率。如果頻率顯著減少,你可能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反之,則會導致運動性腹瀉(motor diarrhea)[8]。
經過團塊運動和蠕動,腸內容物(包括你的屎)會被推移到結腸的末端,也就是直腸。當直腸“不堪重負”而膨脹拉伸時,這種拉伸訊號就像按下警報按鈕一樣透過神經傳遞到大腦,引發排便反射[9]。
所以,和膀胱只積蓄了一點尿液就“咋咋唬唬”地向大腦傳送訊號,告訴你該尿尿了不同,大腸發的訊號,是真的很著急。


圖為大腸結構。結腸是腹腔內的負責運送廢物的長管狀器官,而直腸是結腸最末端幾釐米的部位,負責將糞便排出體外[5] / [10]
當然,身體強大精妙的控制力,會在你感覺到不對勁的第一時間就有所反應,這個過程主要挑戰的就是肛門括約肌。
肛門括約肌由內外兩圈肌肉組成。內括約肌顧名思義,處於肛門內環。除了排便時,它通常處於閉合狀態,並且我們無法自主控制(劃重點)。推動糞便的腸道蠕動波接近肛門時,內括約肌會放鬆,允許糞便進入肛門頂部。而外括約肌為了阻止其直接排出,能夠被控制收緊,以便更牢固地閉合肛門[11]。
所以人生幸福時刻因為急著拉屎而急轉直下的那個瞬間,替你負重前行的,是外括約肌。
這塊肌肉一旦受損,就會導致控制力變弱、甚至無法有效閉合肛門[11]。這也是為什麼經歷撕裂痛苦的分娩後,一些女性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排便失禁的原因[12]。


排便時反覆過度用力、長期便秘也會使外括約肌受損[12] / 圖蟲創意
括約肌獨自一肌苦苦對抗“洶湧澎湃”的便意,本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腹部一波一波襲來的疼痛,更是讓這個過程愈發難以忍受。
要把“奪門而出”的糞便憋回去,需要依賴以恥骨直腸肌為代表的直腸肌肉,它會將糞便推離直腸,送回結腸[13]。直到另一次團塊運動使直腸膨脹,再次刺激排便反射[9]。
然而拉屎放屁這種事,都屬於身體的自然反應。違背自然反應,是有代價的。
當糞便被“退貨”,其中的水分就會被身體吸收,使其變得更加幹而堅硬,引發便秘[13]。與此同時,腸道卻並沒有停止蠕動,而是繼續推進內容物,這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氣體。
但在忍便的情況下,氣體的正常運動被阻塞。硬便在結腸中滯留的時間越長,氣體積聚產生的壓力就越大。結腸壁也因此擴張,可能會引發腹部疼痛或肌肉痙攣[14]。本來就不太放得出來,如果這個時候你再人為地憋一憋,困在身體中的氣體對腹部肌肉造成更進一步的壓力[15],會讓疼痛感越來越強烈。


由於有更敏感的疼痛感受器,腸易激綜合徵(IBS)患者可能會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這些疼痛[15] / 圖蟲創意
即使你強有力的外括約肌天賦異稟、表現出色;即使你骨骼清奇,小小肚痛不在話下。憋著不拉屎,也是不建議的。
都不用說長時間忍便後坐在馬桶上,會發現排便難度直接提升了一個等級。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堅硬幹燥的糞便團塊會卡在結腸或者直腸處,導致大便嵌塞,或是胃腸道穿孔(胃腸道壁出現孔洞)[13][16]。
如果有長期忍便的壞習慣,會讓排便衝動變得不規律,形成惡性迴圈。如果直腸中的糞便足夠多,當它變得脹大時,較軟的大便可能就會繞過急劇的硬便洩露出來,導致不由自主地排便[17]。
除此之外,被你退回的糞便由75%的水和25%的固體物質組成,在固體成分中,除了未消化的食物成分、無機物質、蛋白質等,還包含了30%的細菌[9]。
研究者讓腸道疾病患者和健康對照者口服含放射性標記的固體物質,48、96小時後進行腹部X光檢查,分析結腸運輸時間(CTT,糞便從進入結腸到被排出體外所需的時間)和糞便負荷(大腸內積存的糞便量)。研究者表明,無論是否伴有運輸時間的延遲,大腸內糞便負荷增加都會增加細菌數量,並可能會引發或者加劇慢性腸道炎症。這種慢性炎症還會損傷腸道黏膜,被認為是結腸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之一[18]。


便秘時糞便難以排出且伴有疼痛,有些兒童可能會還形成忍便的習慣[17] / 圖蟲創意
在特別幸福美好的人生高光時刻,憋一憋也就算了。平時想拉屎,請毫不猶豫響應它的呼喚,快速衝向廁所吧。
撰文 / 小飛刀


[1]Selius, B. A., & Subedi, R. (2008). Urinary retention in adults: Diagnosis and initial manage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77(5), 643-650.
[2]Kathryn Watson. (2019). How long can you go without peeing? Healthline.
[3]Cologne, Germany. (2022). Institute for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Health Care. In brief: How does the urinary system work?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4]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2020). Urinary tract: How it work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5]Jon Johnson. (2024). What happens if someone holds their pee for too long? Medical News Today.
[6]Cleveland Clin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7]Mayo Clinic. 結腸和直腸.
[8]Sushil K. Sarna. (2004). Colonic Motility. Encyclopedia of Gastroenterology.
[9]Scott Mawer, Ali F. Alhawaj. (2023). Physiology, Defecation.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10]Nigam, Y., Williams, N., & Knight, J. (2019). Gastrointestinal tract 5: The anatomy and functions of the large intestine. Nursing Times, 115(10), 50–53.
[11]Cambridge University Hospital. (2022). Bowel Control.
[12]Mayo Clinic. 大便失禁.
[13]Jessica Caporuscio(2023). Why people should not hold in their poop. Medical News Today.
[14]Tim Jewell. (2023). What Can Cause Excessive Gas During Bowel Movements? healthline.
[15]Carly Werner. (2023). Holding in farts: Is it healthy? Medical News Today.
[16]carolina digestive. Is It Bad to Hold in Your Poop?
[17]Syed Rehan Ali, Shakeel Ahmed, Maqbool Qadir et al. (2011). Fecal Incontinence and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A Clinical Conundrum. Oman Med J. 26(5):376–378.
[18]Dennis Raahave. (2015). Faecal retention: a common cause in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ppendicitis and haemorrhoids–with medical and surgical therapy. Danish Medical Journal, 62(3):B5031.


推薦閱讀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與 山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後臺回覆“招聘”即可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