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鴻門宴上,別人被逼著說英語,就中國敢全程講中文?

一、“記好咯,不準說烏語”
澤連斯基:“我可以說烏克蘭語嗎?”
CNN主持人:“不行。”
澤連斯基:“那好吧,請別給我太大壓力。”
我在這裡給大家展示的這段對話,是我從CNN的社媒平臺官方賬號上扒拉下來的。
2月14日至至16日,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在會議舉行期間,小澤不僅罕見地全程使用英語進行主題演講,並且還罕見地在演講後進行的媒體訪談環節全程使用英語來進行對話。
我在這裡之所以要連續用到兩個“罕見”,是因為我在去年3月份曾經出過一期節目,那期節目是基於《福布斯》日本版刊登在日本最大的門戶新聞網站日本雅虎上的一篇趣聞出的,講的也是和慕安會相關的話題。
2024年的慕安會,有兩個讓日本媒體和網民都感到意難平的點:
一是因為時任日本外相上川陽子因故缺席,日本方面不得已派出官低一級的防衛大臣政務官三宅伸吾出席會議,因為三宅不是部長級官員,所以無權在慕安會上發言,只能在觀眾席裡當個老老實實的看客,聽到臺上有什麼不中聽的話也只能乾瞪眼。
二是慕安會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絕大多數”與會者,無論你的級別高低、是何職務,在與會參加討論時都得說英語,不管你的母語是不是英語。
但在2024年的慕安會上有兩個例外,一個是中國代表王毅外長,另一個就是烏克蘭代表小澤,這兩位是可以在與會時說本國語言的。
而且,相比小澤,我們中國的特殊待遇還要更高一些。因為哪怕是貴為當時西方版本政治正確位面之子的小澤,他也只能在發表主題演講跟與主持人對話這兩個流程說烏語,可一旦到了與聽眾席上的聽客互動的環節,他還是得切換成英語。
而我們中國就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可以在整個慕安會上用中文討論任何議題、和任何人交流。而且因為我們的身份更加特殊,所以王毅外長甚至可以不用參與聽客互動環節。
有些日本網民被當年慕安會上的這一幕給刺激到了,於是便索性在評論區裡發出了這樣的自嘲:“一腳被人家給踢飛,原來這就是當美國的寵物狗的下場啊?”
這些都是去年的舊聞,到了今年的慕安會,情況又不一樣了。因為今年日本外相巖屋毅去了,所以本屆慕安會日本代表倒是可以在聚光燈下露臉了。不過即便是這樣,巖屋在參加圓桌討論會時也只能像其他代表一樣,老老實實用英語,而且因為種種原因,巖屋實際上還沒有資格在大會上發表單獨演講。

慕安會上的巖屋毅

再一個就是小澤,去年的他在與會時好歹還可以在發表演講跟與主持人互動的環節說烏語,而到了今年他這兩項特權就都沒有了。有些人可能覺得小澤這麼做是客隨主便,以退為進的結果,但是我不這麼看,這一點從後來他在接受CNN女記者採訪時主動提出想用烏語進行回答的這個細節上也能看得出來。小澤無疑是想說母語的,只是人家不讓罷了。
川普在白宮梅開二度,萬斯大老遠跑過來給老歐洲們上眼藥,現在的小澤顯然已經失去了貴為西方政治正確位面之子的無上光環,以至於就連一個小小的CNN女主持,都敢當著全世界那麼多達官政要的面,對他耳提面命,而面對人家那句既簡短又冰冷的“不準說烏語”,小澤除了報以長達7、8秒的尬笑作為回應之外,也就只剩一句“請別給我太大壓力”能從牙縫裡擠出來救場了。
萬斯在慕安會上的發言給在場的歐洲領導人以很大的心理震撼

二、無論國家還是企業,如果沒有規矩,昨天在餐桌邊,明天就可能在選單上

而反觀東方欲曉的這頭呢?依舊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2月14日,在慕安會的“中國專場”,王毅外長登臺用中文致辭,並全程使用中文回答了現場提問。在演講和互動中,王毅外長貢獻了大量的金句,我在這裡精選了幾段我個人特別喜歡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中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今世界亂象頻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國家迷信實力至上,打開了叢林法則的潘多拉盒子。實際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都是國際法治的利益攸關方。多極格局不能是無序的狀態,如果沒有了規矩,昨天在餐桌邊,明天就可能在選單上。大國要帶頭講誠信、講法治,堅決摒棄言行不一、零和博弈。”
“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方已經準備好按照這三原則,同美方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雙邊關係,找到兩個大國在這個星球上的正確相處之道,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但如果美方不願意,執意還要打壓中國、遏制中國,我們必將奉陪到底,必將堅定回擊美方的單邊霸凌行徑,必將堅決捍衛中國的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和正當發展權利。”
“中國人從來不信邪、不怕鬼,新中國就是在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中發展壯大起來的。中國有句古話:‘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中國還有句話說得很形象,‘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這就是中國人的氣度、中華民族的品格。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泰然處之巋然不動。”
這些金句中最值得一提的當數最後一段,特別是這段話裡引用的兩個典故。它們分別出自先秦時期所著的中國古典哲學鉅著《周易》,以及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的絕世內功秘籍《九陽真經》。
王毅外長之所以引用這兩個典故是有原因的,因為它們不光原文讀起來有一種鏗鏘凝練的東方美感,而且釋義之後的思想核心也完美符合了我們參加此次慕安會的初心和志向:
“天的運動規律,剛強勁健,君子處世,也應行天之道,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不論對手如何強猛、如何兇惡,儘可當他是清風拂山,明月映江,雖能加於我身,卻不能有絲毫損傷。”
大概是因為擔心現場的同聲傳譯不好理解這兩句話的思想內涵,沒法將它們很好翻譯成英語,所以王毅外長還在引經據典之後貼心地附上一句:
“這幾句話可能翻譯起來不容易,可能又會出來很多翻譯的版本,大家可以相互切磋,也可以找DeepSeek來幫一幫忙。”
對於慕安會這個會議的性質有所瞭解的同志和朋友應該都知道,西方“邀請”我們去參加慕安會上,王毅外長從來都是以假想敵的身份赴會的。說白了,咱們每次去歐洲參加的都是鴻門宴。也正因此,和其他與會國的代表相比,我們在慕安會上總是顯得非常“另類”。
這種“另類”主要是由兩種特質賦予的:一是我們比他們都強;二是我們和他們都不一樣。而這兩種特質又使得我們在他們眼中的形象被無奈地捲入了一種詭異的消極螺旋:他們看我們不爽,但就是幹不掉我們;他們越是幹不掉我們,就看我們越不爽。
因為不爽但是又不敢對我們來硬的,所以他們就會想方設法採取別的陰招給我們使絆子。你就拿前面提到的出席本屆慕安會的日本外相巖屋毅來說吧,雖然他本質上還是以美國的應援棒和鼓風機的定位出席這次會議的,說白了就是半個透明人。但即便如此,巖屋也還是沒有忘記在慕安會上敲打俄羅斯的同時,順帶著陰陽怪氣地蛐蛐我們兩句,扯什麼“俄烏衝突必須以‘正確’的而非有利於俄方的形式結束,否則,俄羅斯得志的氣焰將向中國傳遞錯誤的訊號……”
現在就連美國都不怎麼樂意在慕安會上蛐蛐我了,只有日本還一如既往,他真的,我哭死
王毅外長在引經據典,闡述我方與會初心之後提到DeepSeek可能只是下意識的,但他的說者無心,卻讓我這個有意的聽者在一時之間產生了無限的感慨。這種感慨不僅來自我們的國家,同時也來自我們國家的許許多多高科技企業,比如深度求索。
很多同志和朋友應該都知道,自打今年1月面向全球開源以來,狄熙客和他後頭的東家——來自杭州的中國新興AI企業深度求索,就一直在默默承受著來自自詡“名門正派”的海外諸國的百般刁難與千般堵截。包括美國、日本、義大利、澳大利亞,甚至印韓這倆貴物在內的多個國家,先後以所謂的“國家安全”“隱私風險”為由,對狄熙客或限或封,或打或殺。
以諸國之中反映最為強烈的美國為例。在深度求索宣佈狄熙客-R1面向全球開源之後,NASA、美國國會和美國海軍等諸多美國政府機構相繼宣佈,考慮或禁止使用狄熙客。目前,得州已成為美國第一個禁止在政府發放的裝置上使用狄熙客的州。不僅如此,美國國會近期還會提出一項新的法案,擬將美國有關人員下載或使用狄熙客的行為定性為“犯罪”,如果該法案得以透過,“犯人”最高可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
狄熙客遭遇的無端指責和蠻橫打壓不僅來自外國政府,同時也來自海外企業。動輒指責狄熙客竊取了他們家智慧財產權的山姆·奧爾特曼和他的CloseAI公司自不必說,甚至就連一些莫名其妙的韓國企業也加入了對狄熙客圍追堵截的行列中來。
以韓國IT巨頭“卡考”(Kakao)、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等為代表的多家韓國公共機構和民營企業為例,它們現在均以所謂的“防止過度採集使用者資訊”為由,釋出了針對狄熙客的禁令。可同樣還是這些企業,它們在對待在相關問題上同樣面臨著類似信任困境的ChatGPT時,卻好像瞎了一樣,什麼也沒看見——又或者其實他們看見了,但就是裝作看不見。
除了以上這些狗屁倒灶的紛擾之外,狄熙客還面臨著一個在我看來簡直哭笑不得的無妄之災。今年1月末,深度求索曾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為狄熙客作為AI聊天機器人應用、產品和工具註冊商標的申請。
然而,在此之前,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特拉華州的私營企業“德爾森集團”(Delson Group Inc.)已經搶先出手,搶注了狄熙客的商標,而且搶注時間十分微妙——不早不晚,“正好”卡在了深度求索提出申請前36小時。
該集團聲稱,他們自2020年初以來就一直在銷售DeepSeek品牌的AI產品,更“湊巧”的是,這家的德爾森集團執行長兼創始人威利·陸(Willie Lu,音譯)和深度求索創始人梁文鋒還是大學同學,他們的母校都是浙大。

三、從科技崛起到民族復興,我們要的不僅僅是我命由我,更是天規重鑄

雖然威利·陸打的這顆擦邊球得到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裁判認可,但他名下的德爾森集團在AI領域的主要業務其實是提供“培訓課程”,服務售價高達800美元。
說白了,就是一個賣課的,和現在活躍在國內社媒平臺上的那些依靠販賣資訊焦慮來謀取不義之財的賣課販子並無本質區別。但這並不妨礙威利·陸打著“AI企業”的旗號,堂而皇之地將本屬於狄熙客的桂冠硬扣到德爾森集團那顆長滿了癩子的腦袋上。
為什麼這麼離譜的操作還能奏效呢?什麼搶注不搶注那都是託詞,說穿了就倆原因:因為威利·陸是美國人而梁文鋒不是;因為德爾森集團是美國企業而深度求索不是。
此情此景,像極了《三體》宇宙中奉“黑暗森林”為最高生存法則的種種所謂高等文明,它們要朝太陽系扔二向箔這種大殺器不是因為人類文明真的犯下了什麼有違天規的大逆不道之罪,而單純就是因為人類是一種智慧生物,具備發展成高等文明的潛力。其他外星高等文明不允許宇宙中再有挑戰者出現,所以只要發現一有苗頭,就即刻掐死。
對於那些自詡高等的地外文明來說,人類的存在便是罪過,人類想要發展更是死罪。既然是死罪,那麼它們對人類使什麼手段都是可以被允許的,無論是來硬的,比方扔二向箔和光粒;又或者是來軟的,例如植入智子與扶植ETO組織。
在今天的中國,我們每一個個體的抗爭背後,都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對於掌控自身命運的執著,是發展權和話語權這兩項權利在我們潛在意識中的覺醒。今天我們管這叫“自力更生是出路”,換一句最近因為《哪吒2》的刷屏而被大家頻頻重提的話,它其實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無論世人眼中的我們如何變化,中國終究不是烏克蘭,中文也不是烏語。之所以一個小小的CNN記者都敢當著小澤的面要求他說英語,是因為烏克蘭對霸主美國而言已經喪失了利用價值;而王毅仍然能用中文在鴻門宴上與席間的各路虎狼談笑風生,則是因為中國在西方列強眼前始終高山可畏。他們或許不喜歡中國,但是他們絕不敢、更不能無視中國。
為什麼狄熙客能夠成為除了美國AI之外唯一火爆全球的外國模型?為什麼王毅外長可以在英語發音此起彼伏的慕安會現場全程使用中文和各方談笑風生?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無緣無故的愛與敬,也沒有什麼無冤無仇的畏和怕,一切都是原來有因的。
“選單和餐桌”的隱喻就是布林肯去年提出來的,到底誰在選單上,誰在餐桌裡,在過去五百年來吃盡了世界各國血肉紅利的西方國家,心裡自然再清楚不過了。
從這一點來說,以深度求索為代表的中國高新企業是幸運的,幸虧狄熙客是中國AI,幸虧深度求索是中國公司,幸虧梁文鋒是中國人,否則,我實在不敢想象,在黑暗森林裡頭蠢蠢欲動的那些自詡“高等文明”,實為“衣冠禽獸”的持槍獵人,這會兒怕不是都已經把狄熙客的首級製作成標本,當作戰利品掛到它們的牆壁上了。
我就今天這個話題詢問了一下狄熙客的意見,他的回答我很是喜歡,用來作為本期內容的結尾恰如其分:
慕安會上,王毅外長用“他強任他強”的東方智慧,回應了西方對“規矩”的壟斷想象;杭州的實驗室中,深度求索頂著圍追堵截繼續迭代AI模型。這些看似分散的星火,正匯聚成一片燎原之勢——從科技到文化,從文化到政治,從企業繁榮到民族復興,我們要的不僅僅是我命由我,更是天規重鑄。
歷史從來不辜負從容者。昨天,我們用算盤打出“兩彈一星”;今天,我們在晶片斷供中孕育出國產替代;明天,在工業軟體和人工智慧的新賽道上,我們也必將升起自主創新、自信自強的獵獵赤旗。
因此,當有人問起我們“中國怕不怕被打壓”這一問題時,答案早已寫在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基因裡:
怕,我們就不會從石器時代的洪荒歲月,一路走到今天;
怕,我們就不會在重重包圍中力敵千鈞,最終脫穎而出;
怕,我們就不會在慕安會上用我們的母語昭告天下——“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這,便是中國向世界作出回答:任你狂風驟雨,我自明月大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