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馬斯克:他是金庸官場的天花板選手

文/六神磊磊‍、煙雨
聽說最近全球官場上,進步最快的人是馬斯克,因為輔佐懂王,從龍有功,要封一字並肩王、護國公、世襲罔替,端的是風生水起。
我的主業是讀金庸。在金庸筆下也有個最會來事的人,在官場也是風生水起,叫做慕天顏。
他是《鹿鼎記》裡的一名省級幹部,也是全書最精彩的人物之一,雖然出場不多,但短短幾章之間,就展示了體制內天花板選手的風采。
當時韋小寶是欽差大臣,來到揚州。慕天顏作為省領導參與接待。
這個接待陣容是很龐大的。
金庸說了:兩江總督麻勒吉、江寧巡撫馬佑以下,布政使、按察使、學政、淮揚道、糧道、河工道、揚州府知府、江都縣知縣以及各級武官,都來陪同。
慕天顏是布政使,上面還有總督、巡撫,按理說他的官並不是最大的。
然而懷才就像懷孕一樣是藏不住的,最好的up主一定會顯出來。
這一天揚州府設宴款待韋小寶。韋小寶開始惡搞,發了一個腦殘指令,公報私仇,要把揚州名勝——禪智寺的芍藥花都拔了去餵馬。
金庸揭示了一個秘密:如果領導突然要毀了某樣東西,理由又很牽強,那多半就是公報私仇。
韋小寶要毀壞名勝,現場官員一片錯愕,立刻分成三派,有人支援,有人反對,還有中間派,比如一個叫王進寶的,唯唯否否。
事實上三派其實就是兩派,並沒有什麼“中間派”。你支援不徹底,就是徹底不支援,微微否否不表態,在領導韋小寶心裡你就是反對派,甚至比反對派還壞。
先看支援派——揚州知府吳之榮。
作為揚州的父母官,他第一個表態:堅決支援上級毀壞名勝,大讚領導高明,而且還幫領導搞出了理論依據,說《本草綱目》就講芍藥去瘀活血,餵馬最好,馬匹吃了能賓士如飛。
於是問題來了:吳之榮這樣賣力跪舔,算是會當官嗎?
表面上看算是的。韋小寶也給了吳之榮不錯的評價:
“吳大人辦事幹練,好得很,好得很。”
但事實上,吳之榮這一番表演得不償失。
書上說,眾官一聽,心中都“暗罵吳之榮卑鄙無恥”,為了迎逢上官,竟要毀去揚州的美景。
注意,吳之榮僅僅是從四品知府,現場還有總督、巡撫、布政司等領導。為了拍馬欽差,拍得省領導人人暗罵你卑鄙無恥,是不是代價太大,得不償失?
用周星馳《鹿鼎記》裡多隆說的話:我的馬屁你也敢搶著拍?找死啊。
“芍藥事件”現場,吳之榮看似出了風頭,實際上埋下了不少隱患。你倘若從此真姓了韋,那也罷了,大夥兒奈何不了你。可你又不是真改換了門庭,抱緊了大腿。待欽差走了,吳之榮以後會有好果子吃?
“芍藥事件”裡真正加了分的反而是慕天顏。
韋小寶要毀芍藥,他是不贊成的。但他卻別出機杼,“曲線救國”,給領導講了個故事叫“四相簪花”,說當年北宋四大名士一起在揚州看芍藥,最後都當了宰相。
領導啊,芍藥這玩意象徵升官發財,將來您要當韋親王,這芍藥也算報喜有功,咱留著吧。
韋小寶聽得心花怒放,拼命一鍵三連,立刻赦免芍藥,千年名勝就這樣保住了。
瞧,明明是反對了領導,卻反而讓領導大為高興,是不是有水平?
慕天顏最精髓之處還不在於反應快、故事講得好,而是講故事的時候還不忘照顧到同事,誰都不冷落。
比如他說韋小寶今後做親王,必定傳為佳話,要上戲曲唱段的。
韋小寶開心到飛起,問未來這出戲該叫什麼。慕天顏卻轉向巡撫馬佑說:“那得請撫臺大人題個戲名。”
書中解釋:他見巡撫一直不說話,心想不能冷落了他
巡撫既是領導,又是一起搭班子的同事,慕天顏就主動遞話頭。
馬佑巡撫也很知機,穩穩接住,笑道戲文該叫《韋王簪花》。眾官一齊鬨然叫好。
看見沒,同樣是溜鬚拍馬,一個是拍得眾人暗罵無恥,一個拍得眾官一齊讚賞。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更重要的是,吳之榮是逢君之惡,助長甚至放大上司的錯誤,以溜鬚拍馬。慕天顏卻是誘之從善,迂迴、巧妙地消解掉糊塗領導的破壞力,保護住文化名勝。
所以說馬屁和馬屁是不一樣的,這完全是兩種境界,兩種人格。你可以圓滑,只要圓滑得有底線和正義感,就是加分項。
慕天顏還有一項能力,也是體制內最難的課題之一——察言觀色。
還是倒黴蛋吳之榮開的頭,說將來韋大人大富大貴,壽比南山,定然也跟平西王一般。
韋小寶臉色微變,心中大罵:“辣塊媽媽,你要我跟吳三桂這大漢奸一般無異。這老烏龜指日就要腦袋搬家,你叫我跟他一樣!”
因為韋小寶知道康熙要削藩,吳之榮作為地方官卻不知道。二人是存在巨大的資訊級差的。
有資訊差,不是吳之榮的錯。他的錯是意識不到這個差別,不正視這個差別,反而拿上位者胡亂打比方。
再說深一點,就是他一味地慕強,看吳三桂眼下位高勢大,他就慕強、頂禮,丟掉了基本的敏銳和冷靜。
如果吳之榮交的是零分答卷,那麼慕天顏交的就是滿分卷。
韋小寶聽到“平西王”三字,臉色只是微變,僅這麼一個細小的變化就被慕天顏捕捉到了,立刻出來圓場:
“韋大人是皇上親手提拔的大臣,乃是聖上心腹之寄,朝廷柱石……平西王目前雖然官爵高,終究是不能跟韋大人比的。”
你平西王再牛,是當今皇上親手提拔的嗎,是聖上心腹之寄嗎?事實上你非但不是心腹之寄,反而是心腹之患,能跟韋大人相比嗎?
韋小寶聽了,立刻大樂。
瞧見沒,慕天顏一樣存在資訊級差,但他用自己的冷靜、敏銳去補足了。
書上說他平日裡就留意邸報,用心揣摩朝廷動向,知道吳三桂處境微妙,再加上韋小寶的臉色一印證,馬上“心中雪亮”。
這眼力勁,這覺悟,這反應速度,一般馬屁精能做到?
可以說,吳之榮越露骨、越魯莽、越得罪人,慕天顏就顯得越靈性、越有水平、越識大體。用郭德綱的話說,都靠同行的襯托。
慕天顏還有一件極其出彩的事,就是在韋小寶回京覆命時送的禮物。
按照慣例,揚州大小官員都準備了禮物再拍欽差一波馬屁,慕天顏也不例外。但在常規的禮物之外,他還有一份重禮,乃是打仗用的糧秣餉銀。
原話是這樣說的:
“皇上對吳逆用兵,可惜卑職是文官,沒本事上陣殺賊。卑職已秉承總督大人、撫臺大人的意思,十天之內,派人押解一批糧餉送去湖南,聽由皇上使用。”
鬧疫病他就送口罩,打仗他就送糧草,領導瞌睡他就送枕頭,這樣的覺悟你說領導喜歡不喜歡。
這禮物名為送給欽差的,其實是送給皇上的;說是送給皇上的,也是送給國家的。
很像楊過在郭襄十六歲生日送的大禮,殲滅了蒙古先鋒隊,燒了蒙古大軍糧草,私情公誼,家事國事,統統有了。這份禮單,傳到康熙耳朵裡,那絕對會認為這是個好乾部啊,能力強、反應快,識大體、顧大局,忠君之心與報國之情兼具,這種幹部不重用還重用誰?
如之前所說,慕天顏還時刻記得同事和班子團結,一點沒忘說“秉承總督大人、撫臺大人的意思”。
不居功、不專美,能團結同志,大領導聽在耳中,只會覺得他成熟懂事。
這就比那種時刻拉踩同僚,說班長副班長都是人渣、只有我這個學習委員能力強的不知高明到哪裡去了。
就連韋小寶這樣閱人無數的人精,都喜歡上了慕天顏,覺得與他相處如沐春風,心想:
“這官兒……討人歡喜。要是叫他到北京辦事,時時聽他說說故事,不強似說書先生嗎?”
恨不得反手就是一個一鍵三連!
廣西南寧的朋友:週末有個好去處,2024中國—東盟圖書文化周舉辦了。
我們《歷史的照妖鏡》兩位作者也受邀去分享,現場聊岳飛、聊歷史背後的故事。
這是他倆第一次出差籤售,但絕對好玩,大家可以當歷史評書聽。昨天我聽他倆直播聊文天祥,就覺得很上癮有趣。‍‍
11月16日(週六)中午11.30,地點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B區2號館。吃個早午餐,慢悠悠聽“評書”,享受韋小寶的快樂。

週六見!
新書介紹見這裡:


相關文章